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署名去掉高鶚,你贊成嗎?
我個人表示贊成,《紅樓夢》最初以抄本形式流傳,留下各種版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程偉元、高鶚第一次整理出版一百二十回活字版,從此有了印刷本;1792年又修訂一版。為了區別,前者通稱"程甲本",後者稱"程乙本"。"普通讀者可能不太注意選擇版本閱讀,但是版本太重要了。"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告訴記者,程偉元、高鶚開創了《紅樓夢》刻本流傳的時代。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後,早期抄本大多書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後來陸續發現有甲戌本、蒙府本、己卯本等。
"專家們發現早期流傳的這些本子和我們過去看到的程甲本刻本有很多不同。經過認真研究,發現這些早期流傳的底本、抄本,更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要好於程本。"張慶善說。
例如,《紅樓夢》第八回,賈寶玉跑到梨香院看薛寶釵,兩人比通靈。寶釵要看寶玉脖子上的寶玉,寶玉要看寶釵脖子上的金鎖,正互相欣賞時,林妹妹來了。程甲本里寫到"丫頭喊林妹妹來了,只見林黛玉搖搖擺擺地走進來",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抄本上寫的是"只見黛玉搖搖地走了進來"。"一個"搖搖",一個"搖搖擺擺",天壤之別。"張慶善說:""搖搖擺擺"像姑娘走路的樣子嗎?不像,更不像林妹妹走路的樣子。"搖搖"更美,表現了女人的形態。這就是版本的問題,程本在刊刻的時候,用的底本沒抄好,抄寫的人可能注意力不集中,隨手就把"擺擺"寫上去了。像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這一版本是經過一代紅學家集體努力完成的,開創了《紅樓夢》傳播史上以脂本為底本整理出來成為通行本的新時代。這之後,又經過兩次修訂,將作者署名由延續了數十年的"曹雪芹、高鶚著",改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後四十回)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張慶善認為,署名的變化,吸收了紅學界對後四十回續書作者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出版者和整理者嚴謹的態度。
總結:我們今天看到的後四十回,唯一依據就是程偉元、高鶚的版本,從歷史角度看,把他們作為整理者而不是作者是合乎情理的。
對於紅樓夢修訂之後新出版的版本,去掉了一個人的名字,我覺得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自誕生後經歷了曲折的版本流傳。出版「四大名著」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日前推出「四大名著珍藏版」,其中《紅樓夢》署名為「曹雪芹著,無名氏續」,引發讀者關注。為何不再是「曹雪芹著,高鶚續」。
首先紅樓夢大家公認的是一部好書,曹雪芹是第一作者,至於後面40回學習版本究竟是誰來寫的,確實是眾說紛紜,之所以以前會署名高鶚,是因為胡適之先生的考證,但是現在看來,好像這個考證也出了問題,因此把名字去掉,改成無名氏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傅承洲說,「四大名著」名稱的來源與人民文學出版社有密切的關係。上世紀五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建社之初,即著手整理出版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四部經典小說,並持續修訂,進行了不同版本的整理出版工作。
其實我覺得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們來說,這本書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好的感受就行了,沒有必要關心背後太多的作者,那是考據專家們去做的事兒,不關我們普通人的事情,我們普通人閱讀小說能夠帶來快感就行了。
總之,紅樓夢署名去掉了一個人,我認為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不值得我們今天的讀者關心。
修改署名這一做法,表現了人們越來越注重著作的問題。我當然贊成。
程偉元與高鶚並沒有直接表述自己乃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續寫者」,他們在小說的序言中寫:「爰為竭力收羅,自藏書家甚至故紙堆中無不留心,數年以來,僅積有廿余卷。一日偶於鼓擔上得十餘卷,遂重價購之,欣然翻閱,見其前後起伏,尚屬接筍,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復為鐫板,以公同好,《紅樓夢》全書示自是告成矣。」
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兩人是在集市上看見數余卷殘稿,於是買回來做了一些整理。而引言中的「補」,只是修補、編輯完善之意,並不能代表續寫及原創。那麼,我們學生年代裡,《紅樓夢》之高鶚續寫的說法是從何而來呢?
周絢隆認為,現在大家之所以認為「高鶚續書」,與胡適的考證脫不了干係。由於胡適的考證,論據充分,言之成理,「高鶚續書」說遂為當時的學術界所普遍接受,一時間成為定論。
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識是在不斷更新的,很多發現也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展現在大眾面前的,所以我們不可否認胡適先生當年是否忽略了部分要點,從而得出這種結論。
將高鶚署名改為「曹雪芹著無名氏續」,反應了出版者和整理者嚴謹的態度,說明大家的思想在進步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紅樓夢》中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到底是怎麼回事?
※曹雪芹長什麼樣?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如果紅樓夢後40回沒有丟失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