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嘉年華》:這不只是故事,在一系列的虐童傳聞和新聞後,大家有什麼評價?
電影的影像,早已超出了情節的層面,展現一起案件對幾個人的命運與狀態的改變,展現案件背後屬於家庭、屬於社會的人間百態。
我們來聊一聊最近正在熱映的一部電影,叫《嘉年華》。就在剛頒出不久的金馬獎上,導演文晏因此片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這個電影,講的是一起兒童性侵案件。
小學生小文和新新被中年男人帶至酒店,在酒店打黑工的少女小米拍下關鍵證據。這樣的遭遇,讓父母離異的小文,更感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律師郝潔介入案件,發現小米是突破口。
電影的後半段,情節幾次反轉。新新的家長因為現實的考慮,接受賠償想要和解。警方買通專家,做出「未受侵害」的結論。然而,小米想以視頻進行勒索,卻反被欺凌,最後把視頻交給了律師,最終讓犯罪者被繩之以法。
簡單的劇透,是最粗略的勾勒。電影的影像,早已超出了情節的層面,展現一起案件對幾個人的命運與狀態的改變,展現案件背後屬於家庭、屬於社會的人間百態、芸芸眾生。
電影這樣的敘事類影像作品,最終打動人的,還是人的境遇。
電影結尾前,小文和新新做了又一次檢查,被買通的專家認定她們沒有受到侵害。新新懵懵懂懂,小文卻坐在婦科檢查台上無聲地哭了,這是片中唯一一次流淚。她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麼,但家庭的破碎、生活的孤獨,以及面對這些時的無助,讓人深感眼淚背後的絕望。小文的父母混得不好,家庭破裂;小米獨自流浪,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莉莉遇人不淑,被男友欺凌毆打……那些更多的被損害者,抱著夢想卻走投無路,又何嘗不是如此?
《嘉年華》的片名,據稱來自數年前現實中的一起案件。海南一個小學校長性侵未成年女生,案發前去的KTV,就叫「嘉年華」。相對中文片名的現實隱喻,英文片名《Angels Wear White》——天使們穿著白色衣裳,則是另一個比喻。貫穿影片的,是海邊一座巨大的瑪麗蓮夢露像,正是白裙被風吹起的經典造型。結尾時,雕像被吊裝上車運走,流浪少女小米一身白裙,騎著電動車遠遠跟隨,一起走向未知的明天。白衣天使是夢露、是小米、也是小文,白色並不一定意味純潔,但至少代表了一種希望:關心那些無法發出自己聲音的孩子和人們,讓他們免於污穢、免於恐懼,免於被拋入無法浮出水面的漩渦。
大多數時候,新聞呈現的是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兩張藍底白字的通告,可能是滿紙滿屏憤怒的懷疑和指責,當然,也可能是事件水落石出壞人罪有應得。而電影這樣的藝術作品,更多的時候呈現的是過程。為什麼被害少女會如此逆反,為什麼律師辦案會有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父母會選擇妥協……結果的核,在人物的感受、事件的細節中被層層揉開,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受害者遭遇了什麼,也讓人更深層地思考著社會機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這個電影並非要給大家一次情緒的宣洩,而是希望能成為思考和討論的起點。
電影的故事和現實的案件都有偶然性,但這樣的偶然會變成一個人生活的全部。而一個社會、一個時代,所有的偶然背後,又未嘗沒有看不見的必然。從性教育到未成年人保護,從女性權益到司法救濟,從家庭重建到社會重構……電影的思考即便是淺嘗輒止,甚至多有刻意,但這些問題卻未嘗不需要在更大層面上予以重視。
說實話,這樣一個電影,或許不能用好看或者不好看來評價。它聚焦的雖然是一個社會案件,但提出的卻是不容忽視更不能遺忘的問題。時間永是流逝,熱點總會消散,但藝術可以承載穿越時間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記住。這也是這部電影值得我們鼓掌的更重要的原因。
這正是:光影之間,亦幻亦真;真幻不二,以思其深。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最近正在熱映的一部電影,叫《嘉年華》。就在剛頒出不久的金馬獎上,導演文晏因此片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這個電影,講的是一起兒童性侵案件。小學生小文和新新被中年男人帶至酒店,在酒店打黑工的少女小米拍下關鍵證據。這樣的遭遇,讓父母離異的小文,更感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律師郝潔介入案件,發現小米是突破口。
電影的後半段,情節幾次反轉。新新的家長因為現實的考慮,接受賠償想要和解。警方買通專家,做出「未受侵害」的結論。然而,小米想以視頻進行勒索,卻反被欺凌,最後把視頻交給了律師,最終讓犯罪者被繩之以法。
簡單的劇透,是最粗略的勾勒。電影的影像,早已超出了情節的層面,展現一起案件對幾個人的命運與狀態的改變,展現案件背後屬於家庭、屬於社會的人間百態、芸芸眾生。
電影這樣的敘事類影像作品,最終打動人的,還是人的境遇。電影結尾前,小文和新新做了又一次檢查,被買通的專家認定她們沒有受到侵害。新新懵懵懂懂,小文卻坐在婦科檢查台上無聲地哭了,這是片中唯一一次流淚。她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遭遇了什麼,但家庭的破碎、生活的孤獨,以及面對這些時的無助,讓人深感眼淚背後的絕望。小文的父母混得不好,家庭破裂;小米獨自流浪,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莉莉遇人不淑,被男友欺凌毆打……那些更多的被損害者,抱著夢想卻走投無路,又何嘗不是如此?
