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那一代人的怕和愛

《芳華》:那一代人的怕和愛

記得二十多年之前,著名學者劉小楓有篇名文《這一代人的怕和愛》,評論經歷過那個特殊歲月的一代人的情感。嚴歌苓原著並編劇、馮小剛導演的《芳華》,用流行文化的呈現方式再度回顧那段特殊歲月的歷史記憶。那一代人的芳華,隨著時間和大事件的鋪展,風流雲散。男主人公劉峰,也以為林丁丁的反應而徹底改變了命運。「活雷鋒」劉峰因為在禁錮時代聽了鄧麗君的情歌,而無法抑制住自己的慾望,擁抱了林丁丁並向她傾訴了愛慕,林丁丁的高發便是《芳華》的轉折點。

電影中林丁丁的角色是由90後演員楊采鈺扮演,這位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年輕演員,曾經在霍建起的《1980年代的愛情》中擔任女主角,飾演了一位遠離塵世的農村女孩:她青澀內斂、端莊靜美,同時又有著堅韌的性格,該片還入選了當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從《1980年代的愛情》中無私奉獻的村姑,到《芳華》里的文工團員,楊彩珏詮釋的人物更加走向歷史的幽深之處,而兩部電影中的角色氣質完全不同。

電影中與原著里的林丁丁有一定的出入,這是兩種藝術形式塑造角色的要求不同。在電影中,她沒有病懨懨的樣子,少了一些嬌小可愛,更多細節只側重展現她世故、成熟的一面。當劉峰在庫房裡跟林丁丁表白時,原著中有一個有趣的細節, 「跑出門的丁丁突然又折回,用腳去勾那扇門,似乎要替劉峰把門關上。勾了兩下還是關不上那門」,當後來問及她為什麼要關門時,「她糊塗地瞪著眼,搖搖頭,又搖搖頭。」小說在這裡的展現的是一個不諳世事、完全嚇傻了的林丁丁,但在電影中,這一段被省略了,不能更加立體地展現充滿矛盾的林丁丁形象。

同樣在表白那一段,原著中的林丁丁是被完全嚇傻了,她尖叫著「救命」並落荒而逃;而在電影中,林丁丁並沒有喊,而是有些慌張,甚至很沉著。她的沉默是她膽小的體現,更是精準地展現她驚嚇的程度,以及內心對劉峰的「感到驚怵,幻滅,噁心,辜負……」。楊采鈺的表演拿捏精準,比失聲尖叫更能體現林丁丁的性格特點,讓人覺得十分驚喜。

本屬於青春期的悸動、油膩、聒噪,不該被冠以政治含義進行批判;本屬於年少無知的恣意妄為,更不該被成人的道德準則予以界定;本就是簡單純潔的情感,更不應深究到人性是非之上。特殊年代有著特殊年代的影子,但同樣的事發生到今天,恐怕也會對劉峰和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林丁丁的拒絕不過是暫時傷了他的心,但真正毀滅劉峰的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是人們善於站在道德至高點審判他人之罪的本性,是排斥多樣性可能的大同社會。劉峰的悲劇是如此,何小萍(何小曼)又何嘗不是呢?那一代人的怕和愛,構成了劉峰與何小萍悲劇,也讓林丁丁成為典型的有缺陷的角色,如果可以有俯瞰大歷史的眼光,她也定然不會如此。

推薦閱讀:

TAG:芳華電影 | 黃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