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婦女的下半場該怎麼走
翻過年來,我就要33歲了。
作為一個沒有婚育的人,由於沒有生育帶娃的壓力,對時間的概念蠻模糊,有時候甚至覺得我還小著呢,但當我意識到現在大部分孩子沒上小學的家長已經比我年輕的時候,心態還是有一點微妙的。
職場焦慮。
這種感覺可以說來得莫名其妙,畢竟我才工作了10年,對於一個職場人士來說屬於風華正茂的上升期,應該還在爬坡呢!但這種隱隱的不安已經暗流涌動,可以感知了。
我去年寫過一篇文章,專門就身邊35-40歲的職場女做了一個觀察,結局很不樂觀。當時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沒佔據高位,那職場中甚至很難見到你。
原因多種多樣,就個體來說可能有累了、家庭經濟狀況良好不需要再奮鬥了、小孩老人需要更多的陪伴、財務自由之後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了等等,這些都非常非常好,只要是出於你的個人選擇。
但很多時候不是。
當你到我這個年齡,幾乎100%的用人單位都要問你,婚育情況怎麼樣,你有什麼計劃。
如果只是個問題倒也好說,但很多時候,這會成為阻礙你的要素,無論你怎麼做都不對。
未婚,擔心你馬上婚育,畢竟留給你的時間也不多了;
已婚,擔心你馬上生育,同樣的原因;
已婚已育,擔心你生二胎;
生了二胎,那你還有什麼可能工作呢?最多找個閑職,重要的崗位和項目都不會給你
這簡直就是鬼打牆一般的邏輯,反正結論就是「女的麻煩,怎麼都有風險」。
周末我原來的銀行同事群里聊,說,哎呀都十年啦,日子真快啊!我點開他們朋友圈,發現還留著的男同事全部外派,盧森堡、法蘭克福、莫斯科、倫敦、最近的也是香港,他們帶著老婆,要麼就是在國外找了老婆,不會再回國了。
反觀女同事,除了一個短期外派溫哥華馬上就要回來的女士,別的都老老實實呆在國內,因為工作穩定,朋友圈裡有好多帶孩子的小視頻。
是她們能力不夠嗎?部門裡連年優秀員工大部分都是女性,她們業務能力很強,好評很多。
這是個人選擇還是環境使然,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感覺到了天花板,不是透明的,它就實實在在地擱那呢!
我從去年就開始思考第二職業的事情,這也是一批大公司開始裁高齡員工給我帶來的觸動。
所謂的高齡是相對於互聯網時代而言的,在我國,互聯網時代從1997年開始,那麼現在已經40歲的那批人,還在互聯網公司的小兵已經不多了,青春飯吃不起了。
這兩天看到一個調研報告,說90後職場成長飛速,他們平均4年時間可以做到總監,對於80後基本都要6年以上,70後更久。
人的成長不是簡單的加法,很多時候是乘數,對於本身就長於互聯網的一代人而言,有時候甚至是幾何倍數。90後身價千萬甚至上億的比比皆是,市場上已經可以看到00後的創業者了。
歷史的車輪碾過來,我這種即將高齡又性別女的人,真心是有點膽顫。
我的一些朋友已經開始換賽道了,我觀察過一些人,這可能也是我未來的方向。
朋友A,校友,和我同級,順德人。
她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去了耐克做市場,在上海。
我從銀行離職後在上海也遊離了大半年時間,那會兒我們總在南京西路附近聚,吃吃喝喝跳跳舞。
廣東人還是多數比較傳統,家人一直想讓她回家鄉發展,她也和我說過她的苦惱。突然間,她就出國了,從此她的朋友圈就是我種草的窗口。
我眼看著她在世界各地遊盪,和一個帥帥的男人。一邊打工,一邊學語言,一邊在當地過本地人一般的生活,曬得黑黑的,一笑一排大白牙。
有次她從柬埔寨回來,帶給我一條當地人手工做的麻布裙子,白底,綠色繡花,一條手編的綠色腰帶,配個頭飾戴上簡直像是原始森林裡的野馬。
後來她就被旅行網站盯上了,變成了專業供稿的攝影師。一邊賣圖片,一邊賣遊記,把世界的各個角落向外界直播,也做起了視頻節目,今天抓個龍蝦,明天烤個螃蟹,徹底把愛好轉換成了工作,同時還生活樂無邊。
朋友B,也是校友,和我同級,江西人。
她很早就是swan版主,很喜歡社區,讀書的時候就在4A實習,後來就一直按部就班地做。
畢業沒多久她就結婚了,生了個兒子,房買在郊區,每天上班趕很遠的路。我跟她有一搭沒一搭地朋友圈互動下,突然發現她跑去讀清華MBA了,和我的客戶是同學。
讀MBA的時候她就在創業,做女性高知社群,對接一些國內外的知名企業資源,帶隊去美國遊學,同時自己還在做創業導師,開在行做各種諮詢,還出了2本育兒的書。
我真是佩服得要死,問她怎麼做到的。
她和我說,我那會兒生完寶寶不久,回到公司發現被換了邊緣化的組,leader我不喜歡,婆婆來帶孩子矛盾也很大,產後抑鬱特別嚴重,我就想,我一定要脫離這種生活,不然我這輩子就廢了。
然後她就辭職了,每天8點出門去咖啡館看書,晚上回家帶孩子,每天看書做題搞到凌晨2點,就這麼弄了大半年,終於考上了。「那一刻我嚎啕大哭,你不知道,如果考不上,我真可能就跳樓了」,她說。
朋友C,還是校友,我發現了我的交際圈主要是大學女同學……
和我一樣,銀行工作,只是她是對公客戶經理,我是後颱風控審核,我們還一起租過房子,同居過兩年時間。
後來我離職跑去市場化的行業里,那會兒正是互聯網金融剛起步,過了幾年,傳統銀行越來越受衝擊,她的項目也越來越不好做,新上任的處長和她不對付,總是設置障礙。
兩年前,她身心俱疲,灰頭土臉地辭職了。問我,下一步怎麼辦?
我說,要麼就互聯網金融里吧,那麼多客戶資源,看能不能倒騰些過來,夠吃幾年了。
她覺得身體吃不消,又實在不喜歡跟客戶打交道了,想想看自己還是更想自由一點的生活,開始炒外匯。
我也不知道她看了什麼書,跟了什麼高人,又或者是打通了什麼神秘脈絡,眼看這兩年,她從剛需房換到了天鵝灣(北京東邊的一個高端盤),我整個人都震驚了。
前段時間找她約了個會,儼然一副富婆模樣,跟我說,要麼我帶帶你吧,別苦哈哈賺那點死工資了。無奈我因為買房已經木有錢了,還背上了數額可觀的房貸……
這些人,苦也是很苦的,但得益於聰明勤奮,或者運氣好,在30出頭的年紀換了賽道,生生趟出了另一條路,要麼讓興趣養活自己,要麼給自己掙到了更大的自由,羨慕讓我面目全非。
具體到自己,我要怎麼走,要思考清楚我覺得可能還需要時間。
但怎麼說呢,朋友們,要有信心,要有活到老學到老,把敵人熬死的韌勁,讓「剩者為王」落到實處。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幾十年里,大家好好鍛煉身體,能賺錢的早賺錢、多賺錢,然後比敵人活得命長這輩子就算沒輸。
推薦閱讀:
※職場反雞湯之一: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147個職場案例剖析:逃不出困境的原因在這裡
※職場女性如何應對職業發展黑暗期?
※我在紐西蘭的這七年
※【職場】提高「能見度」,從「彙報工作」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