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帝制》讀書札記1

我從小愛看環球時報,經常攢下零花錢去買,每當看到西方列強還在欺壓我的祖國,而祖國忍辱負重、砥礪前行的時候,我的眼裡常含淚水,胸前的紅領巾隨風飄蕩。

後來,適逢野蠻生長的網路時代,中華大區域網的格局尚未建立,各種稀奇古怪的信息、針鋒相對的言論都能比較容易獲取到,通過各類信息對比和思考,我才發現時報的屁股坐得歪歪扭扭,不少報道都是腦洞大開的天方夜譚。至此,為了保住智商和基本的判斷力,我乾脆對時政敬而遠之。

大四的某一天晚上,我的麒麟臂正進入冷去時間,在賢者模式下夜觀星象,望著原本璀璨的銀河被煙霧遮蔽,頓生憂國憂民之感,覺得「天不生本寶寶,萬古長如夜」,我生來就應該啟蒙大家的,因而重新提起對政治和政治學的興趣。不過再上網一看,頓時懵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近十幾年中國社會思想混亂,思潮交織糾纏,什麼老左、新左、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新儒家等等,「你方還未唱罷,我已登台搶麥」,熙熙攘攘,吵吵鬧鬧,光是對這些「門派」的基本認知和理解就讓普羅大眾望而卻步,遑論去深入辨析其中的觀點和奧義。

我就在想,要不要搜搜吉澤明寶新番號?

慶幸看到了秦暉先生的文章,其較為客觀中立的立場頗合我胃口,其邏輯嚴密的論證過程、詳實準確的證據羅列、中正平和的交流態度,體現了一名學者應該有的風範。

而對於那些鼓動性和煽動性強、富有激情的學者,我向來是預留三分警惕的,這幫人忽悠我等「烏合之眾」的功力實在厲害。

秦暉先生的專長在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基點是土地制度和農民戰爭史,治明清史,其後學術觸角延伸古代商品經濟史及中外比較經濟史,並以農民學為突破點,開始以歷史關照現實,對中國近代化及現代化進行梳理論述,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公知。

《走出帝制》是一本論述合集,內容已經陸續在網上分篇登出,看似大雜燴,其中的脈絡卻甚為清晰,就是對如下兩個問題的解析:

(1)辛亥革命成功與否?

(2)清末民初的啟蒙為何失敗?

針對辛亥革命成功與否,分為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在價值判斷上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掰扯不清楚的。在事實判斷上,我們主要看看革命的後果——也就是說其所建立的國家到底怎麼樣,是一無是處,還是有所進步。

以往大家的認知里,包括從小在紅旗下長大的我,都會從我們敬愛的黨的各種文案中,得知民國是那麼暗無天日、天災人禍、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等等(以下描述省略數萬字),以至於連「民國」這種讓小清新跪舔的好詞都不捨得放出來,一般以「萬惡的舊社會」代替。

不用否認,民國的第一面相的確如此,無論是大炮還是大頭,無論北洋系還是光頭蔣,其政權之中,妄人居多,朝堂之上,蠹蟲橫行。但是,我認為,比爛,是比不過晚清的。有些保守主義者宣稱「孫黃不如康梁、康梁不如李張、光緒不如慈禧」,居然跪舔老佛爺的裹屍布,真讓人作嘔!

晚清持續14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席捲江、浙、皖、徽、鄂、贛等地,就意味著清朝已經進入末期,如同歷史的黃巢、李自成。

在我國歷史上,王朝的終結有兩種模式:其一在大規模民變中直接奔潰,也就是說先亡國了,群雄才開始火併,如秦末、西漢末年和隋末;其二是民變被鎮壓,鎮壓者變成軍閥寡頭,開始相愛相殺,如東漢末年、晚唐和晚清。

