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年會實錄:創新者的窘境

新年的第一篇文章,本文封面圖片來源: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知乎上參加 AEA Annual Meeting (美國經濟學會年會) 是怎樣的感受?已經很好地介紹了作為面試者參加美國經濟學會年會的實踐經歷。但是,拋開該會議職業性的一個特徵,其實ASSA五花八門的展會和學術會議也是十分精彩。這次孫安娜作為打醬油的小透明,在費城冬天的冷風裡,倒是緊緊的抱住了無數大佬的大腿。ASSA的Paper Section可是一個了解最新經濟研究,相互學習討論的一個聚寶盆。所謂Paper Section,就是經濟學家的武林大會。在酒店裡隨便找一個會議室,幾個經濟學家一聚集,大家互相討論各自的paper,或是讓別人討論自己的paper,最後在提問環節中互相切磋。經常paper水平也會層次不齊,相互一比便會有人敗下陣來。在這篇文章里,孫安娜就打算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2018年ASSA中參加的第一個研討會。其內容,不偏不倚,正是當下社會所熱議的創新。

之前有一幅圖在美國引起了熱議。這個在經濟學界難得一見的藝術命名「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闡述了收入不平等與階級固化之間的關係。一個國家的收入約不平等,那麼同樣的,擁有越高的階級固化率。上世紀至今,美國不僅收入不平等逐日劇增,同樣往上竄的,還有階級固化率。創新,作為傳說中可以打破此詛咒的因素,因此也被經濟學家們重點研究。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

無可置疑的,創新是一個打破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武器。政策的實行在鼓勵創新上必不可上,可是往往其實行,不如了解問題的根本更為重要。到底什麼樣的人更有可能成為創新者?這個重量級的問題,也是這次研討會,各位大佬所想要找到回答的一個疑問。


Paper Section: The Lifecycle of Inventors Past and Present

主講人:Lisa Cook, Jay Bhattacharya, Kaye Husbands Fealing, Nathan Goldschlag, Mikko

Packalen

作者:Raj Chetty, Lisa Cook, Ufuk Ackcigit, Yanyan Yang

論文: The Life Cycle of Inventors; Missing Women and African Americans,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Social Origins of Inventors; Last Place: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Ethnicity, Gender, and Race in Biomedical Authorship

作為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的超級粉絲,當時我在手機應用上看到Raj和其paper的名字是就義無反顧的把它加進了日程。在會議開始前五分鐘來到會場,所剩的位子已經不多。當時酒店安排的房間很小,但是因為Raj Chetty的名聲大,所以整個會議室都已經坐滿了人,其中還有最後留下來和Raj一起交談的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Paul Romer (這老頭大大不久前辭職了:( )當時招待我們進來的老學者面向平平,倒是十分熱情,一直招呼幫忙找空位,跟我和我朋友說我不想因為裡面坐滿人而導致你們聽不到panel。可惜我後知後覺,直到展會結束後才記起原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Philippe Aghion,倒不像嚴謹的學者,只是一個和藹的鄰家老爺爺。

當時就是圖中的Philippe Aghion招呼我們進來坐

這場的打頭論文是The Life Cycle of Inventors,由Raj主講,觀眾席里當時還坐著同樣是作者的新秀Alex Bell。作為NBER Digest的一月paper,我早期就已經拜讀過這篇研究創新率的經典論文。其主旨大概就是以下幾個點:

  • 創新者大力促進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美國現在大概存在著一百二十萬個創新者,其中,家庭富裕並且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容易創新(擁有專利權)。

  • 理論上創造創新者的有兩個因素:Genetic Effect (你比別人聰明)或者Exposure Effect (你比別人生活環境要好)。
  • 在所調查的三年紀學生中,數學成績與創新率高度關聯:

看來學好數學真的很重要啊>_

  • 但是同樣的,富孩子要比窮小子們的數學成績好多了。

成績也會因為收入不同

  • 所以整體邏輯就是:創新和腦力有很大關聯,但往往腦力又和收入密切相連。而且更恐怖的是,這種關聯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大。也就是說,四年級孩子的腦力和創新度的關聯性會高於孩子三年級時的腦力,但是同樣的,在孩子四年級,五年級,或者六年級的時候,家庭收入與腦力的聯繫又越來越深。

