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領先人類許多的外星科技是怎麼樣的存在?

描述外星文明的科技水平,可以用一個概念來描述。

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指數是俄國科學家卡爾達肖夫於1964年提出的描述外星文明發展水平的測量指數。

這個指數主要從文明的能源消耗水平上來描述文明等級。我們知道能源往往是制約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文明的核心要素,那麼能源消耗水平可以直接說明文明的等級。

領先人類許多的外星科技是怎麼樣的存在

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分為:

I型文明——又稱為行星文明,可以使用並存儲它所在行星的所有能源;

II型文明——又稱為恆星文明,可以使用並存儲它所在恆星系的所有能源;

III型文明——又稱為銀河文明,可以控制它所在的銀河系尺度內的所有能源。

卡爾達肖夫經過計算,認為目前人類的屬於0.73級文明。加來道雄則認為,人類可能在一百至二百年左右達到I型狀態,在幾千年後達到II型狀態,而約在10年至100萬年後達到III型狀態。

達到I型文明的水平,我們幾乎還可以想像。那麼恆星文明,會是什麼樣子?

要知道,地球獲得的太陽的能量只佔太陽發出來的能量僅為十六億之一。要如何做才能百分之百利用太陽的能源呢?

答案就是——戴森球。

領先人類許多的外星科技是怎麼樣的存在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戴森球」直徑約2億公里不等,完全包裹恆星並開採恆星能量的人造天體。也就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核聚變反應堆。

戴森球有幾種變體,如戴森雲、戴森環、戴森泡、戴森殼等。主要區別是結構上的不同和能量獲取程度的不同。

有意思的是,科學家在NASA的開普勒任務曾經觀測過的十萬多顆恆星中發現一顆名為KIC 8462852的恆星有著怪異的亮度變化:它的光變曲線上也有凹坑,但並非周期性出現。有些凹坑很深,有一個深達15%,還有一個甚至深達22%!

這不同尋常的現象,強烈的說明不可能是一顆行星。即使是木星那麼大的行星,也只能遮擋這顆恆星1%的星光。存在以下幾種可能:

1.大量碎屑和塵埃雲圍繞恆星旋轉

2.一系列彗星圍繞恆星選裝

3.戴森球

為了探查導致KIC 8462852異常行為的這一可能原因,美國SETI協會(即地外文明搜尋協會)將他們的艾倫望遠鏡陣(Allen Telescope Array)對準了那顆恆星,持續觀測了超過數周。分析顯示沒有接收到任何信號。這意味著,對於全方位向外傳送的無線電信號來說,如果KIC 8462852周圍存在智慧文明,它用於發射窄帶信號的功率不會超過今天地球文明所用能量總功率的100倍,用於發射寬頻輻射的功率不超過地球文明的1000萬倍。艾倫望遠鏡陣的觀測暗示,KIC 8462852周圍不太可能存在一個有能力建造恆星級別人造物品的高技術文明。

儘管如此,戴森球依然讓人充滿遐想。

II型文明尚且如此,III型文明能控制銀河能量,就更無法想像了。

英國天文學家約翰·D·布朗在卡爾達肖夫指數基礎上,提出了微觀控制指數(Microdimensional mastery)

領先人類許多的外星科技是怎麼樣的存在

把文明分為以下幾級

I減級——能夠以自己的尺度操作物體:建築結構、採礦、連接和破壞固體;

II減級——能夠操作基因和改變生物的發育,移植或替換他們自己的部分,閱讀和設計他們的遺傳密碼;

III減級——能夠操縱分子和分子鍵,創造新材料;

IV減級——能夠操縱單個原子,製造原子尺度上的納米技術,創造人工生命形式複雜;

V減級——能夠操縱原子核和核子工程的組成;

VI減級——能夠操縱物質的最基本粒子(夸克和輕子)創建組織複雜性的基本粒子群體;

歐米伽減級——能夠操作空間和時間的基本結構。

從微觀尺度上度量文明的水平,是體現文明水平的另一個標準。

無論如何,無論文明處於何種發展水平,科技的發展都是一步各一個腳印的前進的。儘管在人類歷史中,曾經出現科學發展停滯,人們被愚昧蒙蔽雙眼的情況,科學也一定會撥開無知的迷霧,科學的認知更加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

一部人類科學發展史,就是科學拓展疆域,愚昧不斷退卻的歷程。不到100年前的中國,人們得了肺結核,還會去吃沾血饅頭而不是去看協和醫院;天氣乾旱,人們也會焚香禱告,求神降雨,更不可能知道可以用乾冰降雨。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科學技術,就是這大勢,絕不可阻擋


推薦閱讀:

人類應不應該向外太空發送自身存在和定位信號?
向外星發信息,怎樣才能假裝自己文明已經很高級的樣子?
《降臨》:外星語言兩小時快速入門
為什麼外星科幻電影很多都喜歡蟲族的社會結構?
為什麼中國從來沒發現過外星人?

TAG:外星人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