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是南方嗎?

十堰市位於湖北,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位於華中、西南、西北三大經濟板塊的結合部,是毗鄰地區最大的汽車製造,汽車科研,醫療衛生,商業集散,交通樞紐,旅遊文化,生態控制中心,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城市。十堰是世界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武當山」、「丹江水」、「汽車城」三張世界級名片閃耀全球。

十堰市是南方嗎

十堰市位於中國版圖雄雞心臟部位秦巴山區漢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漢江中上游,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與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擁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轄三區四縣一市及兩個市政府派出機構區(即:茅箭區、張灣區、鄖陽區、鄖西縣、竹溪縣、竹山縣、房縣、丹江口市和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總面積2.4萬平方公里,人口350萬。

十堰市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十堰市在商、周屬絞、庸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

十堰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八十年代末,國家考古學者在鄖縣青曲的曲遠河學堂梁子上發掘出了古人類顱骨化石,被國際古人類學者認定為直立人,並命名為「鄖陽人」,距今100多萬年。證明十堰地域為古人類的起源地。

夏朝十堰地域分屬梁州和豫州。今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溪縣等地域屬梁州,丹江口屬豫州。商朝十堰是古代方國的領地,先後有庸、彭、微等封國和部落方國在此生存。庸國中心在今竹山上庸北壩地區,彭國中心在今房縣地域,微國中心在今張灣黃龍附近。西周十堰仍為古方國並存地,有庸、微、麇、鍚、絞、均等國。庸國占竹山及陝西安康地區,微國在張灣黃龍,鍚國和麇國先後在鄖縣五峰鄉一帶,絞國中心在丹江口習家店,均國在丹江下游的丹江口與河南淅川的交界處。春秋時期公元前611年前後,楚國北略,滅庸、麇後,在庸地設漢中郡,在庸都設上庸縣,十堰地域屬楚,楚與秦在此域設有上庸六縣。楚於公元前611年前後滅庸、麇後,十堰地域屬楚,有上庸六縣。按後承前制的建置規律,從西漢建置中可考楚之「上庸六縣」除有上庸縣外,還有房陵、鍚、武陵、長利、武當五縣。戰國時期十堰初屬楚國之上庸六縣(上庸、房陵、鍚、長利、武當、武陵)。公元前312年秦張儀取上庸後,十堰屬秦。公元前304年,秦昭王將上庸地還於楚。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於秦後,十堰終屬秦。

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郡縣制。十堰分屬漢中郡和南陽郡。十堰地區有房陵縣(今房縣),鍚縣(今鄖縣五峰),武陵縣(今竹溪縣),上庸縣(今竹山上庸),長利縣(今鄖西觀音)屬漢中郡。長利縣(今鄖縣西北),武當縣(今丹江口均縣)屬南陽郡。

西漢武帝劃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州,置刺史。十堰分屬益州刺史部漢中郡和荊州刺史部之南陽郡管轄。益州刺史部漢中郡轄十二縣,十堰地域有房陵、鍚縣、武陵、上庸、長利屬之。長利縣有鄖關。荊州刺史部南陽郡轄三十六縣,十堰地域有武當縣屬焉。東漢承西漢建制。東漢長利縣併入鍚縣、武陵縣併入上庸縣。東漢末年,十堰境有上庸郡、新城郡,以及上庸郡之上庸縣、武陵縣,新城郡之房陵縣,西城郡之鍚縣,南陽郡之武當縣。

三國時期,十堰地域屬曹魏之荊州,境域有兩郡八縣。即上庸郡、新城郡、上庸縣、北巫縣、武陵縣、建始縣、房陵縣、昌魏縣、鍚縣、武當縣。兩晉時期,本區域建置有二郡十一縣:即上庸郡、新城郡和上庸縣、安富縣、北巫縣、武陵縣、微陽縣、鍚縣、鄖鄉縣、長利縣、房陵縣、昌魏縣、武當縣。南北朝時期,十堰地區分屬各朝州郡管轄。本域北方諸縣(除北周外)大致是南北朝分界地。(北周轄全境)

隋朝建置為州、縣二級制。煬帝時廢州為郡,以郡統縣。十堰地域分屬西城、房陵、上洛和淅陽四郡。境內有房陵郡和豐利縣,光遷縣,永清縣,竹山縣,上庸縣,上津縣,安福縣,鄖鄉縣,武當縣。武當縣於隋文帝開皇初改為均州,煬帝大業初廢州為縣。

唐朝貞觀年間劃分全國為十道,十堰為山南道所轄。開元時期將全國劃分為十五道,十堰地區分屬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唐地方為州、縣二級制。十堰地區分屬山南道之房州、均州、商州所轄。境內有房州、均州和房陵、永清、竹山、上庸、武當、鄖鄉、豐利、上津和武陵、安福、堵河。五代十國時期,十堰地區建置基本上承唐代,十堰有房州、均州領房陵、竹山、上庸、永清,鄖鄉、武當諸縣,上津縣仍為商州所轄。

