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鄉在端午節有什麼其他地區沒有的習俗?
簡單說說我家鄉龍口如何過端午吧。
過端午,送棗粽、雞蛋或燒餅等。黃縣人自古崇商。端午粽,當地習稱「棗粽」,因「棗粽」與「早掙」諧音,頗能契合人們討吉利的心理。據同治版《黃縣誌》記載:「五月五日為端午節,食角黍,飲雄黃、菖蒲酒。」晚清時期,邑人過端午吃的角黍,就是我們熟知的粽子。「角」指粽子形狀。黍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葉線形,子實淡黃色,去皮後稱黃米,比小米粒稍大,當地人稱「大黃米」。此米煮熟後有黏性,可釀黃酒,亦可製作黏糕等。過端午是為紀念屈原。早在節前,農家便開始忙著用湖葦葉包粽子。粽葉、棗子、馬藺要事先用冷水浸泡一番。大黃米要事先上碾掐掉外殼,現包現淘來得及。棗子必須擱,放些花生米、綠豆或豇豆等也未嘗不可。待粽子包好,推進鍋里,往鍋內添水,使水蒙過粽子,鍋底生火開始煮。粽子上面要擱篦子,篦子上放一盆水或一塊石頭壓著,以防粽子上下翻滾。煮粽子通常在傍晚,煮上一兩個小時,然後捂一整晚兒。之後,當老家的開始將棗粽拾出鍋,掂量著分給親朋好友。尤其是新過門的媳婦,娘家人更得早早將粽子煮好,挑揀些包得周正一點的給其公婆家送去。黃縣坊間相傳,送端午其實是管新媳婦自己。也就是說,「端午」與「耽誤」諧音,新媳婦送端午的深層寓意在於祈求平順,別耽誤了生養孩子等人生大事。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東人,相比之下,我們這裡端午節的習俗比較單一,先說粽子吧,我們這裡通常用純一色的糯米或者大黃米,再在裡面夾雜著幾個大棗或者花生包起來。在鍋里蒸熟即可食用。當然,煮粽子的時候,在粽鍋里放幾把雞蛋(一把等於十個雞蛋,方言嘿嘿)。很多人都喜歡吃粽子鍋里的雞蛋。
端午節當天早晨,在太陽公公還沒起床的時候,每家的門口都要掛幾顆艾草和桃枝,說是可以辟邪。這個習俗估計未來幾年也不多見了。
我呢,近幾年也整點兒艾草掛上,但我的用意可不是用來辟邪,因為艾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可以驅趕蚊蠅。所以我也就入鄉隨俗了。其他人是不是這個意思,也無從考證。
其實不同省份在端午節的習俗都可能不同,南北方的差異就更大了。
在南方這邊,有在端午節划龍舟比賽的習慣,而北方就沒有,估計是河道太少的緣故吧。南方的粽子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臘肉的,紅棗的,還有紅豆綠豆的,只要你想得出就能吃得到。
而北方大多是江米粽和黃米粽兩種,裡面包的是紅棗、黑葡萄乾一類的,煮的時候放一碗干紅糖在大鍋里,出鍋的時候,把粽子撥開,蘸點紅糖相當好吃。
還有,在北方過端午都會插些艾草在門口,併疊一些五彩的紙葫蘆用桃枝掛在大門,窗口或者屋裡;據說可以避邪~~
雖然感覺是迷信的說法,但是看著這些心理上還是很愉悅的。
推薦閱讀:
※小伙被騙傳銷窩遭毆打致死,為什麼仍然有那麼多人願意跳進陷阱?
※歐盟擬首先立法管制機器人,為機器人配"死亡開關",你怎麼看?
※烏克蘭總統稱有意公投是否加入北約,你怎麼看?
※如何看待日本遇害女留學生媽媽曝光其室友全家真實身份的行為?
※今天凌晨結束的2016—2017歐冠決賽有哪些看點?
TAG: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