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梁輝原創】服務過度?不,你只是服務不「到位」而已!

文|@培訓師梁輝

1

談到服務管理,我並非行家裡手,但作為一個每年平均要在外面晃蕩200天左右的資深流竄犯,經常有機會感受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行業不同從業者的服務水平,站在受眾的角度,也斗膽來談談我對服務的看法,就像我不是廚師,但是完全可以在食客的立場上發表我對某道菜口味好壞的評價,這時候,你可千萬別梗著脖子叫板說: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這樣咱們就沒辦法一起愉快地聊天了。

服務這件事,在物品奇缺時,估計是沒這個概念的。記得小時候我們還經歷過一段買什麼都要憑票的年代(我去,暴露年齡了??),那絕對是賣方為大的時代,能買到已經是謝天謝地啦,那個年代,在供銷社、百貨大樓上班的人眼睛一般都不長在正常位置,基本都在頭頂上,也許你會問:眼睛長上面看人怎麼看?憑鼻孔啊,笨!服務?什麼是「服務」?誰叫「服務」?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物品極大豐富,各行各業產品同質化大大加劇,這時候,買方逐漸有了話語權,購買過程中,產品已經不再是打動客戶的唯一因素,在購買或享受賣方提供服務時,客戶在整個體驗中的感受成了選擇與否的重要依據。於是,各行各業的商家們開始強調「客戶至上」,「顧客是上帝」等等。

2

說到服務水平,個人感受(絕非地圖炮):南方比北方強,沿海比內地棒。

有一次在北方某個城市講課(哪個城市?就不說,急死你??),客戶很殷勤,晚上請我在一個比較高檔的酒樓吃飯,上菜時我發現一個細節,服務員端湯上來的時候右手拇指杵到湯里去了,作為一個八月份出生,大處女座的我怎麼可以忍?嬸可以忍,叔也不能忍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服務員撂下湯轉身走的時候,我說:你手怎麼搞我湯里去了?結果對方淡淡地回了一句:沒事,不燙的......揮一揮衣袖,飄然而去,深藏功與名。

這種「淡然」、無所謂,令在廣州待慣了的我實在無法適應。正常的反應不是應該過來道歉解釋加補償嗎?

為什麼服務人員這麼淡定?我想,應該是酒樓管理人員沒有訓練,沒有要求的緣故。

3

在拼硬體拼得慘烈無比的時候,商家們慢慢意識到「軟體」的重要,「軟體」成了比拼的另一個戰場,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員工的培訓,考核機制的導入......在員工個人的服務意識水準還沒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用一些強制的方式去培養員工主動服務的習慣。

當然,矯枉過正之下,難免會有一些技術動作過大,用力過猛,甚至動作走樣的部分,比如:

銀行新人熱情地去搶著幫老太拎包,而老太拒絕,因為包里裝的是現金,她不敢假手於人;

酒店熱情服務,客戶剛入住就發現牙膏都已經擠好,出門回來之後發現襪子內褲都被洗了,客戶愕然,壓根不認可這種所謂的「好」服務;

有些餐廳為了製造噱頭,搞跪式服務,客戶不習慣等等。

……

種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難免讓人產生服務過度的質疑。

4

但是,這些是標準化服務流程的錯嗎?(畫外音:這個鍋我們不背...我們不背…不背...)

我們在管理的時候常說:員工是要求出來的!如果不用一些標準去要求員工的行為,凡事指望員工自動自發自覺,你覺得這靠譜嗎?在員工服務意識水準還沒提升的情況下,如果不要求,他(她)們不會也不會去認真服務,前一個「不會」是主觀意願上不會去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才是我們正常人的心態,後一個「不會」是的確不懂得怎麼去做才能讓客戶滿意。

錯不在用標準化服務流程去對員工進行要求,錯在決策者在制定標準的時候過於拍腦袋,只是為了標準化而標準化,或者為了標新立異博出位而搞一些華而不實的噱頭,並沒有真正站在客戶角度,設身處地的思考:什麼才是客戶想要的?假如是我自己享受服務提供方提供這樣的服務時,我的體驗怎樣?是很爽還是很尷尬?

為什麼我們去吃海底撈的時候,享受他(她)們提供的服務不會有過度的感覺?反而覺得很爽,體驗很棒,甚至自發刷屏盛讚海底撈的服務要上天?回應主題,這就叫「到位」。

什麼叫「到位」的服務?

一切以客戶的體驗為準,以讓客戶感覺舒服為準!你很用心,員工很辛苦,很努力,但客戶感受不佳,這就是服務沒做好,而不是過度!


推薦閱讀:

「以客戶(用戶)為中心」不只是說說而已

TAG:銷售 | 客戶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