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張學良口述歷史》

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歲,以後就沒有了,真是三十六歲(「西安事變」後一年),

從二十一歲到三十六歲,這就是我的生命。

一說到「張學良」,幾乎所有中國人第一時間條件反射的都是「西安事變」,作為此次事變的兩大主角之一,於個人而言,張少帥可謂「自掘墳墓」,後半生因此而慘遭幽禁。於整個中國歷史甚或世界歷史而言,其行為不啻為改變歷史進程的偉大轉折點。

說到「西安事變」,我們可能都認為這是張學良出於「民族大義」而發動的。這種說法其實也沒有錯。張學良作為一個性情中人,據他自己說主要是蔣介石把他激怒了。他們的衝突集中在一點:蔣主張——安內攘外;張主張——攘外安內。

還有蔣先生幾句話,現在他已經不在了,(否則)我不願意說出來。他一句話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為學生運動時候,我不好意思再說他了,因為我真是氣呀,他說用機關槍打,我說機關槍不去打日本人,怎麼能打學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這句話把我激怒了。

我這個人是這樣子,你別看我太太跟我這麼凶,她可是怕我發火,我要是發了火,我誰也不怕的,我發火會開槍打人的。我真怒了,所以我才會有西安事變。我怒了什麼呢?我的意思是這麼一句話:

你這個老頭子,我要教訓教訓你!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享年101歲。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

1919年3月,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學習。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擁護南京中央政府。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東北軍奉命不抵抗,瀋陽一夜間失守。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離開西安,此後失去自由,開始長達幾十年的幽禁生涯。

1946年底,轉移至台灣。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2001年10月14日,卒於美國夏威夷。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口述歷史:簡言之,通過書面文字、錄音、視頻錄影等手段對歷史親歷者進行採訪記錄。以此為基礎,再與傳世文獻做對比,以期無限接近歷史真實的一種歷史研究方式。

雖然「口述歷史」可以稱之為「原始第一手資料」,但其中也可能存在「誤記」「腴詞」「杜撰」甚至「歪曲」等不可捉摸情況。

「口述歷史」的受訪者,大都應該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記憶可能存在記錯情況。

對於記錄者或者作者來說,自身的歷史知識、個人史觀以及政治環境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影響「口述歷史」的辨別與真偽。

最後,口述者還受外界因素(主要是政治)的影響。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觀看同一時代,不同口述者的口述史,難免有所出入。何況歷史本來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算如今這個社交時代,與你交流過的人,又有幾人對你說的是真話?更不必說本來就以「真假」為準則的政治、歷史。

筆者不憚煩而寫的這段小掌故,主旨只是在解釋搞口述歷史的困難。它不是像張學良這樣的歷史人物所想像的,「我講你寫」就成了。其實它的實際工作,比起一般的寫作,更為艱苦。何也?因為一般史書的寫作,只是根據各種史料,按圖索驥,寫其「書」而已矣。搞口述歷史就要多一層工作了,它在一般史學的著述程序之外,還要加上當事人關鍵性的「口述」,而這種口述,往往是畫龍點睛,與表面上的故事,甚至完全相反。

——唐德剛《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

不過,歷史大的方向是確定的,容易出錯或歪曲的就是大事件背後的具體行為。

平常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一部分來自「街頭巷尾」,比如《三國演義》。現今則是網路傳播,比如明星的各種緋聞。可以說大部分如此。其中誤傳、抹黑存不存在?這種「野史」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兩個字:好看。

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語,說虛妄之文。

何則?實事不能快意,而華虛驚耳動心也。

是故才能之士,好談論者,增益實事,為美盛之語;

用筆墨者,造生空文,為虛妄之傳。

——王充《論衡·對作》

另一部分評價來自官方正史。官方正史顯然具有一定階級性,雖然我國史家「良史」的第一要義就是:秉筆直書。可是現當代能如此?

