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以及《建黨偉業》弘揚的是什麼?
03-19
個人感受:被打動,不感動。
被打動,是因為很多人都會提到的,在一個醞釀著種種變革的亂世中,有這麼一幫人不僅深刻的思考,而且行動起來,為了已經支離破碎的國家民族,獻出青春,拋灑熱血。
無論後來活下來的那些人,如何各自選擇,如何背叛承諾,如何光頭打傘,那是性格隨著環境改變而發生的必然變化。特定的群體,其實也有特定的群體基因和性格。但,那段崢嶸歲月里的青春,值得尊重,這點我與大多數為之辯解的人一樣,是認同的。
不感動,是因為這個題材上大屏幕,並無法在現有的環境和體制下忠實歷史,私以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做到真正的客觀,很難,尤其在描述這樣的歷史時。
直白點說,成王敗寇,讓王去展現自己曾為草寇的一面,並不現實。其實這段歲月並不算幾千年中國史里多麼獨特的一段,從項羽劉邦各自帶著人馬打天下爭天下,到李淵帶著兒子創立盛唐,到朱元璋聚集哥們兄弟呼嘯而起……每個被逼迫改朝換代的時光里,都能見到青春熱血的影子。
放到世界史里,也不外如是。之所以顯得獨特,不過是因為離我們太近,深刻的影響了包括我們在內的至少三代人。然而,又是因為離的太近,有些可講可寫,有些不可講不可寫的。
每個偶然歷史事件都會影響已發生的歷史,也都是必然。
沒有假如,沒有重來,沒有折回身的推演。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