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殖民台灣野心不死,現在還在夢想聯合台灣抵抗中國?
上世紀日本殖民台灣50年,通過各種手段給台灣人灌輸「皇民思想」,要說台灣人沒有受到影響是假的,現在很多台灣人仍抱有自己是日本皇民的思想,比如李登輝等。其實中國人討厭日本人,並不僅僅是因為二戰的侵華戰爭,而是日本對於侵佔中國的野心,從古至今一直不死的原因。即便是如今的21世紀,日本對於台灣的態度,依然是一種殖民思想,這一點值得我們反感和警惕。
2017年日本與台灣的關係不時出現「升級」現象。3月底,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赴台活動,這是「日台斷交」後最高級別的日本政府官員公開赴台。再如日本對台交流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已經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灣對日交流機構「亞東關係協會」也將改名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重重跡象表明日本破壞中台統一的野心。
圖為日本殖民期間對台灣民眾洗腦,灌輸日本皇民思想。而這種類似的「升格」與「正名」,都讓綠營大為興奮,聲稱是「大突破」。台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也認為顯現了「台日關係」的「正向發展動能」云云。但台灣聯合新聞網的評論非常冷靜,認為這一切僅僅是「一場政治煙火」。
圖為日本鎮壓台灣起義軍。台日關係升溫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早在蔡英文上台前,台日就簽署了包括漁業協議等13項協議。民進黨執政後,雙方又簽署台日語言教育和產品安全領域兩項交流合作備忘錄。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3月份發表報告,將「台灣」與「中國」並列提及,一再宣揚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其用心昭然若揭。
另外據香港媒體報道,台灣海軍自造潛艇計劃已胎死腹中,轉而尋求以買廢鐵名義,試圖從日本購買封存的「春潮」級或「親潮」級潛艇。凡此種種,從政治連結、軍事情報、經濟協議、旅遊往來諸方面,台日之間眉來眼去的事情真不少。
圖為台灣人受「皇民思想」的影響,穿戴日本化。日本在其間的兩面派做法也暴露無疑。一方面,日本外交系統明確表示,對台立場是一貫的,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遵守《中日聯合聲明》;另一方面不斷有聲音公開視台灣為「政治實體」,有將台灣「國家化」的意圖,日台交流也有超越傳統的「民間化」趨勢。這次赤間赴台遭到中方嚴厲批評,日本政府竟辯解稱,副大臣訪台並不違反日台「非政府實務交往」的方針。打著經濟、旅遊、人員交往的幌子,干著提升實質關係的事情,這種「低調務實」風格頗合台灣當局的胃口。中國研究員認為,蔡英文上台之後,在「親日」思維與「聯日抗中」做法之下,與當前日本右翼勢力執政集團有了更多的共同情感、社會與政治基礎,積極強化台日全方位交流與合作,以建構所謂的「特殊戰略夥伴關係」。
台灣民進黨「很傻很天真」。自以為有了「外援」的支持,綠營有些人覺得腰桿硬了好多,開始得寸進尺,「拓展國際空間」的政治胃口越來越大。有綠營「立委」問李大維,台灣駐日本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是否改名為「台灣駐日辦事處」?有人更進一步建議,負責台灣對美交往事務的「北美事務協調會」也要考慮聯動更名,「希望不要自我限縮」。但這種論調,其實患了政治上的「選擇性失明症」。從現實面來看,台日之間絕非歲月靜好、濃情蜜意的和諧關係。目前雙方也有很深的利益衝突,台灣當局的很多做法不過是「與虎謀皮」。
首先在台灣島內民意的強大壓力下,蔡當局遲遲未能解禁福島核災食品進口,反而讓食品輸入問題擴大為「反日」的政治議題,這讓安倍政府頗有怨言。其次之前民進黨敲鑼打鼓的「台日海洋事務合作會議」,也因為日本政府在沖之鳥「主權」問題上寸步不讓,只能退縮回到馬英九時期的「台日漁業會議」。第三,民進黨當局非常希望和日本簽署經濟夥伴協議,但日方僅表達願和台灣建構全面性經貿關係的立場。這些,都讓想積極拉抬「台日關係」的蔡當局備感頭痛。僅僅因為對方「以台制華」的戰略,與自己企圖「聯日抗中」的做法有交集,就不顧一切撲上去,那就未免「太傻太天真了」。有台灣媒體說得好,中日關係雖然陷入困難,但台灣「朝野」必須認清,日方有自己的利益,任何企圖引進日本右翼力量對抗大陸打「日本牌」的想法,不但不切實際,甚至可能反而被日本當牌打。赤間訪台期間,就明確關切福島食品進口議題,似有意和日台貿易談判相連結,引發了島內民間質疑。
可以說,蔡英文「自我矮化」與討好式的「親日」思維與政策導向,儘管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台日交流與合作,但遠未達到預期目標。因為這種合作面臨諸多困難,難以突破既有國際格局與中日關係中的「一中框架」。畢竟台灣問題事關中日關係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早已經是國際社會的共識。赤間赴台,當然對兩岸關係及中日關係帶來一定衝擊。但這是日本政客在權衡利弊後的走鋼絲之舉,看似「力挺台灣」,背後滿滿都是政治盤算。日本媒體也認為,安倍政府深化「台日特別夥伴關係」,是在玩「台灣牌」。跟「南海牌」、「薩德牌」一樣,不過是外交博弈的籌碼。一旦沒了利用價值或者得不償失,會不會丟棄一旁不再理?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批評說,蔡當局讓日本予取予求,對台灣傷害很大。當局如果「反中」卻「親日」,兩岸關係不好好處理,面對的國際壓力會更大。所以優先處理兩岸關係才是關鍵。
有台媒認為,台灣對日對美交往,應立足在自身最大利益之上,堅持「不打牌、也不被當牌打」,才能建構正向發展的兩岸關係和國際環境。尤其在推動「新南向」政策、和日本開發第三國協作、參與大陸「一帶一路」開發,台灣都需要有良好的兩岸關係。儘快化解和對岸的「九二共識」分歧,才是當局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如果老是把精力放在力促所謂「台日命運共同體」,沾沾自喜於「聯日抗中」的虛妄里,那就真成了一場短暫的政治煙火秀。有台灣歌手早就唱過「煙花易冷,人事易分」。
推薦閱讀:
※軍服叕不合身?我有錢買新的,但還是忍不住抱怨幾句
※針對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朝鮮的高射炮防的住嗎?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需要多少座防空系統?
※2017年全球陸軍排名為何日本和德國會超越俄羅斯?
※偵察兵(4)【對越反擊戰之偵察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