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餘」習俗從何而來?
除夕,家家年夜飯必有一盤「全魚」,這種「年年有餘(魚)」的風俗,自古已有,至今盛行。此俗從何而來?
也許是史官不經意,未能給「年年有餘」以明確的傳襲掌故。其實此俗的源頭在漁民那裡,漁民歷代身置水境,近魚既久,則生漁俗。
漁民有此俗,源於何朝何代?總該受染於與之相關聯的地域背景、生態環境和飲食文明的進化。這樣去看,東晉是前基期,宋代是形成期。
自三國時孫吳據治江東,置主渡口於蕪湖、建鄴(今南京)間,漁業隨之起興。又設農官,稻植亦勃。西晉時,北人為避「八王之亂」,由中原南遷江東者為數眾多。至東晉,司馬睿又建都建康(亦今南京),後傳位十帝。其間,黃河、長江流域漁俗交匯,江東進而開發,魚稻遠勝孫吳之時,時人則始稱江東為「魚米之鄉」。那時,漁業勃興,商機遍水,為生財時尚之道。漁業發達必然帶動漁俗興起,「食魚寓吉」、「以魚譬余」的祈福輿情的「苗頭性」,是「魚米之鄉」的江東漁業人士所張揚,隨順情理。起碼,這裡是有了「年年有餘」之年俗的成因氛圍。
此外,至宋以前,宴舉大凡是每人一杌宴者在地席上盤腿大坐,稱「跏趺坐」,「大件」或整形之饌分派「各吃」(分餐),而非合食。但自入宋,「各吃」開始發展為合食,這是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的。抵因這時期有了以供合食享宴的桌椅,也是促成「年年有餘」之年俗的直接原因。
先說椅。椅初名「胡床」,為胡人所習,不用時活腳交疊,故又稱「交椅」,漢時傳入中國。因非古制,時為士大夫們所不屑。入宋,椅子才具備型格。《宋史·丁謂傳》:「(帝)遂賜坐,左右欲設墩,謂顧曰:『有旨復平章事。』乃更以杌進。」但初期還只是男人的特權。陸遊《老學庵筆記》里說:「往時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杌子,則人譏笑其無法度。」指的即是北宋時雖然有了椅子(或墩),但婦女若坐乃為無禮之為。自金兵奪汴,高宗南渡,「民之從者如歸市」(《宋史·食貨志》語)。捕食黃河魚的北宋人浩蕩南遷,中原、江南的漁俗再度交匯,併合染於重。所以,南宋已是中國漁俗的積重時期。而且椅的樣式不斷改進,一般為木質,飾以雕漆,且普及民間。這不僅是生活方式的一大進步,也是眾人合食即桌式宴席成因的拐點。
再說桌,即餐桌。坐椅而食,杌(小凳)需接高腳,對應為桌。這樣,桌不必單人獨用,更適於闔家或聚友同桌享宴。這又是飲食方式的一大進化。緣此,大席面取代了小杌案,大餐具取代了小餐具,共食取代了分食。而且這促使了制饌術的突破性發展,食材調配、製作方法和肴饌的樣式、造型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尤其是魚饌,宴時的大餐具盛行,「全魚」便大行其道,為「年年有餘」創造了先決條件。須知,得先有眾人合食之宴,方可造「年年有餘」之俗。椅和桌的物象存在,是此俗形成的物質保證。
因而,謂「年年有餘」之俗起興於宋時,是由於物質文明的演進帶動人們的食魚觀念而成因的。至今南方許多地區,「全魚」仍是宴中亮點,通常是宴尾之饌,基本是端上來行俗,誰也不會大啖圖盡。還有一些地區,頭饌即是全魚,一直置於席面中間,俟至宴尾,人們才對它象徵性地動動筷子。此二種食魚習俗都意味著,這尾魚是今年餘下的,留給明年,以循「年年有餘」之吉也。
推薦閱讀:
※懷有德愛,永遠都是對的
※中國古代的占卜,不是迷信
※戩榖壺言:寫給紫砂新生-如何讓紫砂壺容光煥發
※【給孩子講國學】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孝順的孩子有出息
※為什麼不能用名字稱呼媽媽
TAG: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