北宋將全國劃分為十五路,南宋劃分為十六路。宋行政區劃分路、州、縣三級制。十堰分屬京西路南路和陝西路永興軍路。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實行省、府、州、縣四級行政建制。十堰分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和陝西行省管轄。十堰地區建置州縣有均州、房州和武當縣、鄖縣(鄖縣之名始此)、房陵縣、竹山縣,上津縣。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十堰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所轄。十堰地域有均州、武當縣、鄖縣、房縣、竹山縣、上津縣。弘治十一年(1498年)割房縣脩文、宜陽等鄉置保康縣。成化十二年後鄖陽府轄鄖縣、房縣、竹山縣、鄖西縣、上津縣、竹溪縣,弘治十一年後增保康縣。鄖陽府隸湖廣下荊南道(初治襄陽,後移鄖陽)。明洪武年間省武當縣入均州,成化十二年後,均州仍屬襄陽府,此後州不領縣。成化十二年以後,鄖陽府和襄陽府及諸縣統屬鄖陽撫治管轄。

鄖陽撫治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底由第一任巡撫左副都御史原傑建鎮,總鎮治所設鄖縣,並在此設有湖廣行都指揮使司、下荊南道。撫治轄河南南陽府各州縣,湖廣安陸府(後為承天府,治今鍾祥市)、荊門州、沔陽州、鄖陽府、荊州府各州縣,陝西漢中府各州縣,以及陝西西安府之商州各縣,四川夔州府各縣。所轄共八府、九道、九州、六十四縣。鄖陽撫治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立,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汰。經歷兩朝共205年,先後有120位朝廷重臣在撫治任職。撫治於明萬曆十八年修纂有《鄖台志》,今存。

清朝改明湖廣為湖北、湖南兩省。十堰地區仍為鄖陽府,屬湖北承宣布政使司所轄。鄖陽府轄鄖縣、房縣、竹山縣、竹溪縣、保康縣、鄖西縣六縣。明之上津縣省入鄖西縣。均州屬襄陽府管轄。

民國初期,十堰地區有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溪縣、保康縣、均縣歸屬湖北省襄陽道管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將湖北省劃分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十堰地區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公署設鄖縣。

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8年5月,十堰地域各縣屬陝南區。陝南區於1948年6月成立。十堰地域諸縣屬第四地委、專署管轄(南三縣未解放)。四地委、公署下轄鄖縣、鄖西、均縣、上關、鎮安、山陽、白河八縣。

1949年1月,四地委改為兩鄖地委、專署。7月兩鄖地委、專署機關從鄖西遷往鄖縣城關。此時兩鄖地委轄鄖縣、鄖西、均縣、竹山、竹溪、房縣六縣。1950年1月,陝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成立,兩鄖專署隸屬陝西省。同年2月,兩鄖地區劃歸湖北省管轄。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署並仍下轄六縣。

十堰市是南方嗎

1952年12月,撤銷鄖陽專署,劃入襄陽專署,後屬襄陽地區。1965年6月,復設鄖陽地委,並成立鄖陽地委辦事處。7月,設立鄖陽專員公署,公署機關駐鄖縣。8月,鄖陽專區轄鄖縣、鄖西、房縣、竹山、竹溪、均縣六縣。1967年,鄖陽地區黨委、行政總署遷往十堰。

1969年12月,撤銷「十堰辦事處」,成立十堰市,為隸屬鄖陽地區的縣級市。鄖陽地區轄十堰、鄖縣、均縣、鄖西、房縣、竹山、竹溪。

1973年2月,鄖陽地區所轄十堰市改為省轄市,地市分離。升格後十堰市轄十堰、茅箭、白浪、大川、東風、花果、黃龍、大峽等八個人民公社。鄖陽地區仍轄六縣。一個機構、一套領導班子、兩塊牌子。鄖陽地區轄六縣不變。

1982年4月,十堰市和第二汽車製造廠實行政企分離,十堰市獨立成立十堰市委、市政府,所轄不變。鄖陽地區所轄六縣仍舊。1983年,均縣改為丹江口市(縣級市)。鄖陽地區轄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溪縣和丹江口市。1984年5月,十堰設張灣、茅箭兩個市轄區(正縣級)。

1994年10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湖北省鄖陽地區、十堰市合併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批複》,下發《關於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實行市領導縣體制的通知》(鄂政發142號):「撤銷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實行地市合併。將原地區所屬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劃歸十堰市管轄。地市合併後的十堰市(地級市)轄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和丹江口市,以及茅箭、張灣兩城區。

1997年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成立,行使正縣一級人民政府的管理職能和許可權,實行封閉性管理。1991年十堰市高新區成立,設管委會,劃茅箭區白浪街道管理。2006年,更名為十堰經濟開發區。2012年十堰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

十堰市是南方嗎



推薦閱讀:

南方人和北方人在辨別方向上的能力上是否有區別?如果有,是怎麼形成的?
江西財大在南方的名氣如何?
關於義氣,南方人真的不如北方人嗎?
北方人在南方待久了會有哪些改變?
南方的蟑螂真的很可怕嗎?

TAG:生活 | 地理 | 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