如果蘇聯核彈造出來的時間晚幾年,冷戰的格局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晚幾年造出來核彈?
EXO ME?還想讓蘇聯再晚幾年?
事實上蘇聯比美國晚4年,就已經在戰後國際秩序上吃癟了。然而朝鮮戰爭之前蘇聯和美國的關係並不非常對立,某種程度上遏制了美國一支獨大的勢頭。
如果真的再晚好幾年,蘇聯存在與否都是個問題,冷戰是均勢的產物,如果沒有均勢這個基礎,歷史很有可能會被改寫。倒不是說美國一定會有恃無恐的滿世界扔核彈,不過它可以靠獨步天下的優勢,以其他方式控制整個世界,那真和統一世界沒什麼大區別。
統一世界本身倒沒什麼不好,不過國際秩序就和現在的大不相同了。
參見這個問題
二戰結束後到 1949 年蘇聯擁有核彈為止,擁有 4 年核壟斷期的美國為什麼不直接把核彈扔到蘇聯??www.zhihu.com
不會,只會對冷戰格局,或者說華約北約的防禦與進攻戰略產生影響(實際上也正是如此)北約的前進防禦戰略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但是因為不斷削減的軍費導致里斯本計劃破產,於是大規模報復戰略由此提出。大規模地面作戰的戰略破產之後,常規部隊處於劣勢而北約盟主美國的核武器又佔優勢的情況下,核武器的使用合乎邏輯地成為北約的選擇。在此背景下, 「大規模報復戰略」應運而生。該戰略由1953年美國提出,十月艾森豪威爾批准了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的《國家安全委員會162/2號文件》,1954年十二月被北約理事會通過接受。。它的基本思想是: 依靠美國的核優勢, 以美國的核報復遏制蘇聯對西歐的進攻; 為對付蘇聯對北約國家發動的任何進攻, 北約一開始就可以使用核武器對蘇聯進行大規模報復。
該戰略被採納後,大規模地面作戰戰略強調的前沿防禦(全面後退)依然沿用,然而此時突出的是核力量的作用,常規部隊只是起輔助作用,全面後退的防禦方針也只能充當大規模報復戰略的補充,也就是絆線防禦的戰略。
西德和低地國家的人口密集分布帶。不用說,這張圖想要解釋的是一個淺顯易懂的問題:投放核武器的合理位置。大規模報復戰略是基於蘇聯雖然擁有原子彈,但是運載工具卻只有螺旋槳中程轟炸機,但是在1954年,蘇聯空軍首先裝備了原子彈,1957年蘇聯相繼發射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60年代初,蘇聯陸軍和海軍裝備原子彈,稍後蘇聯國土防空軍也有了這種裝備 大規模報復互相摧毀戰略就已經走向了死胡同,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實踐上,這一戰略都受到了根本的動搖。1965年,麥克納馬拉在北約理事會宣布以靈活反應取代大規模報復。同年十二月,他在另外一次聯合國理事會會議上強調除了回擊使用核武器攻擊之外,北約在交戰時不準備使用核武器,遭遇小規模攻擊時,北約不會使用核武器,即使在遭遇一場大規模襲擊時,北約仍將首先使用常規部隊另外還有相對重要的一點原因是,西歐與美國有一個基本不同點,只有美國是擁有全球廣泛利益和義務的大國,與此相反的是西歐沒有也不想承擔這樣的義務。即使東西方勢力範圍在戰後劃清了界限,但對西歐國家而言,它們所承受的壓力和恐懼是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無法感受的,因此它們與美國之間以及歐洲內部對核戰略存在著不同的意見。歐洲十分擔心美國熱衷於與蘇聯爭奪核優勢,從而把歐洲變成同蘇聯進行核對抗的場所,因而越來越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特別是在經過了七十年代的緩和之後。順帶一提,蘇聯一貫重視和平運動,早在1950年《斯德哥爾摩宣言》發起之時,蘇聯與東歐的和平委員會就組織群眾簽名,而西方的共產主義者則動員了許多來自非共產主義國家但關注核威脅的人的支持。在隨後的和平鬥爭中,世界和平理事會的反美傾向明顯,明顯的包括共產主義的活動,因此不僅右翼政府指責和平鬥爭,同時大部分西方國家的社會黨和公眾也對它持不信任的態度。針對北約的「雙重決定」,蘇聯開展了積極的輿論攻勢,不僅積极參加國際上的各種和平活動,還扶植和操縱了親蘇的和平組織,目的在於阻止美國在西歐部署新的中程導彈以維護其在中程核力量方面的優勢,將和平運動限定在西方核裁軍的範圍內。當然美國和西歐國家對和平運動也並非置若罔聞。美國和西歐國家不但成立反和平運動機構,並撥專款用於宣傳,也成立自己的和平組織和發起運動,比如英國的」國防與多邊裁軍運動「,並且資助願意為政府服務的那些組織,比如英國大西洋委員會和西德研究和平運動的委員會。
如果對冷戰美蘇格局有興趣,可以參考我寫的另一篇答案:蘇聯如果1980年代用常規力量全面進攻西歐,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4248740/answer/138568890?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 也許可以有一些幫助。無論幾年還是十幾年還是幾十年。蘇聯國土那麼大,重工業基礎那麼厚。在它二戰後存在的幾十年中沒有一個國家敢去侵略它!
我的觀點:社會主義陣營一開始就崩盤了。
以下胡扯:
再晚幾年?
朝鮮戰爭肯定沒得打,蘇聯壓根沒底氣支持金日成去先發制人,金日成被平推毫無問題。
東北要麼用作軍事緩衝區,要麼蘇聯控制。
德國蘇占區很危險,柏林牆根本不敢建,也不會有封鎖柏林
幾這個數字不是很精確啊 。。。
冷戰的爆發前,有熱戰準備期
典型的熱戰衝突包括1948年柏林危機、1950年朝鮮戰爭
尤其是朝鮮戰爭,是促使美國下決心對蘇進行軍事對抗的關鍵,在大規模報復戰略的指導下,美蘇兩國才正式進入冷戰對峙階段
而核武器,只是熱戰期間雙方切磋交流的一種手段,在蘇聯還沒有掌握核武器的1948年,就已經挑起柏林危機了,那麼核武器對冷戰起源的重要程度也就顯而易見(的低)了
不會!蘇聯原子彈成功研發之前,冷戰已經爆發
推薦閱讀:
※擴展閱讀:The 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合金裝備系列中的雙足核武器發射系統(即合金裝備)在現實中有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嗎?
※軍事上能不能用核武器進行奇襲,在24小時內拿下一國?
※朝鮮核背包裡面是什麼東西?
※如何看待聯合國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