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有多重要?

人跟人之間差別最大的,不是性格,也不是興趣愛好,而是思維方式。

網路上有幾篇文章流傳很廣,大意是《寒門再難出貴子》。不是說這些寒門子弟不努力,不用功,或者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是由於生長環境的影響,眼界和思維受限,即使有很好的機會出現,他們用自己固有的思維去判斷,往往不能把握,錯失良機。

思維受限的表現有,只看眼前,看不到長遠;只看到碎片,看不到全局;只看到個體,看不到不同個體相互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只看到表面問題,不能挖掘到深層次的矛盾和潛在的隱患;太關注自身利益,卻沒有考慮到只有對方也受益的情況下,才是最好的結局。

很佩服以前的一個同事。對於一起突發事件,我和她各拿出一個解決方案。我的方案可以解決這起事件,僅此而已;而她的方案一共三步,第一步解決當前危機,第二步是在第一步萬一失敗的情況下的backup plan,第三步是無論前面兩個計劃哪個成功都適用的收尾計劃。這種時候,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的能力上的差異。

有幾次面試遇到的候選人,在回答單個問題時,能講得很清楚很具體;但如果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涉及到多個環節,就很難回答全面,總是會遺漏一些東西。這可能不是經驗不足,而是沒有把自己做過的所有工作系統化,條理化。一旦腦子裡有一條主線把所有做過的工作串起來,每項任務下再細分具體需要做的環節,那無論回答什麼樣的工作相關的問題,都會條理很清楚,而且不會有漏項。

說到面試,必須要提一下畢業找工作時,一位師姐給我的面試經驗。應屆生面試時經常遇到情景題,告訴你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讓你提出解決方案。師姐說,對於這種問題的回答,可以分3步:先分析問題是什麼,有哪些重要因素;然後尋找問題的根源,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別人的問題;接下來才是解決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如何解決,別人的問題又如何解決。這一招幾乎可以套在任何情景題上。對於應屆生,面試官本來也沒指望能真正解決實際中的複雜問題,只要思路清晰正確也就可以了。如果有應屆生真的一頭扎進問題里,糾纏於細節,想提出一個方案去解決那些很複雜的問題,估計會死得比較慘。這可能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的學習,也許是影響人最大的學習,但很難說哪種思維方式是最好的。如果思維太開放,可能會不夠嚴謹,邏輯性會受一些影響;但如果思維太注重邏輯,也許會僵化,從而導致局限和自閉。不過無論如何,只要一直在學習,有意識的鍛煉自己的思維,使之不至於固化,應該就是好事。遇到過一些人,年紀也許不大,思維卻固化得非常厲害,只能接受在自己圈定範圍內的東西;只要超出自己範疇的,就一律加以否定,無論是否合理。這種其實也蠻可惜的,世界如此之大,宇宙如此浩渺,生命如此豐富多彩,卻人為的把自己的活動範圍縮小到一個局促的小空間。

思維的關鍵,主要在系統性和邏輯性上。做過的各種工作,積累的各種經驗,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想法,都是碎片;如何能把它們串起來,搭建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搭建過程又必須符合一定的邏輯,這是一項挑戰。

這樣思考的好處是,不用刻意去考慮邏輯性和系統性,做的工作基本已包含了這兩項要素;壞處是,看言情、宮斗、穿越之類的消遣類小說,也會不由自主的去分析其中的各項因素,一旦覺得情節上有邏輯漏洞,就會相當失望。

最難合作的人,不是吹毛求疵的人,也不是脾氣暴躁的人,而是跟自己思維方式截然不同的人。遇到這樣的人,相信雙方都暗自在心底罵「SB」。碰到過不止一次這樣的情況,我完全不能理解這麼明顯從A毫無疑問是推導出B,怎麼可能是C?一度想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再討論下去簡直是浪費生命。。。即使是不得不耐著性子坐下來繼續談,也已經暗自關閉了討論的通道,拒絕聽對方在說什麼。

一度覺得思維方式不同是溝通的最大障礙,不過後來漸漸覺得,阻礙溝通的不是思維方式,而是自己的心態。如果懷著謙遜和學習的心態,也許能發現對方思維中的閃光點;如果能從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中學習到一點什麼,收穫會比從類似思維模式中學習大很多。唯一的阻礙就是心態。絕大多數人不能容忍自己的思維被挑戰,這是顛覆自己的知識體系,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拒絕接受對方的觀點和推斷,即使對方有合理之處。如果能克服這種反擊的本能,耐下性子思考對方的思維過程,也許會有所得。

知易行難。即使是已經注意到這一點,並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心態,有時還是忍不住要在心裡大罵。只是當在暗罵的同時,是否也意味著自己的思維已經固化呢?這真是一個不忍深思的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構建英語思維模式
安利2個量化思維的具體實踐方法
朱百寧 | 如何擁有「把握本質」的強大能力?
呂生榮:財商思維
【思維模型】查理·芒格113個思維模型之6-11

TAG:思維方式 | 面試 | 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