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個框框 | 設計師日記

我有個好朋友,叫框框

跟UXer Sunny聊天,她說:「我有個好朋友,叫框框」,嗯,我信以為真了。

後來,才知道,這個好朋友,真的是個框框。你看,你平時畫圖,要先畫一個框;畫圖標,要先畫個框...嗯,想想也是~

框框,真的是無處不在,你的手機是個框框,電腦是個框框,書本是個框框......你看到的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框框。我們生活在框框之中,框框之外,還是框框。嗯,我可以出一個「框框之歌」了。

它,遵循萬有引力定律。

框框,是一種約束,就像是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引力,你腳底下的重力。

以前,我沒覺得自己做設計是在框框內做的,至少它在我的腦中的形象,還沒有這麼具體。可是現在,畫一個界面圖、一個圖標,都是在框框當中,這不得不讓我思考:為什麼?

設計,是一道數學算式題,需要你在各種框框里找那個最優解。

在數學中,約束是一個最佳化問題的解需要符合的條件。

x1 和 x2是約束條件。

正是有了約束條件,才有了最佳解的解決方案。做設計也是這樣。設計師是在尋求他所設計的最優解。

UI設計,是在UI規範內,在約束的需求下,規定的時間內,一定的預算下,完成規定的項目任務。

那麼,UI規範是框框,客戶的需求是框框,項目周期是框框,預算是框框......

在這個框框之中,你要提交你的最好的設計方案給你的客戶。

這就像是一副撲克牌。每一張牌,都有其自身的使命。

打破-重組

有這麼一句話: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框框,是死的,而設計師是活的。有的時候,你是需要有勇氣去打破原來的框框,做出必要的改變的。

這就像是我們在APP中常用、常見的大拇指點贊圖標。大拇指的點贊風潮,是由Facebook帶起來的,它幾乎已經等同於Facebook這個產品了。

同時,這個大拇指點贊也幾乎成為了大拇指圖標的標準樣本。我想,你沒有懷疑過為什麼點贊是這樣。

Facebook花費了280個小時,把這個「淺藍色圓角方塊上畫著大拇指圖標和正常字重的Like」改變成了「深藍漸變色圓角方塊上面畫著f的圖標和加粗字重的Like」。

為什麼,因為這個大拇指形象,已經把Facebook框死了,早晚有一天人們會忘記誰是大拇指點贊的本尊。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這就是:打破原來的框框,然後做出改變。

但是,一個按鈕的改動可能的結果是牽一髮而動全身。Like Button改變了,和它相關的配套設計就得做出改動。還有許多交互設計上的變動,都需要大量的調研和反覆的測試迭代。還有多語言的適配、瀏覽器的適配,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等等。

Final,設計是個「框框」。

如果喜歡,就分享給你第一個想起的人吧~


推薦閱讀:

關於性能 (一)

TAG:設計 | 設計師 | 約束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