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技術(IT研發方向)的人,大部分都想轉到管理呢?


  1. 現狀:IT角色疲倦快

    任何職業角色做足一段時間都多少對自身工作產生疲勞,即便談戀愛都是如此。而IT研發,由於IT職業特性,相比於其他傳統行業的研發人員,其成長速度很快,大約3-4年就可以達到所謂Senior Engineer,而其他傳統行業的研發的學習進步速度、產品迭代速度決定了他們達成SE需要更久,往往是6年+。疲倦的人希望尋找新鮮感;而且他們多數都沒到30歲,不會覺得自己職業道路已經板上上釘丁了。
  2. 選擇成本:PM的ROI有吸引力

    在來看下SE這時還有哪些路可走:

    A 脫離公司,跳到其他公司做SE、售前,double salary

    B 脫離公司,自行創業or加入其他創業團隊

    C 留在公司原部門,嘗試往各種architect的路線靠攏

    D 留在公司原部門,嘗試往PM路線轉

    E 留在公司換部門,嘗試往售前or市場轉

    F 功力尚且不足只能原地踏步

    我沒有數據,但A、D兩個選擇的人估計占多數,而且走A/F後仍舊有D的選項存在.

    所以:
    1. AF可跳過,這兩種人其實無對母問題的結論影響不大
    2. B,既悶頭做一線開發有實力,又一直需要關注業界動向的人,才能降低B選擇的風險,這種達人是少數

    3. C,成為合格architect的積累周期長,職位槽少,且沒有簡單成長教材可依賴,薪金上提升幅度又不夠透明,還得能抵制角色疲勞
    4. D,小環境沒變化,轉型周期相對C要短,職級薪金和地位一般穩中有升 ,且一般擴張中的IT公司這個職位槽都較充裕。
    5. E,接觸的環境和人群變化較大,新部門也沒以前的人脈積累,內轉通常薪金提升不明顯.

      可見,IT行業D路線的綜合優勢對有轉型or升級心理的人來講,吸引力還是蠻大的。
  3. 知識結構人員結構:
    1. 知識結構:

      管理IT開發人員的PM所需知識結構在IT領域往往相同(不同在產品類別及對產品的理解上),而且這種管理知識不像編程知識那樣高速迭代,這使得IT類PM的流通性其實很強。

      同時,單純跟進開發任務執行的部分,也是很多SE的知識結構足以勝任的。
    2. 人員結構:

      一般成型的公司,產品線研發團隊都比和核心(平台級)研發團隊需要更多人。而更多產品線、更多在試水的項目,意味著需要更多PM。不過公司通常會冗餘些開發人手,卻不喜歡冗餘些PM備用。

      所以一旦PM 「流通走了」,短時間又招不來新的,或新的對產品太不熟悉,這時SE就被迫or主動地挺身而出了,而公司也會比較順水推舟的給你些好處!!

總之,在IT行業,SE轉型期早,SE轉到PM的ROI不虧,轉型的潛在機會和轉型後的保值流通性依舊可觀。因此,進不了核心開發團隊沒有大牛領隊的IT研發人群,轉型投資往往不是個太壞的選擇,尤其當你的溝通本領本身就不錯時。


1、做IT耗費腦力精力,多數程序勞動者得不到應有的休息保障;

2、IT行業競爭激烈,不斷湧現出來的人才比比皆是,想要成為行業領先者機會少之又少;

3、在IT者眼裡管理者有物質保障,且更輕鬆容易,不耗費腦力精力。


原因很簡單,因為管理相對於研發性價比高。但是國內很多管理者都是不合格的,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必定從事過這個行業的每一項工作,清楚每一項設計流程。


做技術受人管制,於是想做人上人,於是奔著管理崗位使勁兒


推薦閱讀:

TAG:研發 | 管理 | 信息技術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