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爭論?不妨讓錢來裁決!——對古羅馬人口數據的再評估

研究一國歷史,弄清人口的規模算是基礎工作之一。對古羅馬來說,這本不該是難事——為便利徵稅,羅馬共和國每五年清查一次成年男性公民;羅馬帝國時期,政府還時不時組織大規模的人口調查。可是,把這些遺留數據都畫出來,問題就來了:公元前100年左右,羅馬人口從20萬平穩增長至40萬;公元前後,這個數字突然跳到了4、500萬

圖1 橫軸是年份。黑色圓點:羅馬共和國的人口數量,讀數時用左邊縱軸,單位是千;黑色三角,羅馬帝國人口數量,讀數時用右邊縱軸,單位是百萬

公民權範圍的擴大是一種解釋。可是,哪怕按比較「粗放」的估計,這一點最多也只能解釋增長的40%。怎麼解釋剩餘的部分?在缺乏實錘的情況下,歷史學家分成兩派:第一派認為,人口確實增長了這麼多第二派認為,增長主要源於統計口徑的變化。共和國時期,調查只包括成年男性;帝國時期,調查覆蓋全部人口。兩個數的比例,大概是1比3。

兩邊爭論不休。第一派指出:如果按第二派的觀點算,羅馬的人口在這100年間是不增反減,古羅馬的城市化和參軍率水平也會顯得非常高;第二派反駁:如果第一派觀點成立,公元後的古羅馬,人口密度已經到了18世紀下半葉義大利的水平。此外,帝國成立前100年,羅馬內部紛爭不休、進口奴隸的記載比比皆是,這都與「人口大幅增長」不相容。

圖2 公元前250年至公元50年,窖藏錢幣的數量(直方)與不穩定指數(折線)。可見,二者相關十分密切

怎麼檢驗這兩種觀點?Scheidel和Turchin,兩位跨學科研究大師,想到了一個辦法。首先,人口變動,和國家是否穩定有密切聯繫。戰爭或內亂期間,人口數常銳減;其次,怎麼衡量穩定程度?一種辦法是直接找衝突的記載,然後構造穩定程度指標;另一種辦法,看發掘出同時期錢幣窖藏的數量。除非遭遇大變故,誰會拋下之前埋下的錢呢[1]?

圖3 實線是擬合和預測結果,虛線是置信區間。黑色三角是第一派主張的人口數,黑色圓點是第二派主張的人口數

基於這兩點,文章建立了人口增長和穩定程度的模型 N_{t+1}=N_t+(r_0+gW_t)N_t 。其中, N 是人口數, r_0 是最大人口增長率, W_t 是穩定程度, g 是待估係數。接著,先用共和國時的人口和穩定程度擬合模型,再用窖藏數字預測帝國時期的人口規模[2]。預測結果和第二派主張數字幾乎相同,與第一派相去甚遠。所謂「增長」,很可能只是口徑的變化。

自己的看法:原文用一個很有意思的指標,解答了一個爭論不休而又十分重要的問題。思路上啟發意義很大,但過程稍顯繁瑣。直接在人口增長與窖藏錢幣間做回歸分析,應該也能得到類似的結論。最後,最近,不少視角宏大、多學科交叉的歷史著作盛行。如果真的對這類分析感興趣,不妨多多關注本文二位作者的作品。

[1] 對兩種指標的進一步說明,請見原文附錄。

[2] 這一辦法可以交叉驗證兩種指標得到的結果。當然,從圖2當中可以看出,兩種指標之間,本來就有極高程度的相關性。

參考文獻:Turchin, Peter, and Walter Scheidel. "Coin hoards speak of population declines in Ancient Ro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41 (2009): 17276-17279.

推薦閱讀:

古羅馬人為什麼酷愛洗澡?

TAG:經濟史 | 古羅馬 | 跨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