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地評價那些著名的大學校長?

蔡元培,梅貽琦,張伯苓等。

不想再看到道德文章,辦學理念的討論。

首先界定,成功的大學校長應該做到那些事情?不應該做哪些事情?

東方標準,西方標準。

歷史上公認的大學校長有哪些?東西方對比,如果這兩個人在列偉大的校長之列,他們有什麼異同?

他們具備了那些素質才使得兩個人成為超越時代的大學校長?

在我們的年代,是否還有可能重現那些偉大的人。


所謂客觀的評價,就是一個人正反兩面都要看,「 譽人不增其美,毀人不益其惡」。

就拿被神化的「偉大教育家」蔡元培來說,當年做過大堆被人罵的事,現在的輿論和民間評議則中了邪一般集體選擇性失憶。蔡元培號稱大學教育要 「兼容並包」,而他實際在校長的位置上卻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個人片面倚重西式文化,過分排斥中式文化,對傳統蔑視、對國學不屑,當時章太炎就抨擊他說,「所稱北都現象,令人發笑。然非蔡孑民輩浮浪之說所能平。」

不光在文化風格上,在學制上他也做不到兼容並包。蔡元培辦北大,從來是重理論輕實務,他一心一意的只想搞文理基礎學科,別的應用性學科一律不屑,為此不顧師生反對,力主將北大的商科、法學、工學分拆併入它校。商法兩科的分拆後來遭遇強大的阻力,最終還是留下來了,可是工科還是被他划到天津的北洋大學去了。

即使是蔡元培擔任教育部長/大學院院長這些行政公職的時候,強人作風也比比皆是。比如他親自主導了國民基礎教育中儒家經典的系統性廢除,自那以後這些東西除了被零星選摘之外,再也沒能進入中國人的基礎課本了。

此外蔡元培盲目篤信法式教育,冒天下大不韙的搞「大學區制」,勒令每個地方只設一個大學學區,所有該地區存在的公立大學全部併入成為分校。當時北京、天津的十所國立大學一度被全部併入「北平大學」,成為北平大學的xx分校。這個政策幾乎遭到所有大學的強烈抗議,時評、媒體都抨擊這完全與蔡元培本人倡導的所謂教育獨立性背道而馳,最後這個政策也在兩年不到的時候就全盤廢除了。

再偉大的校長也沒有一個人是聖人,好事做過,錯事照樣也做過,無需神化他們。看什麼事情,只要就事論事就好,一旦被打上什麼高度人格化的標籤,這事就砸了。


大學校長應當是高屋建瓴的哲學家、思想家。---姚國華

蔡元培,華中工學院的朱九思,武大的劉道玉先,華中師大章開沅.

強烈建議你去看看 姚國華老師的 "文化立國,大學重建" http://shxx.whu.edu.cn/zttj/20081026722.html


推薦閱讀:

標準答案式的教育是不是一種愚民教育的陰謀?
病態習慣性撒謊?
大學不學高數的壞處有什麼?
如何看待吉大法學落選雙一流?
如何看待在少數民族自治區里的漢族考生??

TAG:教育 | 大學 | 大學教育 | 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