《嘉年華》的片名,據稱來自數年前現實中的一起案件、。海南一個小學校長性侵未成年女生,案發前去的KTV,就叫「嘉年華」。相對中文片名的現實隱喻,英文片名《Angels Wear White》——天使們穿著白色衣裳,則是另一個比喻。貫穿影片的,是海邊一座巨大的瑪麗蓮夢露像,正是白裙被風吹起的經典造型。結尾時,雕像被吊裝上車運走,流浪少女小米一身白裙,騎著電動車遠遠跟隨,一起走向未知的明天。白衣天使是夢露、是小米、也是小文,白色並不一定意味純潔,但至少代表了一種希望:關心那些無法發出自己聲音的孩子和人們,讓他們免於污穢、免於恐懼,免於被拋入無法浮出水面的漩渦。
大多數時候,新聞呈現的是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兩張藍底白字的通告,可能是滿紙滿屏憤怒的懷疑和指責,當然,也可能是事件水落石出壞人罪有應得。
而電影這樣的藝術作品,更多的時候呈現的是過程。為什麼被害少女會如此逆反,為什麼律師辦案會有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父母會選擇妥協……結果的核,在人物的感受、事件的細節中被層層揉開,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受害者遭遇了什麼,也讓人更深層地思考著社會機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全國幼師缺口達300萬,22.4%只有高中及以下學歷。
近日,一些幼兒園爆出的「虐童」事件,讓許多人分外揪心,更有網友呼籲,讓有資質的專業幼師來關愛孩子。然而事實是幼教相關專業畢業生嚴重供不應求,幼兒園民辦為主、幼師職業門檻低成為當下學前教育的主要特徵。教育部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幼兒園教職工381萬人,其中園長、專任教師250萬,在這些幼師中,學歷主要集中在專科水平,佔總數的56.37%,有22.4%的教師只有高中及以下文憑。此外,73%教師未定職級。有調查表明,2021年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幼兒將增加1500萬人左右,幼兒園預計缺口近11萬所,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你怎麼看?
五年前,我的老東家搞了一個調研會,有幸請到華南師範大學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的教授。
會議之後閑聊了幾句,都在吐槽幼師這個問題,按他們各自學校的統計,本科幼師畢業後,沒有一個從事本專業。而且這個專業一直冷得不得了。
雖然政府一直鼓勵、加大培育幼師力度,然鵝沒有用,大家畢業後還是看前途、錢途。是的,如果讀了四年大學後
?,讓你去當幼師,從早上7點到晚上6點,天天看著孩子,擔心他摔倒碰到,家長要求還多,然而工資只有三千左右,甚至只有兩千,你願意嗎?
講真,服務員拿得比這都多。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王思聰接受BBC西方記者採訪的言論?
※《國際時訊》主播是誰有哪些相關簡介?
※李平個展將亮相蜂巢是真的嗎?
※【新聞】「強捐感恩費」事件是怎麼回事?
※如何評價美國新聞第一夫人回憶錄《試鏡人生芭芭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