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5被擊落的背後

(一)蘇-25攻擊機

蘇-25是冷戰末期由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一種前線攻擊機。它能夠根據前沿戰鬥的需要,配合地面戰役集群實施直接空中火力支援。它的技術性能可以較好的滿足冷戰時期東西方軍事對抗的戰鬥環境要求,具備出動率高,裝甲防護強,火力密集,可使用制導武器等特點。

作為冷戰末期才加入蘇聯空軍的一款攻擊機,蘇-25帶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徵。當時,美蘇兩國都加強了遠程火力和縱深戰鬥能力。美軍列裝了A-10攻擊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M270火箭炮和ATACMS戰役戰術導彈。蘇軍也不遑多讓,陸續列裝了蘇-25攻擊機、米-2428武裝直升機、BM-30「龍捲風」遠程火箭炮、「圓點」「奧卡」戰役戰術導彈。由此,大縱深甚至全縱深火力戰鬥成為了可能。攻擊機的任務就是消滅雙方前沿對抗地帶數以千計的目標,為縱深作戰掃清障礙。

(二)蘇-25的使用環境

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的武裝衝突並未偃旗息鼓,而是以更加頻繁的節奏不斷上演。除了亞洲、非洲、美洲各地存在的民族衝突、國家矛盾之外, 超級大國不斷在亞歐大陸邊緣收割冷戰成果,並且積極介入中亞-中東政治,試圖控制世界的樞紐地帶。雖然美國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科索沃戰爭這樣的正規戰當中屢屢獲勝,可是面對伊拉克、阿富汗經年累月動亂不止的消耗戰,美國也無法堅持下去。

2007年美國便有人提出所謂「混合戰爭」理論,試圖用較低的成本、間接的路線來達成政治軍事目的。具體來說,自從2011年中東、北非地區爆發動亂以來,由北約國家提供空中支援、叛亂武裝負責收割地盤,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固定模式,實現了「混合戰爭」理論的目的。不過,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俄羅斯很快吸收了「混合戰爭」理論。在經過軍事改革之後,俄軍出兵克里米亞和敘利亞,成功地實踐了新的軍事學說。

(三)蘇-25的實戰損失

自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以來,蘇-25攻擊機是被地面火力擊落數量最多的作戰飛機型號。作為參戰國家空軍主要的航空火力支援兵器,蘇-25要承受相應的戰鬥損失,相比於前兩場戰爭,俄空軍蘇-25機隊在敘利亞的表現已經大有改觀。

南奧塞梯戰爭期間,喬治亞空軍有6架蘇-25攻擊機被擊落,俄羅斯空軍有3架蘇-25被擊落,另外還有3架被擊傷,交戰雙方總計毀損了12架蘇-25攻擊機。烏克蘭內戰期間,只有烏克蘭政府軍出動了航空兵執行轟炸任務,在作戰期間總計損失了6~8架蘇-25攻擊機。敘利亞戰爭期間,敘利亞空軍沒有列裝蘇-25,現在出現在戰場上的蘇-25是俄羅斯空軍的武器裝備。自從2015年參戰以來,俄空軍保持了極低的損失率。此次被擊落的蘇-25攻擊機是俄軍第二架在戰鬥中損失的飛機,上次損失的飛機是被土耳其空軍擊落的蘇-24戰鬥轟炸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0架蘇-25攻擊機全部都是被地面火力所毀傷,沒有一架是被敵空軍殲擊機擊落的。這是因為近十年來的這三次重要戰事都基本被局限在了地面戰場上,交戰雙方缺乏大規模空戰的能力。

南奧塞梯戰爭和烏克蘭內戰期間,蘇-25遭受了較為嚴重的損失,原因在於:

(1)航空兵與隊屬防空兵之間的激烈對抗

交戰方大多列裝有「山毛櫸」、「黃蜂」、「道爾」等大型防空導彈武器,能夠對敵人航空兵構成嚴重的威脅。蘇-25的使用者在戰場上缺乏良好的戰鬥規劃、充足的電子對抗保障和軍事情報支援,使得蘇-25編隊經常在情報不足和缺乏反制導干擾的情況下,對地面目標實施近距離打擊。反過來說,敵人的防空武器也就可以很方便的鎖定和擊落蘇-25。

(2)航空兵缺乏與其他軍兵種的協同戰鬥行動

現代戰爭是合成軍隊的戰爭,航空兵的突防行動需要伴隨諸軍兵種的合成戰鬥。因此,地面炮兵通過壓制、摧毀敵防空系統,可以為航空兵對敵前沿的突襲行動提供掩護,而空軍攻擊機的突襲行動,又反過來能夠支援陸軍炮兵的火力作戰。蘇-25在執行戰鬥任務時,如果既缺乏電子對抗保障,又缺乏情報支援,還缺乏其他軍兵種的掩護,那麼顯然是要在戰場上冒很大的風險。

(四)混合戰爭背景下的蘇-25

在汲取了兩次戰爭的經驗教訓和消化吸收「混合戰爭」理論的基礎上,俄羅斯選擇了敘利亞戰場作為戰略支撐點,投入特種部隊、航空兵、海軍力量實施精確的軍事切入,從而破解北約造成的戰略困局。俄羅斯空軍打擊的對象缺乏強大的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力量,也缺乏電子對抗、工兵防化、通信保障等戰鬥勤務能力,因此俄軍航空兵面臨的威脅是很小的。其次,俄軍與地面部隊形成了較密切的配合,在情報支援方面做得更好,而電子對抗方面的壓力較小。第三,俄軍飛機經過了改裝,獲得了更好的機載設備。但是,在兵種協同方面,敘政府軍地面炮兵作戰並不活躍,因此俄空軍通常是獨立遂行航空火力突擊任務。

然而,俄軍的蘇-25攻擊機終究還是遭到敵人防空武器擊落,這是怎麼回事呢?首先,有可能是在情報支援方面出現了紕漏。擊落事件發生後,美國迅速撇清自己的責任,也有論調懷疑是土耳其向反政府武裝提供了俄空軍行動的情報,但是具體情況仍然是含混不清。其次,蘇-25攻擊機的電子對抗設備沒有能夠對敵防空導彈實施有效的反制導干擾,究竟是機載設備故障、干擾彈用盡還是飛行員戰術選擇錯誤,有待後續的報道來加以說明。第三,兵種協同支援不充足,當時兩架蘇-25編組為一個小編隊實施突擊行動,其中一架被擊落後,另一架飛機立刻為同伴提供了火力掩護,直至彈藥燃料耗盡。然而,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兵種參與此次突擊行動或者提供火力掩護了。俄軍在實施航空火力突擊之前,如果由地面炮兵實施掩護射擊,那麼反政府武裝的防空小組可能早已被消滅;如果由炮兵實施火力佯動(火力假轉移),那麼敵防空小組可能就不敢在表面陣地上活動,也就無法對俄軍飛機造成威脅了。空炮協同是提升航空兵突防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在敘利亞戰場上所見不多。

推薦閱讀:

小國為什麼不可以擁有核武器?
中國轟20具備強大隱身性能,日本自稱一樣能造
林彪為何要把這支部隊從地球上抹掉?
中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挑戰海底6700米發現「人類文明」?
美軍要用比核彈威力大百倍的武器對付俄是真是假?

TAG:軍事 | 敘利亞戰局 | 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