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親身經歷的歷史的行程來聊一聊什麼是有前途的專業
2002年我讀高中,在家裡吃午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個電視廣告,是一個民辦技校在招生,廣告里是這麼說的「21世紀什麼行業最賺錢?當然是IT行業!你還在等什麼,還不趕緊來XX技校學習IT專業,走向成功!」
我當時心想,又在那胡扯騙人家學費了,昨天還在勸人開挖掘機,今天就變成勸人敲鍵盤玩電腦了,你說你敲敲鍵盤,能掙多少錢?
當時我的一個沒考上重點高中的初中同學,還真的聽信了電視上的廣告,去報名學習IT專業去了,在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他就也背上行囊,來到了北京工作,一個月收入趕上了我們專業的平均工資。
當時覺得沒什麼,因為那時候(2006)互聯網行業的薪資還沒有崛起,我覺得我們化學類材料類也不錯。
至於再後來的事情是什麼樣,想必不用我說,大家也應該能猜到了吧!
我高考完報專業的時候(2004),適逢剛剛加入WTO之後的經濟熱潮,江浙一帶的經濟就是在這一時期完全崛起的,當時許多人都想自己也開一個廠,做做貿易,所以當時男生就排隊學習傳統工科專業,女生就排隊學習經濟會計外語和貿易,既可以進入光鮮亮麗的外企當白領,也可以自己開個廠做貿易。
當時許多沿海省份的人的人生理想就是,開個小廠,一年賺個小一百萬,小富即安一輩子。
當時許多大學生的就業理想就是進入外企,因為外企可以西裝革履出入高端寫字樓,出差是國航頭等艙加希爾頓酒店,連休息時間都叫做coffee break。
理科生就都想進入行業內對應的外企的技術崗,比如研發工程師和技術支持,文科生就排隊想去四大和奧美這種廣告公司。連我們化學口的都想排隊去寶潔這種跟化學能沾上邊的外企。
但是,適逢畢業,金融危機來了,一下子把外企里的大部分就業崗位就都吹走了,我的許多同學都被迫進入了研究院,設計院這種事業單位,當時我們都還把這種單位看作和老國企一樣的存在,屬於喝茶看報,一眼看到退休的工作,許多進去的人都整日憂心忡忡。
但是,事情很快就開始起變化了,下半年隨著四萬億的砸下去,全中國的人都瞬間見識了國企的威力,我的許多在研究和設計院的同學們的收入一下子就超過了當年進入外企的同學,並且有了許多賺外快的機會。
到了2010年左右,研究院設計院這種單位的入場券就已經一票難求了,尤其是一些二線城市的設計院研究院,給的是和一線一樣的工資,消費的確是二線的物價和房價,每天都在美滋滋。
四萬億催生下,火爆了機械和土木兩個行業,當時的火爆程度,許多人都已經在知乎上描述過了,各個地方的XX重工,XX動力,設計院都瞬間成了香餑餑。但是,這種熱度只維持了不到四年,連一個本科生報考就讀的小周期都維持不了,當四萬億燒盡之後,熱度迅速就下來了,當時長沙的兩家重工企業的各種惡性競爭的新聞就能說明問題,表面上是企業的行為,背後卻反映了這個行業的利潤已經在下降了。
而在此時(2010),互聯網雖然已經開始崛起,但是卻沒有被許多人注意到,因為互聯網的薪資和別的行業的差距還沒那麼大,即使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注意到了,也會迅速被「吃青春飯」「拿命換錢」「飽和了!」這種論調打消轉行的念頭。
我之前也曾經寫過,有的人就是在2009年看到了機械土木的熱度,在高考後踩著錄取分數的高點就入場了,然後畢業時正好趕上行業的凋敝現狀,含淚就業。
時間終於來到了2012年,互聯網行業藉助著由O2O催生的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而徹底崛起了,伴隨著互聯網崛起的是製造業的逐漸衰落,此時已經開始有一小部分人開始批量地自學或上培訓班,轉行去當程序員,進入到移動互聯網行業了。
到了2014年,製造業各個領域終於走到了青黃不接,一比吊糟,工科畢業生從985到211就業都一比吊糟的地步,勸退和轉行開始在網路上成為了一種中堅力量。
令人可笑的是,當製造業招人和留人都只能靠情懷,想要賺錢必須往脫實入虛的方向上靠已經成為了別的行業的共識的時候,在天坑專業里,卻還在年復一年,孜孜不倦地論戰,這個專業到底有沒有前途?
當他看到身邊的人跑路或準備跑路的時候,還會特別暴躁,你自己覺得有前途,你自己悶聲大發財就好啦,幹嘛要管別人跑路與否呢?多跑走一個,你不是還能多賺一份么?所以,你自己是不是也很糾結和矛盾,懷疑自己嘴上說的那麼忠貞不渝的信仰。
而互聯網行業顯然也不是終極選擇,但是你說它會不會也像土木機械一樣迅速降溫呢?我覺得不會,因為互聯網的熱度不是四萬億這種東西燒起來的。
其實,我以前也寫過文章,勸別人不要盲目地轉行計算機,不要盲目地當程序員,因為這一行也會在低端崗位上飽和,當你匆忙入場時,有可能就是踩了高點然後被深度套牢。
弗蘭克揚:切勿以「風投」心態擇業
事實上,在2016年的時候,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熱度就已經快走到強弩之末的地步了,當直播這種東西被當做投資熱點的時候,2016年甚至被定義為直播元年,說明在移動互聯網的想像力已經枯竭了。
當互聯網就要開始降溫的時候,AI異軍突起,接過了移動互聯網的小火盆,為這一行業和別的行業的薪資差距的拉大持續提供了動力。
人們忽然發現,當Java,Python,C艹工程師,都不如當演算法工程師,數據挖掘師賺錢,國內部分高薪職位的待遇甚至和美國的部分職位持平,於是清華出現了本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開始選擇在本校讀博而不是出國的現象。
但是,你說下一個熱點和風口行業是什麼,是否還在互聯網領域,誰都說不好,一個人如果告訴你他知道下一個有前途的行業是什麼,他早就成為投資大師賺錢去了。
所以,也不要再問【XX專業有前途嗎?】這種弱智問題了。
如果時間切換到2009年,一個機械專業大一的新生問自己剛工作兩年的學長,這個專業有前途嗎?
學長告訴學弟學妹們說,有前途,你看我賺了多少錢。
你說,學弟學妹們是相信呢,還是相信呢?
我們再把時間切換到文章的開頭,在2002年,你每天都在看電視廣告,廣告告訴你說,IT行業是21世紀最賺錢的行業,那麼你在當年報專業的時候會選擇IT類專業,還是選擇一個傳統工科專業呢?
許多人都不會懂得復盤信息,總覺得事情在過去和現在都是這個樣子,自己錯過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事實上過去這個行業還沒那麼熱,所以才不會引起你的注意,你總是被動地接受什麼行業好,什麼行業差的信息,那麼你永遠都是靠概率去亂撞,永遠也做不出自己的選擇。
推薦閱讀:
※歐陽澤林:如何量化你的專業程度以及讓你的信任可視化?
※別總是安慰自己這只是「第一次」
※【職場】圓滿完成是本分,高效高質才是能力
※做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年薪12w+?
※問曉璃:一份不確定能帶來收入的愛好,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