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沒有「滴滴出行」?

日本之所以無法接納嘀嘀打車系統,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日本的計程車公司是多如牛毛,然而,它沒有國營和民營公司之分,只有企業和個人,也就是說,日本的計程車是分成兩種,一種是公司經營的計程車,還有一種是個人計程車。日本公司經營的計程車不是像中國那樣實行完全承包制,日本計程車司機是拿工資加獎金的,獎金是根據你每一個月的業績來計算,自然日本的計程車是沒有份子錢的。


那麼日本的個人計程車,完全是自負盈虧,但是日本人要獲得個人計程車的經營許可證,難度是很大的,難得不是因為資金,而是你的資歷。必須是開過10年以上的計程車,而且在最近5年內沒有違章記錄。也就是說,只有計程車行業里的老法師們,才有資格去開個人計程車。這樣一來的話,無論是公司經營的計程車,還是個人的計程車,其市場的地位是一樣的。

但是,嘀嘀打車一出來後,在福岡就遇到了這麼一個問題:交了加盟費的計程車公司,生意很火。但是沒有加盟的公司,生意就變得清談。不太願意交加盟費的個人計程車,則日子很難過。這樣一來,嘀嘀打車就很明顯地違反了日本《商業法》規定的「市場公平競爭原則」。這是第一大原因。

第二大原因,是因為一些沒有計程車營業許可證的黑車,也開始通過加盟嘀嘀打車來賺錢。日本社會把這一種無證經營的計程車,不叫「黑車」,而是叫「白車」。那麼這一些白車滿街跑,不僅搶了計程車公司的生意,同時因為無證營業,也違反了日本《道路交通法》和《道路營業法》。


第三大原因,許多的乘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嘀嘀打車系統坐上了無證經營的計程車,那麼萬一遇到交通事故,乘客是難以獲得正規渠道的賠償,因此對於乘客來說,存在很大的安全與利益隱患。

就這三個原因,日本政府認為,美國的嘀嘀打車公司在日本開展業務,將嚴重破壞計程車行業的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時還將助長黑車的橫行,是屬於一種有違法律原則的行為,因此不同意向他們頒發營業許可證。


我有一次在上海坐計程車,跟司機聊起嘀嘀打車,他們也恨得咬牙切齒,說嘀嘀打車都打爛了,加上專車、快車的出現,他們的生意都被搶走許多。我說,那你們為什麼不起來向政府提意見呢?他們說,我們說了沒用,公司老闆也不啃聲。

反觀日本,當美國Uber公司挑戰日本市場時,最先出來抵制的是誰呢?是計程車行業協會。他們認為嘀嘀打車這一種做法將擾亂日本的計程車市場,因此向日本國土交通部提出了反對意見,最後導致嘀嘀打車被扼殺在搖籃里。

那麼,嘀嘀打車為什麼會在中國得到很好的發展呢?嚴格說來,在政府對計程車營業執照實施嚴格控制的背景下,嘀嘀打車和專車、快車公司是打了一個法律的擦邊球,他們強調的是互聯網加的服務,而不是經營計程車,因此不需要計程車的經營許可證。但是,事實上呢,許多嘀嘀打車和快車、專車公司是變相地成立自己的車隊開展出租服務。同時,許多中國乘客只在乎自己的用車便利,而不在乎計程車本身是否合法。中國雖然也有很完備的法律體系,但是,許多時候,人們還是覺得,只要能夠推動經濟發展,有利於市場繁榮,事情與法律有些抵觸,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後慢慢修改完善就行。中國的這一種相對靈活的做法,確實有利於新生事物的成長,有利於新產業的發展。也有利緩解城市打車難、行車難問題,同時也為中國的計程車市場引進一種競爭態勢。但是,嘀嘀打車、專車和快車等的出現,確實也導致了一些無證營業黑車的橫行,衝擊了計程車市場。在「要市場,還是要法律」的選擇上,中國多數人顯然是選擇了「要市場」。

日本人腦筋要刻板的多,他們在「要市場,還是要法律」的選擇上,他們往往會選擇要法律,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法律是神聖的。「法律規定不行就是不行,必須按規定規矩來做。」這是許多日本人在對一個事物作出是否判斷時,出於本能遵循的一個原則。而這一種原則的堅持,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扼殺新生事物的誕生,讓社會趨於更加的保守。


所以,一個嘀嘀打車軟體,可以折射出中日兩國不同的社會心態,和國民在利益與法律關係上的不同訴求。很難說誰對誰錯,只能說「國情不同」。但是,真心希望日本也能發展出一套既合法又符合市場規範的「嘀嘀打車」,以方便大家打車。


推薦閱讀:

2017春季日劇《貴族偵探》,有一種收視率叫做富士月九,大腕的盛宴讓推理成為配菜
如何看待日本東京12萬民眾包圍國會,抗議安倍安保法案?
日本網民一般對中國有哪些比較普遍的誤解?
男生在日本乘電車要注意什麼?
中日是否會因為釣魚島開戰?

TAG:交通 | 滴滴 | 日本 | 互聯網 | 優步(U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