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胡兩朝的「京畿」

陳末外官之任,以路統府,府統州,州統縣,一共四級。路之長官為安撫使,光泰十年(1397年),又置都督、都護、都統、總管府、太守司等機構。

《大越史記全書》載:

(光泰十年)以副將黎漢蒼領東都路都護府,太保陳沆領北江路都統府,陳元杼領三江路都統府

龍興府路也是都統府,此見於《明太宗實錄》:

偽領龍興路都統府平陸縣上侯黎子□。

都統府至少有三個,位於都城升龍的外圍。三江路當珥河上游,升龍往雲南要道;北江路珥河東岸,是升龍的東部屏障;龍興府路在升龍東南,是陳氏龍興之地。

交都升龍城一帶則為「東都路」,東都之名始見光泰十年,也就是在同年的十一月,黎季犛脅迫陳帝徙都清化府,清化府為西都。此外史書中還多次提到了「中都」,《大越史記全書》載:

(昌符元年)杜,同賴縣扶帶人,寓京城機舍宜蠶坊,官至御史臺司諫廷尉寺卿中都府總管而卒。

(光泰七年)秋七月,以馮具為京師尹,改為中都尹

(開大二年)季犛密令中都尹杜子徹捕之。

(開大五年五月)阮大先事胡氏,後叛胡降於明,至是引明人來侵獲右相國季貔及其子判中都元咎。

《明太宗實錄》載:

偽望江鎮輔國大將軍入內判中都府河陽郡亞公黎原昝。

陳初,無東都路,只見大羅城路,後改為「京師」。京師置大安撫使,外路安撫使滿考升遷,任陳家古鄉天長安撫使,再由天長安撫使升為京師大安撫使。「京師」於光泰七年改為「中都」。此時尚未西遷清化,所以中都應該就是升龍城。至胡開大年間,中都尹改為判中都府。胡朝建都清化後,號稱西都,以清化路為京畿三輔,改清化府為天昌府,併九真,愛州為三輔。原先的中都很可能就成了西都,黎元咎既判中都府又兼望江鎮(演州)輔國將軍,這或許意味著中都府遷到了清化,文職長官兼任周圍的武職藩鎮。

天長府路是陳祖出生之地,所以陳末於此置大都督府,見於《明太宗實錄》:

賊男偽推誠守正翊贊弘化功臣雲屯鎮兼歸化鎮嘉興等鎮諸軍事節度大使洮江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使持節雲屯歸化嘉興等鎮諸軍事領東路天長府路大都督府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入內檢校左相國平章軍國事賜金魚袋上柱國衛國大王黎澄。

此條中還提到了「東路」,這可能是東都路的省稱或者脫漏。胡氏西遷後,原先東都的地位有所變化,由都護府改為大都督府,東路大都督府下管東都路安撫使。

中都府尹或者京師尹可能只治都內或者京畿地區,京畿之外則由東都路管轄。明滅安南之後,以東都為交州府,親領東關、慈廉二縣,這個大概就是「京畿」的範圍。交州府親領之外有利仁、福安、國威、三帶、廣威五州。

慈廉州見於光泰十年:

命行遣同知大宗正寺梁元彪撤瑞璋、大安諸宮殿甎瓦,大材悉付慈廉、南策等州,運赴新都,遭風沉溺過半。

福安州(上福州)不見於陳史記載,但大治元年(1358年)《慈庵碑記》中有「國威中路」、「上福縣」等字樣,1390年《真源寺佛槃》有「國威中路太堂鄉」。上福州原先當是國威中路。約1377年的《勝業律寺石柱》中國威中路下有「彰德縣」、「懷安縣」,懷安、彰德屬應天府,即屬明時期的威蠻州。由此可知國威中路包括胡氏上福、國威二州之地。昌符六年(1382年)《貝溪村大慈悲寺佛槃》中有「國威路貝溪村」,出土於清威縣。陳末,於國威置鎮,後改為廣威鎮。

利仁州、三帶州原是「路級」單位。《大越史記全書》載:「(光泰七年)八月,以黃晦卿為三帶路安撫使。」1307年《吳氏家碑》云:「吳氏家碑,在利仁路□□涇枚村小庵......」

胡朝西遷清化,以清化府路的清化府、九真州、愛州為三輔,改清化府為天昌府。屬明時期,清化地區分為四個部分,即清化府親領、愛州、九真州、清化州。清化州原先當是屬於清化府,胡氏立西都,其周圍地區為京畿,外圍則成了清化州。

總之,光泰十年「定外任官制」之前,東都地區存在京師大安撫使、國威路安撫使、利仁路安撫使、三帶路安撫使。南定帝鄉則存在建興府路(包括長安)、龍興府路、天長府路、建昌府路(大黃路、安暹路)。海東地區則有快路、洪路、南策路(上下路)、新安府路。京北地區則有北江路(上下路)、諒州路、太原路。京西北上游地區有三江路、宣光路、歸化路,後增置嘉興鎮。海西地區則有清化府路、演州府路、乂安府路(分為日南、乂安上中下三路)、新平路(布政)、順化路。


推薦閱讀:

越南陳、胡朝時期的「藩鎮」
御制安定宮引
越南陳朝外任之官
萬象國21芒小考

TAG:越南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