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吳師傅水晶批發雜記07:做水晶生意加價多少合適?

有一年去南方出差,看到很多家門前上面寫著:同行勿進,面斥不雅。

我是厭煩出差的人,老大不小總共也沒有去過幾個地方,這一看就驚心了,因為我就是同行。剎那間,我都不太敢進門了,可是我明明就帶夠錢是去消費的嘛。

同行遇同行,多半是冤家。

水晶行業發展到今天,仍然沒有什麼特別具有影響力的品牌。

行業的水晶雕刻大師,到別的地方,更是有可能一個粉絲也認不出來。

而像我這樣才註冊不久的商標,連LOGO還沒有設計好。

我們一起拖了行業的兩條腿,讓這個行業遲遲沒有怎麼發展起來。

為什麼會這樣?

我也想知道。

最初,是台企石頭記略微成功的在全國開啟了三位數以上的水晶加盟店,隨後逐漸一落再落,為什麼?

最大的原因,在我看來是因為水晶行業產品難以量產和標準化。

優質的產品從來都是以孤品的形式產生的,同理也適合翡翠吧。

於是,石頭記就把自己的產品線加入大量的合成水晶,優化的瑪瑙等等,這樣的石頭記,真的就是石頭,和水晶越來越沒有啥關係。

後來,本地數家水晶大廠欲執行業牛耳,但是步子邁的太大,或死於資金鏈斷裂,或衰於管理不善,或受網路衝擊幾乎倒閉。

是什麼原因讓水晶這個行業這麼難做大?

實踐再三,大概就是三點原因:

1、產品掣肘,不能標準化的產品,很難擴張。即使這樣,產品還面臨同質化極為嚴重的臭毛病,你圓珠,我圓珠,你水滴,我水滴,每家都是面對面呼吸,面對面死磕,隨時都可以竄貨。

2、資本止步,行內的遊資情願囤貨,也不願意搞「假大空」的品牌,貨頂多掉些錢,但不會消失,壓在貨上,踏實。

3、管理不善,本地就像歷史上閉塞的山西,能出點商業人才幾乎是意外,留不住人才是常態,人才在這裡做倒買倒賣的小生意著實很自在。

於是,行業在一團亂麻的亂戰中發展,大家都是中小賣家,誰也別笑話誰。

但是,總有一些品牌不甘平庸,勇敢的撐起了行業的利潤空間。

他們是(排名不分先後)晶x靈,鉑金x曼,菩x晶品,卓洋x晶,菲x水晶,等等眾多勵志通過實體品牌做大水晶行業的人們,沒有他們撐起行內的最高加價,就會讓眾多中小賣家更沒法生存,從這一點來說,水晶行內的同行,要感謝他們在行業前沿拓展整個行業的市場空間,而大家在後面摘桃子,吃果子,不能揣著糊塗裝明白,還以為自己的市場空間都是自己憑本事得來的。

那麼在當前水晶行業內發展的各種各樣的個體,他們的加價空間大概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可以大致模糊的說,任何行業但凡做實體,加價十倍是很正常的,這個十倍是從出廠價到零售價的變動,不是指實體店主自己一個人加的,因為各個環節都需要利潤空間才能運轉。

所以,行業的大概情況是:

實體一線品牌,加價10倍左右

實體小品牌,加價5~8倍左右

實體小專櫃,加價3~5倍左右

網路賣家,普遍加價3倍左右,個別善於包裝的,加價在20倍左右,這樣的賣家不點名了,同行畢竟是同行,我是不習慣說別人壞話。

批發,毛利在百分之十左右,這是行業利潤最薄的兩個環節。

最薄的環節,當然是加工了,毛料得自己買,工錢自己付,還不定什麼時候能把加工好的貨都賣出去。

這個時候,從賣家和買家來說,問題都來了。

對於買家來說,經過實體一線品牌建立的產品價格錨點,過於低於市場價的產品,買家普遍認為是質量差或是假貨,合成水晶。

對於賣家來說,確實也不是價格越便宜就越利於銷售,價格僅僅是買家做決定考慮的一個因素而已,另外還有信譽,售後,以及產品本身是否滿意。

所以,在當前有實體一線品牌撐起的利潤空間里,新的水晶經營者希望通過價格戰打敗前輩同行,這是盲目自信和盲目不遵守市場規律,過低的價格會讓買家在服務和售後上帶來較差的體驗,如何能夠做出差異化,做出不一樣的水晶,這才是新的從業者該思考的問題。

畢竟,即使是一盤土豆絲,每家飯店賣的價格都不一樣,也沒見哪個消費者去投訴,你坑人啦,這倆土豆我在菜市場才賣一塊錢!更沒有見到誰真的買只雞要求肯德基給代加工一下。

想開點吧,買家既然能買得起,就有這個實力,請讓他們最省心省事,得到最有性價比的水晶吧。

買家最煩的是,錢花了,買到不是自己本來想要的東西,分不清真假,搞不準品質,最後還貽笑大方。

買家更煩的是,錢沒花,比來不去還是找不到敢入手的商家,看誰都不靠譜,看誰都是奸商相。

同行們,得加油啦,看看人家小米的粉絲吧,都不用過腦子就可以下單哪。

咱們還是自身讓人覺得太摸不透啦,多科普科普,了解了解,無君子不養手藝人。

推薦閱讀:

水晶手鏈需要消磁嗎?
水晶消磁的方法?
水晶對人體真的有作用嗎?
水晶批發經驗談:有多高的利潤就有多好的服務!
我買了1500多萬的水晶,了解到水晶批發的幾個情況!

TAG:水晶 | 寶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