清朝本已行將就木,民國未能止亂,未能以「真共和」打斷這種王朝治亂循環,未能阻止亂世災難的擴大化,就要背起整口鍋,是不公平的。

再者,內憂外患並非辛亥革命後才有,是晚清遭受災難的延續,辛亥之前的庚子國難、辛丑國恥,其慘烈程度除了抗日戰爭之外,遠遠超過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所造成的後果;而因為遭受日本侵略,便將受難的責任推給民國,也是不負責任的,就如同在搶劫強姦案中譴責受害者一樣,該譴責的始終是侵略者——不要說民國,喪心病狂的日本連美國屁股都要摸一把,軸心國可不管你強不強弱不弱。

民國展示給我們的就是赤裸裸的亂世圖景,民國沒有能夠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是確實的,但不能說是民國或辛亥革命導致了這一切。

污泥之中也會長出美麗之花。

如果拋去主觀偏見,以冷靜的視角去剖析整個民國歷史,就會發現民國的第二面相:

人口上,從滿清入關到太平天國戰爭前,人口年均增長率0.49%,低於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所謂「康乾盛世」,增長率不到0.7%;而1911-1936年,人口年均增長率達1.03%,從傳統時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變成現代發展中國家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這樣一種人口模式。

經濟上,統計發展成就,按照國際通常口徑,是以戰前和平年代的最高水平來作比較。如果縱向比,民國時期最高水平,其經濟年增長率不低於自「反右」到改革前20年和平時期;橫向比,增長率不低於同期世界平均值,也不比大多數西方列強低。我國近代工業起步晚於印度三哥,但在民國時工業產品總產量、人均產量明顯超過印度。民國期間,建設鐵路2.25萬公里;1950-1975年共26年間,新建鐵路2.4萬公里。

軍事和外交上,最大的成就是兩次站隊都站對了(有點繞)。不要小看這一點,第一次還可以說是醬油眾,第二次的話可謂拼上了老命,若沒有付出幾百萬軍人的頭顱,沒有揮灑浸染神州大地的熱血,阻擋了日本侵吞大陸的野心和步伐,展示出反法西斯無比的決心和毅力,在西方列強眼中「醜陋排外」的中國,就連站隊的資格都沒有。從華盛頓會議開啟的「廢約修約」行動,到收回關稅自主權,廢除領事裁判權等等,並在二戰後成為聯合國「五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態得到終結,並最終站了起來。

文化上,是真的叫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賭五毛錢斷言——中國近現代文化發展的巔峰就在民國(誰贏我,我把錢給誰)。近現代基本上叫得出名號的大師、老文青,基本都是那個時代的,更有讓大家舔屏的民國四大美男子和四大美女。當然,我們不要忘了生於斯、長於斯,呼吸新文化運動氣息,才得以神功大成的北大掃地僧:圖書管理員冕下。

政治上,最大的成就乃是各種政權組織形式的展覽,先後實行過總統制、責任內閣制、君主制、執政制、大元帥制、委員會制、五院制等各種政體,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些玩意大多歸於獨裁專制一列,表面看並沒有多大卵用,實際上是對國民進行了幾次三番的民主憲政教育和預演,並告知民眾走出帝制是多麼的困難。還有一點,使得我黨充分了解到什麼是民主以及民主的價值,在解放日報、新華日報以及其他公開場合,發出了歷史的先聲(詳情請度娘)。

總之,民國自有其成功之處,如果中國的近現代化民主憲政進程寄希望於某一次革命能一蹴即成,是很不現實的。我認為之所以在各類宣傳文案中完全否定甚至貶斥民國,有如下兩個考慮:一是政權合法性問題,只有你是壞的,我推翻你的統治才是正義的,我才合法合理(可以類推一下,「清朝吹」漫無邊際的原因之一,在於政策性的放縱,因為民國是壞的,那麼民國推翻的大清就很不錯);二是成就對比問題,我建設水平剛開始的時候比較差,那是因為我是從民國那貨留下的破爛攤子開始起家的。


推薦閱讀: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讀書文摘
讀書筆記 |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如何評價《哈佛的6堂獨立思考課》?
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我的黃金時代

TAG:中國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