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品牌與IP有什麼不同?

我們都知道做品牌,要定位、佔位、形象啦,但是現在比較火的IP好像也要定位,設計形象等等,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或者相似呢?


IP自帶流量,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本質上是降低選擇成本,所謂信息過剩催生IP,IP最基本的意義正在於在信息過剩的環境中強化某類信息或內容的識別性,降低選擇成本。從這個點上看,IP與品牌有共通之處。與IP一樣,品牌也具有產權歸屬。

IP與品牌的屬性差別只在於內容屬性。IP通過內容實現人格化的構建,而品牌則是通過產品與服務支撐價值主張。兩者之間存在轉化關係。當一個品牌開始通過製造內容塑造人格化表達而非單純以產品和服務實現價值主張,實現IP化運營時,就完成了品牌向IP甚至超級IP的轉化。


  • 簡單來說,IP與品牌至少有五大不同

一、 IP載體沒有具象,品牌載體基於產品

有人認為IP就是一部電影、一部小說、一首歌曲、一個在定製家居圈胡說八道的一隻熊,其實,都不對。上述說的都只是IP的具體形態,實現IP的一種載體而已。我們只是通過這種形態去理解IP背後的內核,這個內核就是普世的價值。它不必高大上,可以是一種情緒,一次短暫的享受,一段難忘的旅行。它不會因熱點的轉移而轉移,因時間的流逝而變遷。

(西遊記)

但,如果品牌既做了洗衣粉又做了礦泉水那就是離經叛道,它所有的價值必須圍繞產品,脫離了心智的佔位,品牌就是無本之木。

(活力二八)

它們兩者最大的不同,IP提供的是情感寄託,品牌提供的是功能屬性。

定製家居無法由品牌進化為IP的原因,最主要還是圍繞構建全屋的材料來下文章,比如環保、空間利用等。而不是由這些材料所構建全屋所帶來的情感寄託來做內容。

畢竟情感是比功能更高一層次的享受,唯有情感才能打破羈絆,萬物互聯。

二、IP萬物可聯,品牌單一連接

語言是一種連接,文字也是一種連接。我們所創造的獨特內容都是一種連接。連接的目的則是為了進化。如同弓箭連接了手和獵物,城牆連接了家園和種族,在那個時代完成了從奴隸到封建的新進化。

(絲綢之路)

我們討論IP其實就是在討論商業進化的可能性。我們討論商業的邊界僅僅只是slogan為我們所定義的一切嗎?還是我們所擁有的正是我們現在的束縛呢?

從想做就做,到Just
do it,再到只要心夠決,就能征服痛苦。耐克完成的是跑者社區的進化,連接的是nike+所有的跑者。歌詞瓶,昵稱瓶,雅詩蘭黛的定製口紅,品牌正一點一滴突破我們原有的認知,完成新的連接。

(歌詞瓶)

定製家居從衣櫃到全屋,邊界的延伸除了產品,是基於全屋獨特內容的延伸與連接嗎?

我們在討論定製家居還沒有誕生一個真正品牌的時候,其實說的是定製家居的品牌沒有擺脫外在的推斥力,而進化為靠自身獨特內容的吸引力,掙脫出單一平台的束縛
,在多個平台上獲得流量 ,進行分發,形成新的連接。

三、IP基於場景,品牌基於心智

利益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品牌就是這個利益的代表。只是這種利益背後的問題:「為什麼選擇你而不是它」的核心表達已經進化為吸引他親身參與後的選擇評判。

因此,沒有場景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口碑。這套邏輯的背後是基於碎片化時代,注意力稀缺,如果沒有構建出自己獨特的場景,那麼你的獲客成本將會很高,就算有收穫,帶來的也不一定是最有價值的用戶。畢竟大網撒魚的時代已經過去。

其次,場景是一種平台,也是一種生態。它符合未來生態競爭的終極意義。

我們討論《魔獸世界》難道僅僅只是遊戲中的點卡銷售嗎?不,我們說的《魔獸世界》是主題公園背後的衍射品,是被冠以「魔獸」之名的音樂、T恤、我叫MT等等授權包裝的延伸。我們討論的是《魔獸世界》上千億級別的生態價值。

(魔獸世界)

更是迪斯尼與酷漫居基於家居理解的區別之所在。

(迪斯尼 酷漫居)

其實,最深層次的場景,一定在人類內心最深處的某個情緒,無論世事變遷,無論滄海桑田,它都會是情緒和場景壟斷的結合。

四、IP想到的是人格,品牌想到的標籤

有人說品牌是工業時代的產物,IP是互聯網時代的象徵。雖不能一刀切式的看待,但也可以說;IP是品牌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新進化。