關聯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上升

  • 這種關聯性,在不同種族之中,也是不一樣的。

由此可見,這種關聯性往往在亞洲孩子中影響最大。

  • 童年環境也會影響你成為發明家後所創新的物種。如果你生長在一個街坊鄰居都喜歡發明有關電子產品的商品,那你更有可能在長大以後,成為一個研發電子產品的創新者。正所謂物以類聚。
  • 女性和男性的創新率還存在著許多的不平等。但是女孩子如果在一個擁有很多女性發明者的童年環境中長大,更有可能成為一個發明家,但是同樣的規律並不適用於男孩子。

女性vs男性創新不平等

Raj極高的口才以及在提問環節中意味深刻的政策分析讓我至今都影響深刻。被帶動的我第二篇論文都沒有仔細做筆記,直到講到第三篇論文The Social Origins of Inventors才又回過神來。我喜歡ASSA的一個原因便是因為其Paper Section經常會把相似卻又不同的論文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讓參與者可以從多方面了解經濟問題。這篇Aghion和Ackcigit的論文和Raj的The Life Cycle of Inventors不僅題目相似,內容很多時候也相互交叉,對於政策影響也意長深遠。其主旨大致如下:

  • 利用芬蘭的數據,作者發現在影響創新的因素中,智商對於創新發明影響最大:越聰明的孩子,越容易成為發明家。

智商對於創新率的高影響

  • 為了排除內生性 (endogenity),作者利用同一個家庭的孩子來做對比,發現即使收入相同,孩子成為發明家的概率也會因為智商而變動。
  • 倘若智商會影響創新,那麼家庭收入/生長環境究竟會在什麼時候影響創新率呢?作者發現,即便孩子的智商高,倘若沒有接觸到良好的教育,那麼創新的概率也會大大減小。
  • 有趣的一點,親身父母的收入對於一個孩子是否成為創新者的影響力,比養父母來說更大。

  • 用作者原畫: "Being smart is not sufficient."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

如圖,擁有一個好的腦子可沒有用,家庭收入才是發明家誕生的主要原因。

  • 最後,專利權後的獲利收入最終給了誰呢?作者發現除了發明家自身外,整體企業/公司也會隨著專利的增加而獲利。不僅僅是企業上層,就連普通的藍領工人,也會因為創新而獲得更高利潤。所以,無論是誰獲得了一項新發明,都對整個社會有幫助。

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創新者?這個問題被這兩篇論文很好的回答了。創新者不僅要有一個高的智商,同樣,父母收入也會影響孩子的收入能力。當時聽完這兩篇論文後,會場多人都為這些學者們鼓掌,並且提問。而Raj也向大家介紹了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希望更多的學者利用其資源,做更多的研究。這樣的學術傳承,在我看來,才是最寶貴的。

除了這兩篇探究創新者起源的paper,會場當天還一起探討了Missing Women and African Americans,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這篇paper。主講人就是作者Lisa Cook。同樣也是一篇關於創新者的論文,該文探討的主要是女性以及非裔美國人的在創新上相對其他類群人得不平等。該文發現將創新idea真正商業化成為專利的非裔美國人以及女性還只是少數,而如果能讓他們更多的參與這個過程,讓他們的專利變得更加商業化,美國的人均GDP至少可以上升百分之0.88至百分之4.6。

同樣會場,我們也探討了Last Place: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Ethnicity, Gender, and Race in Biomedical Authorship這篇論文。該文較有創意的運用了生物醫學論文發表時名字的順序,發現了科學界中,女性和少數名族在學術界作為主要研究人的缺失。

這兩篇文章的Abstract可以在這裡找到:The Life Cycle of Inventors Past and Present。具體我就不細說了。畢竟AEA的論壇水平經常層次不齊,這兩篇文章無論是在演講技術,研究手段等等和我詳細介紹的兩篇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結果還是可以留意一下的。會場當天其他的論壇,我們下次介紹。


Referenc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equality-of-opportunity.org

scholar.harvard.edu/fil

All Images are from the AEA and the Internet,侵權刪。

以及推送給大家的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

Th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

www.equality-of-opportunity.org圖標

裡面有Raj大大的所有研究數據以及結果。好研究,就要免費拿出來給大家分享~~


推薦閱讀:

不增反降:小米10個季度還能殺回中國手機市場第一嗎?
美國人重新設計了筷子,衛生又便利
[讀懂消費者]你的產品叫好不叫座?99%是遭遇了KAP鴻溝
為何說不宜過度強調防止假創新偽創新
關於新時代深化科技創新改革的思考——共享創新模式的探討

TAG:創新 | 階層固化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