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訪問(一):UMich 密歇根大學
我校園訪問的第一站是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Day 1
8號中午抵達DTW底特律大都會機場,入境美國。從機場到安娜堡打了個 Uber 還蠻快的,三四十分鐘就到了。機場還蠻人性化的,有一個專門的 rideshare 區域是讓你等Uber、Lyft之類的,而且還有好多加熱器,站在下面非常暖和,不用擔心站著瑟瑟發抖。
到賓館稍微躺了一會兒,然後再打個 Uber 去 downtown。招我的教授 Baris 約了個韓國烤肉店,另外還有其他幾個他聯繫的 prospective student。Baris 真人嘛,好像比 Skype 的時候更帥一點,很活潑,很幽默,很健談,不會特別正直剛強嚴肅認真,屬於我喜歡的那種類型。桌上有個 CMU 的碩士,還有四個 UTAustin 的本科生。我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聊得蠻開心的了,加上我也很久沒 social 了(其實明明就沒 social 過好吧),基本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看他們表演。嗯,肉其實蠻好吃的,感覺在美國湊齊一桌吃肉的人並不容易,不過大家第一次見面都比較拘謹。
其實這次 UMich EECS 只邀請了 domestic student 也就是美國國內的學生來訪問,我是 Baris 用自己的經費付的。我邊上有個中國妹子,但她是初中就開始在美國上了,所以她表現出來真的就是美國國內學生的樣子,最明顯的就是表示吃驚等的動作和表情以及語調等等。但她轉過頭跟我講中文又是一副中國人的樣子,感覺這種自由切換非常厲害。
吃完飯本來以為可以回去開心地睡覺了,結果 CSE 後面8點還有一個 reception 歡迎儀式。說實話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這種活動就是美國非常標準的社交活動,就是有教授,有在讀學生,還有一大堆 prospective student,有吃的有喝的,端著個杯子或者盤子突兀地插入一個小圈子,開始尬聊,然後再換一個小圈子。總之就是人群不斷隨機地組成若干人的小圈子開始尬聊。說實話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地參加這種活動,之前暑假在康奈爾的時候雖然也有類似的活動,但因為大部分人都是我們一塊去訪問的同學,所以實際上就是跟自己原來的同學互相聊一聊罷了。而這次我是真的一個人都不認識,而且他們又都是 domestic student,哪怕不是美國人,經過美本的歷練對這一套社交活動已經是很熟悉了,所以一走進這個場地真的是讓我頭皮一緊。
不過也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拿一杯檸檬水在手上,省得不知道手要放哪裡。圍觀了幾次他們的操作,大概掌握了套路。加入一個圈子的時候站到圈子邊上,他們就會站開一點讓你進來,然後你就介紹一下自己叫啥,跟大家握個手啊之類的,大家可能也會反過來再把自己名字報一遍。最普遍的幾個開場的話題就是,你來自哪個學校啊,你做啥的啊之類的。完全不用擔心自己把同一句話跟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圈子裡面講若干次,因為他們都是這樣的哈哈。比方說我就吐槽了好多次為啥不邀請 international student。而且你可以把一個圈子裡面的話題帶到另一個圈子裡面,這樣就有話講不會太尷尬。
結束的時候,UTAustin 的同志們頭一次見過下雪,表示很激動,哈哈。Baris 蠻好的,還把我們載回酒店。坐了14個小時的飛機又接連兩場尬聊,感覺真的很累,但是因為時差的原因,躺在床上很困又睡不著,睡著了之後半夜又一直醒過來。
Day 2
早上8點10分 Baris 來酒店門口接我,然後去另一個酒店又接了幾個學生,然後一塊去一個咖啡廳喝咖啡。我點了個 Classical 的美式早餐,結果上來大吃一驚怎麼會這麼多(而且看起來完全沒有食慾),大家一臉關愛智障的表情對我微笑,感覺大家剛到美國的時候一定都是這麼被坑過的哈哈哈。不過好在我昨天發現他們對打包這個事情都非常熟悉了,不管剩啥都打包回家,不浪費糧食,這倒是讓我對瘋狂浪費的美國產生了不一樣的認識。
其實就是繼續閑聊,只是手上的食物變了罷了。我們桌上四個學生以及 Baris 聊了一會兒,過來了一個教授 Igor,一臉無奈地表示他去得太晚了,沒有接到學生,於是加入了我們。後面不知怎麼地聊起了量子計算機,Igor 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講,於是變成了整桌人都在看他表演哈哈哈。
10點教授們又把各自載來的學生載去 CSE 樓里。CSE 樓很新,10年前剛建的,然而據說現在容量已經堪憂了,快要塞不下人了。之前在 Cornell 的時候也有這個問題,同樣是新建的樓立即就不夠用了,看來 CS 的擴張真的非常快啊。
