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Offer的價值,甚至將之量化?
早前寫過一篇關於offer選擇的文章,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你需要有一個offer。沒有的話請努力拿到一個offer,然後再來閱讀本文。本文不包含任何的面試技巧,也不是就業指導。本文僅用於幫助選擇困難症患者們更好地做出決策。
每年的各個季節里,都會有一些朋友找我來討論是否跳槽,或是接受哪一家公司的offer,尤以春季為甚。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淳樸思想,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提供一個「科學」的方法來對各個工作機會進行全面的評估。
完整的決策流程包括三部分:
理清自己的需求。
分析工作的特點。
做出合理的選擇。
應屆生可直接看Part II。
Part I 你為什麼要跳槽?
你為什麼要跳槽?重要的問題,應該問自己至少三遍。通過不斷地自我提問與回答,你會對自己的需求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情形:
工資太低
加班太多
晉陞太慢
公司太遠
環境太差
同事太low
……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靠跳槽來解決。當你萌生跳槽的想法的時候,你應該首先意識到——這個想法說明自己不滿意當前的工作狀態,強烈地想做點什麼來改變這一切。這是你的最真實動機,而跳槽只是你率先想到的一種問題解決方案。最先想到的方案,未必是最佳方案。
工資太低——低於行業工資的平均水平?低於其他同崗位同事的工資?自己的能力是否已經達到或是超越了他們?是否可以與老闆進行溝通?
加班太多——有哪些工作是當天必須完成的?自己對工作時間的安排合理嗎?是否可以分擔出去部分工作內容?有沒有其他同事丟過來的私活?嘗試過申請人力支援嗎?
晉陞太慢——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否得到了充分體現?工作內容中有沒有未被發掘出的亮點?老闆是否知道你在工作上的努力?工作是不是重複的造輪子,導致其難以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公司太遠——要麼忍受,要麼搬家,要麼跳槽,沒什麼好說的。
環境太差——要麼忍受,要麼跳槽,沒什麼好說的。
同事太low——要麼忍受,要麼變low,要麼用自己的崇高思想去凈化他們low bee的靈魂,要麼跳槽,沒什麼好說的。
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想一下有沒有自己的原因。及時地自我反思,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更快地成長,另一方面也可以學會從他人的視角來看問題。當你發現,你已經把你所能掌控的事情做到了最好,卻仍然無法改變當下的問題時,那麼也不要猶豫——跳槽是最明智的選擇。
明確了下一份工作亟需解決的核心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進入到下一節了。
Part II 如何判定工作的優劣?
在判定之前,首先給出優劣的標準:
在解決核心問題的前提下,能夠提供附加價值的工作,為優。
在解決核心問題的前提下,其它利益有所犧牲的工作,為劣。
不能解決問題的工作,毫無討論的價值。如果你跳槽後的生活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那麼這便是一次失敗的跳槽。
接下來,需要提供判定的維度:
工資
福利
股票期權
職位級別
工作內容
工作環境
人際關係
部門情況
公司現狀
行業前景
下面我們逐個解讀一下:
工資——多多益善。需要注意的是:工資的演算法是按年薪還是按月薪?是否有獎金?社會保險和公積金是按什麼比例上繳的?調薪的頻率是怎麼樣的?
福利——多多益善。需要注意的是:年假有多少天?是否有附加的商業保險?每天的餐費有多少?每個月可以報銷的費用有哪些?加班是否可以調休或是有加班費?對於應屆生來說,是否解決戶口也算是一種福利。
股票期權——多多益善。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拿到所有的股票/期權?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出售股票/期權?你對公司的未來看好嗎?
職位級別——越高越好。但更多的時候,頭銜起到的還是虛榮的作用。小公司的CEO,未必有大公司的經理過得滋潤。
工作內容——自己喜歡便好。有的人喜歡富有挑戰的工作,有的人喜歡輕鬆安逸的工作。但請務必要明白,工作內容與工資是緊密相關的。一個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其工資也往往少得可憐。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時間上的彈性非常大,一份工作每天的實際工作時長很可能會超過標稱的工作時長。加班過重的工作一方面不利於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自己的成長。一個將時間全部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的人,是不會有時間去思考、規劃自己的未來的。
工作環境——自己適應便好。通常大家比較在意的是公司的位置,關係到自己上班是否方便。
人際關係——公司里是否有相熟的朋友,朋友是否能夠成為一個足以照顧你的「大腿」?在有「大腿」的公司中,你的工作會更加順風順水。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加分項。事實上,很多跳槽都發生於熟人挖熟人的場景中,都是人際關係在起作用。
部門概況——整個部門有多少人?部門業務在公司中的地位如何?發展速度怎麼樣?缺人又高速發展的重要部門往往有利於自己職位的晉陞。
公司概況——公司在市場中的規模如何?發展速度怎麼樣?一個業界知名的公司,會為你的工作履歷再鍍一層金。一個高速發展的公司,往往更利於工資的增長和職位的提升。
行業概況——這個行業是做什麼的?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是新興的行業還是傳統的行業?如果你準備進行跨行業的跳槽,那麼一定要多了解目標行業的發展趨勢。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與更大的市場。
以上十個維度中,工資、福利、職位級別、工作環境側重於現在,股票期權、部門概況、公司概況、行業概況側重於未來,工作內容、人際關係貫穿於現在與未來之間。所有明確、具體的維度,都與「現在」緊密相連;所有靈活、寬泛的維度,都與「未來」息息相關。而表面上明確、實際上多變的維度,是連接「現在」與「未來」的紐帶。
跳槽,作為一個同時影響到「現在」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未來」的決定,只有在充分權衡了「現在」和「未來」的優勢劣勢之後,我們才能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那麼現在,我們就用評分的方式來權衡各個維度在「現在」和「未來」中的優勢劣勢吧!
