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也談江小白的墮落及真偽洞察

我司策劃大咖羊咔咔寫了一篇文章,廣告界的一股「泥石流」,講解了江小白風格文案的前世今生。他說感覺江小白的文案大不如前,其實我也很有同感。於是趁著最近工作不飽和,好好思考了一下江小白到底是怎麼墮落的。

其實我第一次喝江小白就是不久之前,羊咔咔請我們吃烤肉的時候。入喉的第一感覺就是,這玩意也就值5塊錢。比我老家小鎮用塑料桶賣的白酒強不了多少。不同的是,散裝白酒的目標客戶是沒有錢的酒魔子,江小白的目標客戶是根本不懂白酒,偶爾才喝的年輕人。江小白與其說是一張飲料,不如說是一種社交道具。雖然味道寡淡,但朋友聚會,小酌一小瓶,圖個熱鬧微醺,也是不錯的。

既然產品本身品質不佔優勢,那就得有個好包裝,好噱頭是吧!其實很多快消品都是這個思路,產品同質化,用戶捲入度低,營銷的思路就是不講賣點,和用戶拉近乎。

品牌與用戶的接觸,可以類比於相親。既然長相平凡,那就體現自己性格好,嘮嗑就撿你願意聽的去嘮。讓用戶覺得這個女子或男子,雖然沒有好看的皮囊,但靈魂是真尼瑪有趣,所以願意選擇你。這就是所謂「詞牌風」盛行的原因。

江小白選擇這種營銷策略無疑是很英明的。我們看它早期的廣告:

想像一下,這個酒瓶擺上來,看到文案,大家都會會心一笑。這就是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有效溝通。類比於相親,大致就是「這老妹會說話,哥喜歡」。

所以人家才賣的那麼好嘛。

但是,後來,它變了......

呵呵,相信你也能看出這畫風的轉變。

如果用正經的說法,是江小白的用戶洞察大不如前;如果用不正經的說法,是桌對面的姑娘,突然不說人話了。

「其實呢,我是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我將在茫茫人海尋找如你這般的知己,得之,我幸」假如哪個姑娘約會時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我肯定落荒而逃。

「詞牌風」文案的目標是贏得用戶好感,手段是用廣告尋找與用戶的共鳴。共鳴可以是相似的三觀,相似的信念、態度、行為模式等等,這裡不展開說了。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前提是有真正的洞察。

真洞察的一大顯著特點是隱蔽性。就是用戶是這麼想的,但是自己不知道;或者自己知道,但不會表達。如果你替用戶表達出來了,用戶就會覺得,「卧槽,你太懂我了,你說到我的心坎里了」。比如「彈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就是這樣的文案。

按這個標準來說,其實早期的江小白也沒有特別犀利的洞察,但是它懂用戶,用戶雖然對江小白不是那種一見如故,也是好感大增。

而相對的偽洞察,就是真洞察的反面。真洞察講在用戶之先,所以能廣泛流傳成為金句;偽洞察則是到處抄潛在用戶的語錄,寫成文案。因為是用戶生產,再經過二次咀嚼,味道就差多了。

事實上,品牌照搬UGC(用戶創造的內容)已經是一種常見的套路了。好多文案每天都會去翻微博、頭條等媒體的評論,抄襲熱評內容。

這裡面的佼佼者就是網易雲音樂了。所以我對網易雲音樂的文案一直沒有太多好感。偽洞察因為並不是真正理解用戶,所以總會越過該有的界限,惹毛了用戶。

這句話放在評論區,一定很多人點贊。但作為品牌方,這麼和用戶說話,簡直蠢得可以。

我是個眼睛長在額頭上的文案,自己沒寫出什麼傳世之作,卻總看不慣別人的毛病。如今「詞牌風」盛行,但以我大剽客看來,大半都是偽洞察,偽共情。有時間你可以做一個遊戲,把各品牌的廣告語互換下,你會發現很多換完之後完全沒有違和感。

關於文案、廣告、營銷的著述課程多如牛毛,各種理論眼花繚亂,但是我最推崇的,還是一個十年老文案對我說的一句話(也是很多大師重複過的),寫文案就是想像你對面坐著一個朋友,你會怎麼對他說。

你對朋友說:「說好老地方見,卻找不到那家店」,朋友會說,是啊是啊,我也是這樣。

你對朋友說:「我們心裡都有一團火,靠近之前卻只看見一縷煙」。

朋友心裡暗道:以為是要找我聯絡感情,你卻獨自裝起了逼。下次不找你玩了。

所以哇,江小白同學,你該反省了。


推薦閱讀:

寫得很出彩,令人眼前一亮的文案有哪些?
送你套路三條,漲粉必破千。| 文案篇
擦PP的抽紙,文案怎麼寫得高大上?
文案設計這件「小」事
再見2017(3):2017年度十佳廣告文案

TAG:江小白 | 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