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寬鬆?還是高壓?(歡迎指正)

對教育方式的爭論由來已久。

很早以前,大家基本認同棍棒底下出孝子,提倡高壓式的教育方式。更近些的時候,整個社會開始陷入一場對我們現有的傳統教育模式的深刻反思。教育專家們紛紛發表看法,大體離不了「寬鬆」二字。但問題恰恰在此——「寬鬆」教育的理念大致是從八十年代中後期才開始漸漸傳入中國,造成影響。而這一時期,正好也是儒教圈裡,日本、台灣開始盛行」寬鬆教育「的時期。但實行一種教育方式,其教育效果是具有延後性的。當時的寬鬆教育,經過十多年的持續發酵後,日本台灣的教育現狀又如何呢?隨之而來的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又到底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呢?我看了一些台灣自己的政論節目,他們的主持人經常在節目中抱怨,台灣的大學生相對於大陸學生而言,幾乎毫無競爭力可言,面對互相開放服務業的」服貿協議「,台灣學生拿出的不是競爭精神,而是消極抗議。在寬鬆教育之下畢業的一代台灣人,他們對台灣經濟的發展又有多少貢獻呢?是促進作用嗎?恰恰相反。而日本呢?從2005年開始,日本教育界就開始在反思自己的寬鬆教育。援用一下新聞證明一下此觀點:edu.sina.com.cn/m/2005- 另外,日本寬鬆教育下成長的一代也並沒有挽救日本的經濟,日本依然在持續衰退。日本的科技發展高峰主要在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過後,日本便成了現在坐吃山空的模樣。但就算有著這樣兩個遭遇坎坷的前車之鑒,中國教育界的教育專家們依然孜孜不倦於」寬鬆教育「的話題,不能不說多少有些委身於」媚俗「的嫌疑。作為公眾人物,專家們的話語元素,似乎也在受著社會輿論的操縱,漸漸沒了自己的個人鋒芒,這既是集體社會的幸運,也是個性社會的不幸。

有些同學和家長其實並非不知道學力的形成需要給孩子巨大壓力。但面對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和自殺現象,尤其是面對媒體不遺餘力的炒作和引導,大多數家長不免要嘀咕,我們給孩子那麼大壓力,真的合適嗎?哪些可怕的危險,難道不會因此降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嗎?

不得不說,我們中國的大多數家長文化素質並不高,能理性分析問題,或者能分析清楚問題的人似乎也不多,而即使有能力去分析問題的家長,也未必有那個時間。所以,直接聽媒體的分析似乎就成了最佳選擇。這也許就是媒體之所以能操縱輿論的一大因素了。但我們看,個別媒體人們是怎麼分析問題的呢?應該說,我們中國的媒體人,多數報道還是公正屬實的,比起外國由資本控制的媒體要靠譜得多。但有那麼極個別的媒體,不知是的確有個性,還是別有用心,對一些社會問題推波助瀾,選擇性對受眾進行引導。比如某中學有學生跳樓,一媒體便特別報道是重點中學重點班,學校管理嚴格,學生課業繁重。一般人聽了,自然很容易得出孩子跳樓是因為學習壓力過重導致的結論。

但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推論,其實是站不住腳的。如果學習壓力過重真的會直接導致孩子跳樓,那麼為什麼一個班六七十個學生沒有全部都去跳樓,卻偏偏是這一個呢?

可以說,這樣的報道確實是極具偏向性且有失公允的。而這樣的報道,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來那麼一兩次,總是能保持這一類話題一定的熱度,這是否能引起我們的一些警惕呢?

回過頭來,我們似乎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學生跳樓的問題。為什麼同樣是重點學校重點班,同樣管理嚴格,同樣課業繁重,多數孩子好好的,卻偏偏有個別承受不住呢?就好像我們人人餓了都要吃飯,但有個別人被飯給噎死了,這當然不是因為」飯「太危險。

原因應當是多方面的,一是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二是孩子的家庭環境是否有問題,三是孩子的社區環境是否健康。四才是學校環境。

前面我們分析到,造成校園自殺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孩子的心理素質。

這個素質,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似乎都很容易忽略掉。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熟視無睹。那到底是什麼讓我們會對如此重要的東西熟視無睹?

這也許源於一種意識形態。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一種思想開始在中國社會大行其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說,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無憂無慮的童年。其實這句話不妨換一種說法,即給孩子搭一頂雨棚,不讓他們受一絲風吹雨打,個個都變成溫室里的花朵。

但說法不同,前一種說法偏偏就大受歡迎,後一種說法便往往遭訓斥,讓人感覺很分裂,很糾結。

我說,你們到底是要讓孩子快快樂樂無憂無慮,還是要讓他們做溫室里的花朵?這不是一個意思嗎?

我這樣問的時候,他們就惱羞成怒地說,我就是要讓他們做溫室里的花朵,我有能力保護她他一生!我想說,如果有父母親真做如此想,那麼他的這種愛,未免太自私,太可怕。

如果我們把子女永遠庇護在羽翼之下,不讓他們去親歷這個多彩的世界,那麼,養子女和養寵物何異?我們養育的是人,是人就應該有獨立能力,有經受風雨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的人,並非一個完整的人。美國教育家杜威就說過:」兒童是一個人,他必須或者像一個整體統一的人那樣過他的生活,或者忍受失敗和引起摩擦。」「兒童必須接受有關領導能力的教育,也必須接受有關服從的教育。」我們作為父母,不應為了自己的佔有慾而殘酷剝奪孩子自我完善的能力。

其實,我們還可以做一個有趣的比較。

曾記得看過一篇留美華人的回憶錄,憶起她的學生時代,雖不無吐槽,卻大體是歡樂和留戀。但對她的美國朋友而言,學校記憶卻並不美好。甚至很多美國同學童年是在抑鬱和藥物中度過。這是為什麼呢?中國的高壓教育模式留給了孩子無數回憶,讓許多人即使離開學校多年還念念不忘。美國實行寬鬆教育,可大多數美國人並不願談及他們的學校生活!

假如我們留給孩子一個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童年,那麼,他的童年真的是充實的嗎?或者,會不會太無聊?就像童話里只會笑的木偶那樣,只有一種表情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應當擁有憤怒、痛苦、哀傷和焦慮。

後記:

對於以上言論有人反駁說: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是標籤的「精英」,但是卻缺乏了最基本的同理心。他們只為強者代言,從來眼裡沒有弱者,這種人,是某種體制下的寵兒,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一直是寵兒,但是我知道的是,我不欣賞他們。

但我私以為,精英也是從弱者中來,沒有人是天生的精英。精英推崇精英,與其說是對自我的肯定,毋寧說是對弱者的激勵。天助自助者,而弱者如果永遠自我標榜弱者的價值,那他永遠逃脫不了弱者的命運。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教育體制 | 中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