在這兩種基礎上,後世讀者根據現今價值觀以及個人好惡,臧否人物,不亦悲乎?更有甚者,往往執著於歷史人物某個「污點」緊咬不放。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行文至此,個人認為月旦歷史人物的標準應為:

不輕易下斷語,後人可根據書面史實規範指導個人行為。

口述史的最大好處就是——有生命。口述者如平常老友談話,如聚眾講故事,妙趣橫生。從本書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性格分明、活靈活現的歷史人物。

《張學良口述歷史》系緣於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教授、史學家唐德剛博士,於1990年1月至5月間,在台北北投張學良寓所和亞都飯店先後錄下的11盤錄音帶。錄音帶標註錄音時間分別為:1990年1月25日、3月16日(2盤)、4月12日(2盤)、4月20日(2盤)、4月27日(凱悅飯店,2盤)、5月3日(亞都飯店,2盤)。

細讀本書,余以為張學良是一個典型的「唯我主義」者,自己順心為第一要義。自信(一些人看來就是自負),有主見,有分寸,有原則。崇尚自由,好女色。不畏生死,有大義,性情中人。有能力,喜京戲,好字畫。

1.自信,有原則

我這個人睫毛長,比一般人長,你看到沒,是不是特別長一點?我們東北有一句話,說眼睫毛長的人不認親。……我們家的親戚都說我不認親。

他二伯父的兒子跟日本人勾結,被他給槍斃了;他母親的妹妹,也就是他小姨,她的兒子來找他,想通過關係在軍中謀個顧問。張學良則回答:你有什麼理由能當顧問,有什麼資格、有什麼功勞可以當顧問吶?

有一次張學良跑去跟自己的父親說,他想去講武堂學習。張作霖大吃一驚,叫他不要去,去不了幾天就出來,這不是給他丟人?張學良極度自信,堅持要去。他說:人能幹的,我就能幹了。假使你那些人,那些學生都幹不了了,那我不是一樣的,大家都幹不了;要是都能幹了,我就能幹了。

張學良順利進入講武堂,沒想到出乎眾人意料,他不僅留下來了,而且成績還不錯。頭一個月考了第一,第二個月又考了第一。瞬間名揚講武堂,因他為大帥之子,難免存在走關係的可能。為平息眾疑,武堂又單獨舉行一次考試,真金不怕火煉,四道題只有張學良一個人答全答對。沒想到別人不僅背景強,成績也好,真學霸一枚,名副其實。至此,張學良打響人生第一炮,引人矚目,就這樣與郭松齡結成朋友。

2.好女色,懂女人否?

張學良曾給自己下了一個考語:

平生無缺憾,唯一好女人。

張學良除了第一任妻子于鳳至之外,更令痴男怨女羨慕的莫過於跟隨張學良一生一世的趙一荻趙四小姐。「睹一荻之痴情,羨漢卿之艷福,讀史者便知,若漢卿只是個酒色之徒而非性情中人,他哪能有這個美麗的下場?」

確實,通讀全文,拋開固有成見,我們不得不說張學良是有魅力的。他能擁有如此眾多的「女朋友」不是沒有原因的。

號稱「民國四大美男子」;權勢滔天,北方霸主張大帥的首席長公子,即便後來歸附蔣介石,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以及冥冥中獨特的人格魅力與個人能力……

甚至墨索里尼的小姐也為他折腰……

我從來不追女人的,很少,沒有。可以說一兩個女人我追過,其他的我沒追過。都是女人追我。

女人要是沾上我,她就不離開了。我要是年青人,我就開課了,講怎麼管女人的事情啊。

除去某些政治交易,我們只能歸結於:他可能更懂女人?

3.「唯我」主義

張學良「自我」色彩頗濃,自由自在,率性而為。

我一生常自詡,不怕死,不貪生,不屈服,不賣國。要講起我的歷史,那笑話多了。我跟吳佩孚在山海關作戰的時候,你猜我跑到哪兒去了?我跑到秦皇島去了。我在秦皇島打網球,還洗了澡!

