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賞析文言文《滿井遊記》?

  文章的開頭就不俗,充分反映了作者「不拘格套」和「發人所不能發」的文學主張。

  作者在文中是寫春遊,但一開頭卻寫不能游;作者在文中要表現的是早春時節那將舒未舒的柳條和如淺鬣寸許的麥苗,但開頭卻大寫氣候惡劣,「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砂走礫」。

如何賞析文言文《滿井遊記》

  在這種氣候下,即使有心去郊遊也無法成行:「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作者用惡劣氣候和不能出遊作一篇遊記的開頭,在立意和結構上起了這樣兩個作用:其一,是用城內的枯燥局促與後面將要描述的城外春色春意形成對比,從而得出作者要得出的結論:「始知田郊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當然,結論之外又有深意,它實際上是反映了作者對城市、官場的厭棄和投身於大自然懷抱的欣喜之情。如沒有第一段的飛砂走礫、枯坐一室,這個創作意圖就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其二,在結構上更能體現出作者「不拘格套」「發人所不能發」的創作主張。這段文字作為遊記開頭卻大寫其不能游,這種出人意料的新奇筆法當然不同於常格,既反映出作者隨筆寫來、興之所至的性靈和意趣,也在新奇之中看出作者不同於常規的文學追求。

如何賞析文言文《滿井遊記》

  從第二段開始,作者突然筆鋒一轉去寫春遊,這中間沒有過渡性的語句,顯得很突兀,反映了作者思緒的跳躍。「二十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短短一句之中,交待了出遊日期、春遊地點及行走路線,顯得乾淨利落。下面即進入對滿井春色的正面描繪。作者描繪的步驟是按遊人的觀賞習慣由遠及近、由面及點。作者先寫遠景:「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如脫籠之鵠」。這是對郊外早春的總體印象,也是對滿井一帶的泛寫和縱覽。作者雖未提早春,但早春景色自現。正因為春天到了,冰雪消融,春雨蒙蒙,大地才會變得滋潤,但春天畢竟才剛剛開始,所以又是「微潤」。同樣地,正因為是早春,草木尚未繁茂,人的視線無遮無攔,才會「一望空闊」。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力,於此可見一斑。另外,作者又用「脫籠之鵠」來形容他乍見郊外早春景色的感奮和擺脫了城中局促的歡欣,也顯得生動傳神,使景和情很好地交融為一體。下面,轉入近景的描繪,作者選擇三組優美的鏡頭來表現早春二月滿井一帶的旖旎風光。首先寫水:「於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始解」與「乍明」,說明春天已到,但又是剛到;「鱗浪層層」,既明寫春風,又暗示河冰已經消融;「晶晶然如鏡之新開」,是形容春天到來時河水之清澈,而「冷光之乍出於匣」,則又清澈之中加上寒意,更形象而準確地道出二月春水的典型特徵。作者正是通過這形象的比喻和特別準確的副詞來描寫二月春水的形態、顏色、溫度的。寫山時,作者則又變換手法,用擬人的方法來表現。春天來了,山上的積雪消融了,但作者不說積雪消融,而說「山巒為晴雪所洗」。積雪由被動地消融變為主動地為山川梳妝打扮,山峰也由一個沉寂的靜物變成一個梳洗打扮、髻鬟始掠的美女。這種擬人手法不但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春臨大地、山峰轉翠這個變化過程,而且也使積雪和山峰在擬人的手法中顯得更加嬌艷動人,充滿春的氣息。寫田野,則抓住柳條和麥苗,柳條是將舒未舒,麥苗像野獸身上淺淺的鬣毛。我們讀後不能不嘆服作者觀察的細緻和比喻的生動準確。「將舒未舒」和「淺鬣寸許」,不但準確地寫出了柳條和麥苗在早春二月時的形狀,而且也把它們時時變化著的動態表現了出來。時時在吐芽,這才會將舒未舒;時時在拔節,這才會像獸身上不時生長著的鬣毛。這樣的比喻更能體現出春天是個生長的季節、向上的季節這個典型的季節特徵。



推薦閱讀:

舒婷的《致橡樹》是怎樣表達作者的理想的?
《示兒》這首詩包含了詩人深沉而磅礴的感情,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戰鬥在白駝山中(五)
如何看待《鬼帝的馭獸狂妃》的女主角?
只有該結婚的愛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TAG:文學 | 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