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社交恐懼症?
先看一段心路歷程:《一個社交恐懼症深度患者的內心獨白》(作者:沐_心 來源:簡書)
社交恐懼症,從字面上就能看出來基本意思,大概就是害怕與別人交流、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一切在社交場合發生的事情或是需要通過社交來解決的問題,都會給社交恐懼症患者造成焦慮和不安。
一直以來,我深切地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社交恐懼症的深度患者,所有需要與別人打交道的事情都會給我帶來煩惱,有時候也會特別羨慕那些社交達人,彷彿沒什麼擺不平的事兒。先來說說我的社交恐懼症癥狀吧,大家看看有沒有相似的經歷:
1.凡是需要與人溝通、交流、商討的任務,都會給我帶來比較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我還會腦補很多交流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交流開始之前,心情始終無法平靜;
2.走路常常低著頭,盡量避免主動與人打招呼;
3.從心裡抵觸任何形式的集體活動,包括大家一起玩遊戲,害怕自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4.害怕任何即時對答的交流,能發郵件就不發簡訊,能發簡訊就不打電話;
5.遇到面試、項目彙報等事情,總是無法將自己放在一個和別人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害怕一開口就出錯,負面心理暗示的力量很大,越害怕腦子就越不會轉了,陷入語無倫次之中;
6.面對未知的環境時,總是選擇不說話,總感覺這樣最安全,也不會被別人發現。
……類似的癥狀還有很多,以上只是我記錄的一些自身最嚴重的癥狀。
作為一名有社交恐懼的研究生,由於很多橫向課題都是與企業合作的,常常需要主動聯繫一些合作單位協商各種事情。每次接到這種任務的時候都會讓我很苦惱,我常常說,寧願寫一個幾萬字的報告,也不要反反覆復跟別人溝通一件事情。
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寫稿這種可以獨立完成的工作從來不會讓我很煩惱,雖然任務量太大的時候,我也會覺得壓力很大,但不會很煩躁,也不會抱怨;而各種溝通、交流的任務會讓我真正地覺得焦慮,因為溝通之前不確定別人的態度,溝通的過程中又存在太多可能出乎意料的情況,這種時候我常常沒法應對自如。
社交恐懼症患者也並不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遠離世事喧囂,淡薄世俗名利;事實上,他們中的很多人是非常有上進心的,也渴望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
這很好理解,我們通過幾個問題就可以基本了解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內心世界:
Q:為什麼會有社交恐懼?
A:因為害怕面對交往中的不確定性。
Q:為什麼會害怕交往中的不確定?
A:因為害怕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出錯,害怕被別人笑話。
Q:為什麼害怕出錯?
A: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太想給別人留一個好印象,如果不能留下好印象,那就乾脆不要給人留下印象。
所以,其實社交恐懼症患者並不是真的要獨善其身,不願意與外界接觸,社交恐懼症患者往往不善言辭,所以在社交場景中會自然而然地帶著一種自卑心理,容易給自己造成負面的心理暗示,以致於越害怕越緊張,越緊張越有溝通障礙,陷入惡性循環中。
社交恐懼症患者不願意表現,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他們只是心中有恐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他們並不是要刻意隱藏自己的實力,只是害怕自己拙劣的表現會讓別人低估了自己、瞧不起自己,他們總是希望別人能發現自己的優點,渴望自己的優點被別人所挖掘;然而,在這個忙忙碌碌的社會裡,誰有那個閑工夫去一點點挖掘別人的潛力呢?誰又能總是不吝言辭地主動給予鼓勵和肯定呢?
所以,很多人都想著要突破自己,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懼症。我也曾掙扎在一定要改變自己的狀態里,因為社交已經成為一種技能,社交恐懼症患者常常會失去很多本該屬於自己的機會。
然而,改變總是痛苦的,例如逼自己去與別人交流,主動在公眾場合發言,這些事兒在到來之前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在心裡,有的時候沒有太多時間準備可能還好些,準備的時間長了反而會讓自己內心長時間無法平靜,最後可能因為這樣一件很普通的、並不太重要的人際交往小事兒而浪費了太多時間,消耗了太多心力。
社會總是多元的,有社交達人,就必然會有不善言辭、社交恐懼的我們,是不是非要狂練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強大的內心,逼自己變成社交達人?暫不考慮社交能力能不能通過你的努力而獲得,我們只考慮這樣做有沒有必要。
對於社交恐懼的小朋友來說,善待自己也許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首先,不必強逼自己改變,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有的時候,其實不必跟自己較勁,當你發現自己不善於社交的時候,是否也認識到自己其他方面的優勢呢?喜歡獨處是否讓你有更多自己的空間,讓你可以讀更多書,讓你喜歡獨立思考;不善於與人面對面交流的你,是不是文筆不錯,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難以口述的內容呢?