我本來是不想當軍人的,我自己知道,我這個人是想幹什麼呢?你知道?我是想做一個自由職業者,畫畫呀、當醫生呀什麼的,隨隨便便,我要幹什麼就幹什麼。

你知道,就連楊宇霆他也想操縱我,都想操縱我,(但)我這人不受操縱的,今天說一句話,就連蔣先生也想操縱我,我也是不受操縱的,我到今天我也不受操縱的。我有我自己的主意,我有我自己的見解。那我這人做事就這樣,那時候我也不信基督教,我問心無愧,我就這麼做,我不是為我自己。

現在想我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我年輕的時就是驕傲了。怎麼驕傲?經過幾次大事,郭松齡倒戈,郭松齡倒戈是個很難度過的事情;我父親的死,是我最難度過的。這都是大事,內憂外患,我都給對付了,那我也度過了。後來跟中央的合作,這些事我都做了,我都度過了這些難關,因此,我自己得意得很。那時候蔣先生差不多等於把北方勢力完全交給我了。我常常自個兒說,翻手作雲,覆手作雨,差不多三分天下,不能說有其二,有其一了。北方都交給我了,管理那麼些個省,我那時候才二十八九歲呀。

4.關於「內戰」

我二十一歲就作戰了,所以說對這內戰我是恨透了,我打死了多少人吶。

因為什麼反對內戰?我父親後來不打仗是(因為)我,我在我父親跟前痛哭流涕呀。我從河南回來,我到河南那叫什麼陽那個地方,往隴海路那面去的火車站上,不是信陽,我們把車停在那兒。

唉呀,我看見這樣一個情景,我非常難過,眼淚都掉下來了。我看見一個老人趴在地上,餓得呀可憐極了,給他錢他都不要。我們把吃的饅頭扔給他,饅頭扔在地上,他就連土帶什麼抓著就吃呀。我就追問他,我說,你怎麼這樣?家裡沒人了嗎?沒有兒女么?他就說連年在這打仗,都給抓去當兵去了,拉走了,跑的跑、逃的逃,剩下我們這老的不能走,弄得沒有飯吃呀。

這是在河南,我這個人一著急就說不出來人名地名,那我當時就自個兒問我自個兒:

誰做的孽?我們軍人做的孽!

回來我跟我父親說,讓我休息幾天。他說你不要作戰了,你休息兩天吧。

自個和自個打,今天跟你打,明天跟他打,明天又合,後天又打,打死了那麼多人。我跟你說,我那時候作戰心裡難過得很,我父親知道我。

打死的都是相當的佼佼者,剩下的無能後輩,來請功受賞。這要真是有意義的戰爭還可以,這個戰爭幹什麼呢?

斯人已矣,問心無愧。

潮來潮去,滄海桑田。

笑看歷史,評說由人。

把個花花公子和政治家、軍事家,分開來做,則民國史上實在車載斗量,沒啥稀奇;可是把這三種不同的行業,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體,如魚得水,則學良之外,也就真的別無分店了。

——唐德剛《論三位一體的張學良將軍》

最喜歡書中一句話:

我現在常常說這麼一句話,人就是一張紙蒙住臉,別把那張紙揭開,你要揭開了,那後幕就不定是怎麼回事,你別揭開。

人就是一張紙,你別揭穿,你要揭穿就那麼回事。

不久前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問題:你心中的最大邪念是什麼?

揭穿別人的邪念:一掃別人就知道他(她)過去做過某事。

推薦閱讀:

414.讀書11~《耶路撒冷三千年》
515.讀書25~《未來簡史》
駁《這一類的文章,我建議你少讀為妙!》
樂府《婦病行》使用什麼表現手法描寫了一個窮苦人家的悲慘遭遇?
韓寒的偽本盜版都有哪些?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