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互聯網門戶已死,對此你怎麼看?

微信公眾號:zsl13973399819,前香港《文匯報》駐湖南記者,TMT產業時評人,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從博客中國時代遺留至今的自媒體恐龍。出版有《實戰網路營銷》(1、2版)、《推手兇猛》、《探路:互聯網+時代行業轉型革命》、《榜樣魔獸》等多部著作。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能的風口和或許的機遇還有許多,只是首要目的就是讓用戶們忘記貼在身上的門戶標籤。

有人說互聯網門戶已死,對此你怎麼看

2016年7月25日,雅虎正式被美國電信巨頭Verizon以48.3億美元的低價收購。至此,這家開創了「內容免費、廣告收費」模式的互聯網先驅,在1996年上市後,經歷20年,正式走向沒落。這是從今年2月,雅虎首席執行官瑪麗莎·梅耶爾宣布,該公司將拍賣旗下互聯網業務,並將裁減15%的員工之後的「落實」結果。

雅虎淪陷了,昔日跟風雅虎的中國門戶網站們如新浪、搜狐和網易的小日子卻過得還算滋潤,門戶網站真的死了嗎?這些遺老還能活多久?

靠撈偏門,門戶活下來了

早在2000年時候,新浪、網易、搜狐先後上市,因而2000年被稱為「門戶元年」,所謂門戶,就是用戶上網之前必然先進入的「大門口」,在當時基本以提供新聞資訊服務為主。而第一輪的門戶網站大洗牌,其實恰恰從這個時代開始,因為缺少合理的盈利模式,大多只是通過網路硬廣告掘金,早期號稱門戶的TOM、中華網等逐步沒落,而新浪、網易和搜狐三家則在2003年全球互聯網泡沫第一輪大破滅之時,依靠無線業務(SP業務),或者更準確來說是當時的簡訊彩鈴業務活了下來。

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從一開始中國門戶走的新聞資訊入口的路數,就和雅虎的網站分類入口模式不同。也因此,很意外的規避了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作為新的互聯網入口時帶來的衝擊。

去門戶化和撈偏門並存的活法

之後的門戶發展,其實就已經在「去門戶化」和「撈偏門化」上走的更遠。

簡言之,即新浪繼續走資訊路線,從博客到微博,不斷探索著商業轉換路徑,也實現了內容庫的自產化和豐富化。尤其是通過和阿里的攜手,新浪2015年營收8.81億美元,微博業績貢獻佔比超過54%,其中「微博淘寶版」「微博櫥窗」等多個電商營銷產品功勞頗大。而這一路線,也使得其在當下,依然保留了門戶時代遺風的平台。

網易則走網路遊戲路線,數據顯示,在線遊戲是網易最賺錢的業務,2016年凈收入達到173.14億元,同比增長86.86%,佔比超7成。

搜狐則熱衷於「創新」,從搜索引擎、輸入法、瀏覽器、遊戲到在線視頻一個個門戶時代之後的新風口都試錯了一遍,雖然在每一個項目上都有技術創新,但總是跟在先行者後面跟風,所以總是排名靠後,勉強盈利。

去標籤化,一個新的風口時代

從根源上說,門戶這個標籤才是近十年來新浪、搜狐、網易前行中最大的負擔。而且即使是成功去門戶化後,三大平台的盈利模式,依然頗為單薄甚至單一化的。

在大眾眼中還特別門戶的新浪尤其明顯,言必稱其為門戶,也使得在業界觀感中的新浪變得陳腐和過時,而其在自媒體上的領軍角色,也逐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微信、今日頭條、喜馬拉雅、YY直播等一眾垂直化的App所取代。

對於玩遊戲的網易和什麼都嘗試的搜狐來說,癥狀雖不明顯,但也同樣隱患頗多。網易的主營業務遊戲已經在手游時代掉隊、搜狐則在2015年依然凈虧損為5100萬美元的狀態下。

放下身段,走門戶的陰影中走出來,跳出單純的網路平台思維,進軍到線下,或許是對於門戶時代的遺老們來說,唯一有望突破單一盈利模式的解藥。牽手了阿里的新浪,一直沒有進入到阿里的O2O大戰略之中,這是遺憾,或許從影評而至售票,都可以成為一個新盈利出口,且不那麼廣告還很電商;養豬近十年一直沒有出欄的網易,一直沒有真正線下的領地,而網易考拉海淘和小眾化的網易印象派一直處在玩玩鬧鬧的局面下,也是一個遺憾,或許類似生鮮一樣直播產地情況也是一個解決方法;至於在移動端有輸入法、瀏覽器、號碼通等七八個億級App入口、卻沒有結成矩陣的搜狐,或許在它已經很正版化的視頻上,融入一下直播,打破自身的內容瓶頸,就能讓自己的矩陣找到中心點……

當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可能的風口和或許的機遇還有許多,只是首要目的就是讓用戶們忘記貼在身上的門戶標籤,當初搜狐單列出一個搜狗的目的也是如此,只是跨界的不夠遠,步子邁得不夠大而已。



推薦閱讀:

2006-2013 黑莓崎嶇的中國之路
數看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 走互聯網強國之路
GMIC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2018有哪些值得關注地方?
未來5-10年內將進入「智能一切」新時代?手機會在5年後消失嗎?
那些與死亡搏鬥的手機廠商,堅守原因讓人心痛!

TAG:互聯網 | 網路 | 互聯網行業 | 移動互聯網 | 互聯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