其次,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只做最好的自己。
為什麼不敢表達?為什麼害怕當眾出糗?為什麼那麼放不開?究其原因還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怎麼看自己真的很重要嗎?即便是表現不好,真的會給人留下什麼不好的印象嗎?有多少人會真的關注你,又有多少人會真的會記著你的笨嘴拙舌?當你不再那麼患得患失了,可能會更放得開,也可能會表現得更好,也會更自信。有的時候,活得自我一點沒什麼不好。
最後,多做些自己擅長的事情,培養自信心。
從根本上來看,社交恐懼源於不自信,擔心自己出錯無非是不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沒有十全的把握。迎難而上的結果可能會面對更多的打擊,這顯然對於本就內心不夠強大的我們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多做點自己擅長的事情,可以讓自己更自信;專註於自我提升,讓自己更有底氣。
各位感覺自己有社交障礙或是社交能力太差的寶寶們,不必緊張、不必自卑,要相信自己不比那些伶牙俐齒的朋友們差,相信自己的才華。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請善待他們,他們會是非常好的朋友,因為他們總是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總是希望在朋友面前表現得更好。不要吝嗇你的鼓勵和誇獎,這些可能會讓他們更自信地面對自己。
再看重點,以根治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的核心特點:
膽子小,臉皮薄,自卑,害怕被嘲笑,害怕惡意與負面的評價。
社交恐懼症的形成機制:
越自卑,就越害怕被嘲笑、被議論,越害怕被嘲笑、被議論,就越自卑,形成了惡性循環。
內心越是這樣,就越不敢與人交流、越不會與人交流,越是不與人交流,心理就越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因而,社交恐懼症逐漸加重,患者日益孤獨和敏感。
社交恐懼症的主要病根:
童年的經歷對人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心理障礙大多能在童年找到病根,社交恐懼症也不例外,童年時,他們經常遭到父母的斥責、批評、辱罵、打擊和否定等。
根治社交恐懼症的建議:
1.戒備心理、恐懼心理可以理解,那是自我保護的需要,我們將童年時與父母的關係遷移和泛化為與他人的關係,童年的精神刺激與反應、心理創傷與陰影被固化、刻板化,但戒備心理、恐懼心理過重,則會導致社交恐懼障礙的產生。對於別人,特別是對於不了解的陌生人,戒備心理、恐懼心理可以有,但可先做善意的假設,這會讓你與別人的交流變得順利與積極,顯著提升你的社交能力,逐漸讓你不再孤獨,感受到與人交往、與社會相融的快樂。
2. 自卑多是童年時由父母造成的,所以,他們不肯定你,那就自己肯定自己,無條件的,調整過高的自我要求至合理水平。多看自己的優點。叔本華認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可見,內向、孤獨不是缺點,而是特點,有獨特的優勢,天才大多孤獨,最極端的例子就是牛頓,當然,孤獨是痛苦的,對於一般人而言,問題不是孤獨,而是太過孤獨。
3. 嘗試與人接觸,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就像當初蹣跚學步時的你那樣,然後是第二步、第三步………直到你學會走路。嘗試與人交流,可從尋找共同話題開始,當初沉默寡言、笨嘴拙舌的我就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現在,只要我願意,絲毫不懼與任何人進行交流,而且是侃侃而談的那種。一開始,說的少,聽的多,這是自然的,是必經環節。多聽少說也是高情商的表現,會讓你慢慢學會與人交流,也會讓你最終善於與人交流。
4. 一般而言,人們想到自己的時間遠多於想到別人的時間,也遠多於被別人想到的時間。除了至親,沒有多少人那麼在乎你。有一些人經過或在場的時候,沒有人注意你、議論你,對普通且同樣陌生的你感興趣,你和一個透明人差不多。 別人笑時,那不是嘲笑,是你想錯了、想多了。 面對一群人時,可重點關注一個、兩個,關注少數幾個,你會發現,他們要麼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你,要麼完全不像你想的那麼可怕。
推薦閱讀:
※揭開迷霧1——關於人格解體症的臨床研究
※如何尋找長程的心理諮詢師?(一)
※帶著癥狀去生活
※心理諮詢:學會識別和命名自己的情緒
※為什麼突然間領悟的人生道理 或者某些技巧 一段時間不去用,不去想就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