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研究速遞

抱歉!因為我在外開會,延遲了幾天,現在趁候機發一下。本期新增了來自北卡教堂山分校的崔天去同學投稿內容,歡迎繼續關注投稿!

研究動態

  • 人為設計過的 DNA 被納米材料包裹後釋放到流域中進行溯源是一項非常新的技術,確實 DNA 片段是環境友好的而納米材料是穩定的,但一個有意思的情況是如果搞 eDNA 研究的跟 DNA-tracer 的都用了一條河… 呃,估計要出大新聞了

推薦人:於淼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我在邏輯上等這篇文章很久了,就知道微塑料上這個「微」字一定會被「納」字來入侵,現在果然有人跑出來炒「納塑料」概念了,一個尺度轉換就是一個學科啊

推薦人:於淼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經濟發展對於污染物的遷移等環境過程有著重要影響,這篇研究發現發達地區對周邊欠發達地區輸送了汞污染或者說優先使用了脫汞技術,這類按經濟區域尺度研究的污染不平衡很有意思,如果跟自然地理條件相結合可能會有很有意思的發現

推薦人:於淼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也是關於微塑料的,用 micro-Raman 檢測瓶裝水裡的微塑料,發現瓶體會向水中直接釋放塑料微粒。聽起來是有點嚇人,濃度呢?真正的風險呢?

推薦人:田振宇

鏈接:sciencedirect.com/scien

  • 《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發現大約 79.3 ± 46.1 萬噸的汞被凍結在永久凍土層中,而 2010 年全球人類活動排放到大氣中的汞約為 1960 噸,也就是說,人類直接活動產生的汞也許不算什麼,但要是北極的永久凍土層化個30%,現有海洋生態基本要重寫了

推薦人:於淼

鏈接:onlinelibrary.wiley.com

  • 新煙鹼類農藥是近年來的一個小熱點,因為被懷疑導致蜂群崩潰。EST新文章分析了中美的蔬菜水果樣品中的7種新煙鹼,並和美國農業部農藥項目(USDA/PDP)的數據進行了對比,發現中美樣品的檢出頻率都高於USDA的數據。(似乎西紅柿的殘留更厲害一些?)

推薦人:田振宇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Science上的新研究顯示,從揮發性日用化工產品(如殺蟲劑、塗料、油墨、清潔劑、個人護理用品等,特別是從室內溢出)排放的VOC已經達到了化石燃料排放量的近一半,逐漸接過了交通運輸的份額,並且頗具生成SOA的潛能。(估計以後的法規也會側重這一塊兒)

推薦人:崔天去

鏈接:science.sciencemag.org/

  • Hites 老爺子是為數不多一個人發論文的環境化學科學家,最近他又關注了下 PCB-11,跟傳統被禁用的 PCBs 的來源不同,PCB-11 是一種染料生產的副產品,五大湖地區大氣中常見 PCBs 的半衰期大概12年,而 PCB-11 在大氣中濃度多年來一直穩定,幾乎沒有半衰期

推薦人:於淼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DNA 促進 PAH 在進蒙脫石上的吸附。我們知道一些 PAH 致癌的作用是與DNA 鹼基發生不可逆的結合,致使複製出錯而突變。反其道而行的話,也可以利用這個機制對PAH 進行吸附。主意不錯,但是這麼多DNA 哪來?(窩記得窩上中學的實驗,DNA 用的是。。。魚白?)

推薦人:田振宇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Acesulfame K, 中文俗稱安賽蜜,是一種難降解的代糖甜味劑,以其穩定性常被用作廢水的標誌物(去年有人用它計算游泳池裡尿的含量)。然額,德國科學家發現它們的廢水處理廠中有一些能夠較高效地去除這種物質,時間僅用了幾年。原因是活性污泥中的某些微生物產生了能夠吃掉安賽蜜的能力,真是一種可以觀察到的進化。(另一個腦洞,如果腸道微生物也有了這種能力。。。)

推薦人:田振宇

鏈接:pubs.acs.org/doi/10.102

  • 單萜[Monoterpene]是VOC里的一大自然源,高分辨質譜測到它們貢獻了美國東南部(如森林覆蓋的阿拉巴馬)夏日PM2.5的一半(相當可觀),人為排放的NOx也促進了Monoterpene-SOA的生成。(VOC除甲烷外的自然源大概是人為源的10倍,所以其實在很多地方,樹是主要問題,而不是車、煤)

推薦人:崔天去

鏈接:pnas.org/content/early/

研究動態徵稿

請按照格式回復該 GitHub issue:3月份研究資訊投稿地址

內容應為環境類期刊或相關報道的吐槽與鏈接,每月匯總一次發佈於公眾號 環境黑板報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自然保護區「缺錢」困境如何解?

TAG:論文 | 科研 | 環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