首先就是領導講話,感覺領導講話聽起來還是不錯的,沒有一種官僚氣息的感覺,都是非常實在的正經話。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個是 UMich 非常在意學生的成功和快樂,另外一個就是系裡面大家都很和諧友愛。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而且我覺得這應該是實話,至少目前為止他們表現起來就是這樣的。教授們都是自己開車去接送學生,而且感覺挺關心學生的,教授們相互見面打招呼也都非常親切,氣氛也都非常歡快。
後面在同一間教室裡面還有一些其他的活動,比方說叫了幾個教授講了講自己做了啥,感覺還蠻有意思的(當然了,做理論的教授在講的時候,我看大部分人都是一臉懵逼生無可戀);叫了一排在讀的 Ph.D. 學生在講台上回答大家的問題;叫了個小秘講了講住房。
午餐時間在一樓大廳弄了兩排展板,讓在讀的 Ph.D. 學生貼 Poster 展示。又是一個隨意的社交活動,可以跟 Ph.D. 們聊他們做的東西,當然也聊了一些七的八的,比方說某某教授怎麼樣呀,當他學生是什麼感覺啊之類的。
整個下午呢就是在跟教授們單獨聊天,小秘給每個人都安排了時間表。基本上大家都安排了五六個教授,每個教授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有的教授是跟你一個方向的,那就可以聊一些學術的東西;但有的呢就不相關了,就只能聊一些七的八的東西。一些基本的尬聊的套路比方說:介紹一下自己,背景是怎麼樣的,問一問教授最近在做什麼,講一講自己感興趣什麼東西。當然有些問題哪怕你自己心裡有了答案,感覺再問出來很蠢,其實依然可以再問一問。
比方說我問了若干教授,說我原先做的方向不是我現在想做的方向,所以在新的方向上了解並沒有太多,這會不會影響我 Ph.D. 起步呢?大部分教授都表示說,你看我們把你招進來了,就說明你沒有問題的呀。他們各自都有各自的辦法幫助學生入門。
比較有意思的是早上喝咖啡的時候聊量子計算機的教授 Igor 跟我說,你入門的時候不要去看 conference paper 或者 arXiv 之類的,多去看看 magazine 啊啥的。這個讓我很吃驚,CS 裡面不是大家都在看 conference paper 和 arXiv,哪有人看 magazine 的。然後他就解釋了一下,說這個正經地發 paper 呢,肯定是要吹一下的,所以裡面可能有些有問題的地方就掩蓋起來了,或者把自己的工作吹得很神,有時候沒話找話湊字數把 paper 拉得很長。但是 magazine 不一樣,一來他們不需要把數據做得很漂亮才能發表,可以實話實說,二來他們本身就把學術性降低了一些,有一些科普性,所以這樣的文章很容易搞懂作品的主題思想,而且可以讀得很快。這個建議真的是頭一回聽說,是不是真的這樣另說,但確實了解到了全新的想法。
還有一個問題是 Ph.D. 學生都是怎麼找到他們的研究方向的。有的教授就很放手,說學生的研究方向決定他的研究方向,他就讓學生自己想做啥。有的教授呢就會給學生一些小的工作開始做,學生可能換個一兩個工作之後就找到了自己想做的。
晚上呢就是在讀的 Ph.D. 學生各自帶十個人左右去 Downtown 吃飯,繼續閑聊,聊些 Hobby 啊之類的。不過感到慶幸的是,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非常喜歡聊天,有的人話就很多從頭到尾找不同的人聊,有的人呢就比較安靜地坐著。不過蠻神奇的是好像沒有遇到那種美國本科生特有的 "You know, I was like ... WHAT?" 這樣的語調。
比較尷尬的是,一整天裡面有好幾次別人在講笑話我沒聽出來是笑話,大概這就是文化差異吧,需要呆的久一些才能把這樣的空填上。實際上我之前問B教授,他告訴我招進來大概有40%是美國國內的學生,剩下的60%都是國際學生。所以說,這樣的情況等真正入學應該會有很大的好轉,大家應該都會有個慢慢融入的過程。
Day 3
今天就沒有正式的活動了,終於可以睡得晚一點起來了,約了個學長帶我逛。
中校區感覺建築風格大部分都是一樣的,深紅磚,稜角分明,感覺其實不好看,過分嚴肅壓抑。有個法學院圖書館,據說當時拍《哈利·波特》的時候本來打算要在那邊拍,但是可能是錢沒給夠就沒有了。北校區的樓大部分比較新,風格也比較現代,有大片大片的玻璃。
中午又跟 Baris 單獨吃了頓飯,聊些有的沒的。我聽有人說 Ann Arbor 很村,但是對我這樣在 Ithaca 呆了半年的人來說,我覺得 Ann Arbor 真的大得多,吃的東西也比 Ithaca 好吃得多。
下午學長帶我去寵物店逛了一圈,發現美國人對擼狗有非常大的熱情,寵物店有好多隔間,可以在隔間裡面逗狗狗。
在底特律機場的男廁所里發現了換尿布的地方,這讓我想起這篇文章。另外機場候機分成三個區,連接的通道看起來非常魔幻。
首發於博客 校園訪問(一):UMich 密歇根大學
推薦閱讀:
TAG:北美PhD | 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 | 計算機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