整個評分的流程如下:
確定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或是奉行中庸之道。理想主義者對未來趨於樂觀,認為未來比現在更重要;現實主義者對未來趨於保守,認為現在比未來更重要;中庸之道則平等地對待現在與未來。這一步的選擇影響到「現在」和「未來」評分的權重。
在「現在」和「未來」中分別為十個維度進行評分。評分以自己的感覺為準即可,5分為最高,-5分為最低。工資、福利、職位級別、工作環境四個維度屬於「現在」,只需要在「現在」中評分;股票期權、部門概況、公司概況、行業概況四個維度屬於「未來」,只需要在「未來」中評分;工作內容和人際關係同時涉及到「現在」和「未來」,需要分別在「現在」和「未來」中評分。
計算加權後的各維度評分之和,總分越高的工作則越適合自己。
畫一個表格可以幫助你更方便地進行評分。下圖為示意圖,其中百分比為權重,中間的分割線為分數軸,綠色部分代表「現在」,橙色部分代表「未來」。你需要做的,就是算出各個工作的總分,把它們排列出來。
Part III 遵從內心的選擇
在經過評分之後,各個工作機會的優劣已經一目了然了。而這一部分的內容只是為了告訴你:分數並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對計算後的結果並不滿意,反覆(>=3次)嘗試調整自己的類型或是修正各個維度的分數,那麼請注意:你的心中或許已經有了一個選擇,你現在的所作所為只是嘗試著找一個充分的理由來支持心中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本文的作者更支持你遵從內心的選擇,而不必在意這些分數。畢竟,評分這種理性而有章法的事總是很簡單,而問心這種感性而無條理的事總是很困難。更難於獲得的答案,顯然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希望本文能夠幫助你挑選出稱心如意的工作,或是傾聽到埋藏在心底的聲音。
通過最近的了解和反饋知曉了,簡歷出色只是解決了求職的問題
如何判斷企業好壞,如何找合適的崗位才是關鍵
有人會問:
4A真的好么?什麼才是好公司?
畢業生能去小公司么?
第一份工作應該做多久呢?不喜歡?
結構前瞻~
這幾年來,幫助過很多新人,也遇見很多新人,大部分人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普遍表示,不喜歡、不贊同、不滿足;導致這個結果的問題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求職前的心態,對於找工作這件事的思維考量沒有想清楚,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求職心態?
早上到公司刷刷新聞聊聊天,過一會就午飯了,午睡迷糊到下班,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多麼的輕鬆和愜意,想想看,似乎比大學還要舒服一點呢……就是錢有點少,有時候還要加班,辣雞企業,很多職場新人都是這樣評價第一份工作的
這種問題和行為,百分之九十的新人都會犯,甚至還很多老油條們
當然很多人的耐心是被無奈消磨成這樣的,長期找工作造成的倦怠,個人能力無法被認可等等,當然更多的是一種~舒適度的無法自拔。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找到工作就是一個新的節點,代表了完成了一個階段,所以很多人會進入,「難得找到了就不要輕易放棄」的怪圈,即使工作不如意、不被認可、薪水不高依然會做很長一段時間,帶來的不良後果就是『鬆懈』『興趣低』『無端抱怨』等問題
不要『為了找一份工作』
如果你僅僅是為了找一份工作,無關未來的打算,職場的規劃,甚至僅僅為了解決長期沒工作的困境和窘態,那麼接下來的效果一定會更加的不好,浪費更多時間。
必要『為了找一個事業』(獲得成功的少數人)
相反前面的多數人,小部分人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堅持,所以他們能夠跳出怪圈,精挑細選的尋找意向企業,並且在成功入職之後也憑藉努力,獲得認可;
很多人覺得後者更花時間,但想想看,有目標性和準備充分找好工作難么?
解決了心態問題,我們再來分析關於『Where』的問題
去哪裡,什麼是合適的去處(以下內容以廣告傳媒、互聯網及新媒體企業為參考)
前面四個是我推薦的,後面個人不建議新人去嘗試
那麼接下來簡單的分析(排名不分前後)
技術類公司的企業為什麼不希望新人參與呢?
曾經有個朋友是自學java,其實也還可以拿了很多資格證明,去一個專門做程序的公司,按照具體代碼數來頂工資,比如10W句月薪12K……做了3年之後太累,帶著項目去360面試,不僅過了,起步40K,他說最開始的低薪有兩個原因:
1. 純技術類公司只看能夠解決多少事情,經驗占很多的成分;
2. 其他有技術部門的品牌公司著重解決問題,所以效率是關鍵
他們各有優勢,各有劣勢
例如你樂於交際的話,去營銷行業的企業也不錯;
如果比較務實慢熱,一家規章制度完善的本土企業或許更加適合你。
選擇怎樣的職場要看帶來的價值和未來前景
推薦閱讀:
※歷史上10位最富有的女性,中國2位入選!
※美股沒有漲跌限制,T+0交易為什麼沒有暴漲暴跌?
※建築施工企業如何融資??
※中國的金融是否進入了「明斯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