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轉子之父」離世,他留下了什麼?
Kenichi Yamamoto,山本健一,第六任馬自達社長(1984年-1987年)和主席(1987年-1992年),於2017年11月20號在神奈川縣因自然衰老逝世,享年95年,不過他的另一個身份愈加廣為人知—「轉子之父」。
PS:本文的小標題都是山本健一說過的話,以此為紀念。
山本健一在1922年出生於熊本縣,不久後一家人搬到軍事重地—廣島,之後考上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並於1944年畢業。彼時,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他進入東京一家飛機廠工作,在日本投降一個月後,收到母親的來信,讓他趕緊回家。
當他回到廣島,大家也知道,美國在1945年8月份朝廣島投下「小男孩」原子彈,山本看到家鄉變成一片廢墟,妹妹在爆炸中身亡,雙親遭受核輻射,時日無多,23歲的山本健一成為家中唯一的頂樑柱。
「我們致力於國家的復興工作。」
位於廣島的東洋工業(馬自達的前身,1984年才改名,以下稱為「馬自達」),投彈點離馬自達的總部只有數英里的距離,本次襲擊導致廣島失去超出一半的居民,整座城市頓時陷入停滯的狀態,沒有一絲活力和希望,作為當地的工廠之一,馬自達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為重建工作發揮積極的作用,數周之後,便恢復了生產。
在1946年,躊躇滿志的他進入馬自達,身為著名大學的畢業生,他原本希望當一名設計師,但是放在任何時刻,哪一家公司都無法接受新人的請願,此外應聘時的大膽言辭激怒了面試官,只給他一個流水線的變速箱裝配工作。
據說抑鬱不得志的山本健一,無意間受到一位開三輪車維生的人開導,從此工作態度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後得到高層的賞識,把他調入設計部門工作,他在1956年拿到第一份關鍵任務,負責東洋工業第一款四輪卡車Romper的設計,此車在1958年正式發售,憑藉強勁動力和實用性獲得市場的認可,幫助馬自達的小型卡車市場份額從4%猛增到10%,他也順利當上引擎工程師。
時值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經濟正在慢慢復甦,政府急於重回強國行列,想要在國際社會中佔有一席之位,而強大的國力相當於一張綠卡,因此日本決定合併國內的企業,就是直接扶強除弱,抹掉中小企業,全部資源只為大企業服務,達到擴大生產規模的目標。
眾所周知,當時日本政府給汽車領域只保留3個名額,成長起來的豐田和日產毫無懸念成為保送生,剩下最後一個名額便要其他廠商努力爭取了,估計政府也沒料到一刀切下去,眾多處於生死線邊緣的廠商,竟然做出難以想像的成績。
「馬自達該走向哪裡?馬自達該走向何方?」
彼時,德國人菲利斯·汪克爾開發出一種沒有往複式活塞、連桿和曲軸的新型發動機,也就是汪克爾發動機,乍看之下,小排量即可輸出大馬力,加上不大的體積和重量,簡直是黑科技般的存在,不少大品牌對轉子發動機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當時的問題在於無法達到量產標準,因為轉子的結構,不光要消耗大量汽油和機油,零件之間的磨損也遠遠高於普通內燃機。
但是馬自達必須研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技術才能站穩腳跟,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免於淪為大品牌的附屬品,所以在1961年,時任第二任社長松田恆次,親自找到山本,要求他擔任研發汪克爾發動機的主要負責人,隨後在1962年跟隨第二次技術進修團遠赴西德的NSU車廠,學習和商討新型發動機的技術和專利問題。
同時,高層決定在轉子發動機身上孤擲一投,為此可是付出不小的代價,10年的專利費為2億8千萬日元,相當於當時8000名員工的工資,而且只是一個不完全成熟的技術,不僅如此,未來研發出來的新型轉子專利,NSU同樣可以無條件使用,最後就是馬自達每生產一個轉子引擎,必須向NSU支付一定的費用。
「我們必須展示出與眾不同的地方,我們必須展示我們的決心。」
對於馬自達來說,固執就是一貫不變的企業文化,相比於寄人籬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造車才是莫大的悲哀,於是在1963年成立「轉子引擎研究部」部門,一共有47人,平均年齡只有25歲,人稱「ロータリー47士」(即轉子四十七士,仿效江戶時代的赤穗四十七士,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山本健一便是主要負責人。
原本轉子的優點吸引了超過30家廠商,經過嘗試之後,一致認為轉子的弊端太大,只好選擇放棄,47士同樣遇到各種困難,連內部人員也不認可這一次賭博,可是公司陷入絕境,如果失敗,整個公司上下都不甘心。
當時擺在面前的大山有三座:
第一是由於轉子的結構,產生不可避免的缸體磨損,工程師一開始對此一籌莫展,甚至稱其為「惡魔的爪痕」,後來是研發出新型複合材料,才有所改善。
第二是因為轉子的工作特性,缸體兩邊的受熱情況根本不可能均勻,導致金屬膨脹程度不同,以及氣缸密封性不佳,難免產生大量白煙,只好把機油注入氣缸,一方面起到「油封」的作用,另外能減少缸體磨損,所以轉子註定是汽油+機油混動,燒機油的問題,一直到21世紀推出的RX8也無法解決。
第三便是差強人意的低扭,因為進排氣口開啟的重疊角偏大,低轉速時,排氣行程尚未結束,進氣行程就開始了,一部分廢氣就會通過進氣口進入氣缸,混入油氣混合物之中,影響燃燒效果且降低動力,改良方法是在轉子殼體上設計排氣孔,提高排氣效率,其實以上方案都只是改善,沒有解決問題。
等到1963年,馬自達在東京車展發布第一款搭載轉子發動機的樣車Cosmo Sport,為了展示轉子發動機的可靠性,時任社長松田恆次駕車從廣島開到東京,瞬間引起眾人的轟動,歐美媒體稱其為「廣島奇蹟」。在正式上市之前,馬自達總共製造了60輛試驗車,其中40輛分給各地經銷商,20輛留作內部測試之用,測試包含連續10萬公里的耐久性試驗和總距離超過70萬公里的行駛試驗,實施時間總計一年。
「馬自達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擁有持之以恆的堅持。」
在1967年,世界上第一款搭載轉子發動機的量產車Cosmo Sport 110S正式上市,馬自達得以保持獨立的生產資質,世界上也多了一個載入史冊的品牌,也多了一段RX跑車和787B在勒芒的榮光歷史,毫無疑問,山本健一等47士正是大功臣之一。
縱觀日本企業,歷史上總有一兩個偏執狂,把整個公司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那股幾近瘋狂的精神也注入到企業和全體員工之中,雖然山本也是MX-5的發起人,但他卻認為,研發轉子才是職業生涯中最為快樂的時光,有一群沒有後路的人拼盡全力也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無關利潤,只在乎公司的未來命運能否獨立。
當然,溯及山本健一的一生以及他對馬自達做出的貢獻,與其說他給馬自達留下了轉子發動機,不如說他給馬自達留下了最寶貴的企業文化。馬自達能夠至今保留自己的一些特質,其實並不是因為技術使然,而是企業文化使然。
我們只專註原創汽車內容的生產,想要變得更懂車,可以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車轍(ID:cartracks)。目前已經集聚了數十萬的粉絲,等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