品牌在工業時代的價值,是在其規模化中成為一種識別符號。有關身份、地位與價值。但IP則更多關注的是人格,自己的價值觀和哲學。

(熊本熊)

他們要的不僅是功能的滿足,而是情感的連接。IP的底層是人格,而品牌的底層是產品,當《奔跑吧兄弟》與《WWE美國職業摔角》都出衍生品時,你會買誰自然就能理解這段話的意義。

(美國職業摔角)

就如同小時候的一口菠菜,感受到的是大力水手般的勇氣,以及打敗胖子布魯托的欣喜。而定製家居的飾品除了給我們風格的美感,還會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強?

我們所說的品牌標籤,不僅僅是功能的定義,還有呈現形式的定義。當品牌一開始進行心智定位的時候,就已設計好了某種呈現形式,並圍繞這種呈現形式去賺錢。但也恰恰是這種呈現形成,限制了其產品的媒介化和IP化,使其不能在其它分發平台自由轉換。

(好聲音)

也正因為這種轉化的限制,品牌標籤背後的生命周期就是不可逆的死亡周期。

五、 IP有變現繁多,品牌變現單一

傳統的品牌變現,更多的是指空間的變現,即,在這裡變現就不能馬上去另外渠道變現。線上好賣線下就不好賣,北區好賣南區就受影響。因此,我們要更多的渠道實現空間的佔位,實現可複製的標準化變現。

而IP的變現指的是時間的變現,即,可以同時在同一時間做出不同的變現動作。打賞、眾籌、衍伸、直播、語音、出書、遊戲等等各種不同的變現玩法,背後的邏輯是IP適應了各種時間變現的生態閉環。比如邏輯思維的真愛月餅。

(真愛月餅)

所以,IP背後的不同場景變現都是為了傳播,去實現基於此的二次的分發。環環相扣。這與品牌的售賣邏輯截然不同,承然,定製是當今最大的風口,席捲了成品、軟裝、建材、電器各種品牌的生態融合。但反觀,單一的建材出路又是不是被我們品牌的認識所束縛呢?

一種形式的消亡,並不意外著不能以另一種形式繼續。

總結

聖人說:「萬物無善惡」,意思是你只要給萬物貼上了善惡的標籤,它就會反過來控制你。因為善而不舍,因為惡而失去,困住我們的恰恰正是我們所擁有的。

學歷、形式、標籤、門檻難道不都是我們看待世界的善惡嗎?

從生物的角度,萬物都是在進化之中的。只是天地不仁,當是無善無惡。該用則用,該棄則棄!

http://weixin.qq.com/r/pkUcBDvEWmYlrX9n9xC0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尋求合作237165212@qq.com


應該是有區別的。上面有人說,IP是在信息過剩的情況下降低選擇成本。當然品牌也有選擇的降低功能,但是IP的功能在於能讓人在精神層面有共鳴。

就像之前有看過一篇文章,說康師傅讓人聯想到的是火車上的泡麵味,是旅途的辛苦。是寒酸沒飯吃的表現。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給人留下的感覺就是,小朋友們都愛吃,小朋友們吃的很歡樂。

雖然康師傅的品牌,我們念到的時候,就會覺得是做飯的師傅,是正宗的。但是消費者在體驗和認知上,確確實實不會覺得吃泡麵是多上檔次的事情。一個好好的品牌,體驗起來的感覺就讓人覺得不是很好,

所以說,ip塑造的是品牌的文化,是內涵,是世界觀。

其實,也和全民知識水平的提升還有文化層次的提升有關係吧。當然主要的還是歸功於物質水平的提高啦。


從市場營銷學的來分析,在品牌發展的初級階段,品牌有更強的產品特性,往往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是該品牌是賣什麼的,但當品牌真正的發展到一定階段,消費者開始因為品牌去選擇產品的時候,其實品牌與IP就幾乎可以完全等同了,此時的品牌具有完整的人格化屬性和情感特徵,對產品產生極大的附加價值。


他有七個含義,最為人知的有兩個,一、IP地址;二、知識產權。個人認為,IP產生產品,產品誕生品牌。


謝邀

IP貌似是知識產權的意思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個品牌下面設許多子品牌?
What? Prada這個百年品牌要趴倒了?
稀土掘金日報(第96期)
如何快速找到創意命題?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TAG:品牌 | 策劃 | O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