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需求理論」之暖氣版:開通通風應該有節制

一個男性朋友說,「最討厭女生一進來就開窗」。

他說的是大學自習室,女生一進來,不問他人是不是已經通過風了,也不看他人穿的衣服是否能夠抵禦開窗後進來的冷氣,就把窗戶打開。打開後也不記得關上。也可能會關上,但她可能會等上很久。

他不是對女性有偏見。從概率上來說,女性可能比男生更喜歡開窗。因為男生可能對環境不是很在意,國內文化強調男性以工作學習為重,而不在意飲食衣著健康乃至周圍環境,所以大比例的男生不在意通風也是很有可能的。

通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公眾場合,通風可以預防疾病傳播。然而通風應該是有節制的。如果沒有節制的通風,那開著暖氣是不是浪費能源了?

圖片來自網路

頻繁開窗通風,除了有男女差異的原因,可能也和南北方差異有關。

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是說人們在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如生理、安全等需求以後,才會想到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需求。

類似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們對暖氣的看法也存在幾種狀態。和人們使用暖氣的情況相關,擁有暖氣越多,使用時間越長,人們越期望有好的體驗。

問題階段:

在南方和北方的一些農村地區,沒有暖氣(本文指集中供暖)。人們主要靠電器、自己燒煤、穿厚衣服等方式保暖。這個時候,因為同時強調外觀和保暖,所以衣服往往很貴,如羊毛衫。

晚上睡覺,被子蓋在頭上,可以護著臉,但是呼吸困難,而且頭髮凍在外面很涼。白天,不能做任何事情,無法看書學習,更別說上輔導班。(所以農村上來的大學生,實在不易)

生活在這種狀態下人可能不會想到,暖氣就是生產力,有了暖氣,可以工作,暖氣還可以更好的生活,如在室內穿夏天的衣服,吃夏天的冰激淋。類似於吃不飽飯的人,不會想到社交的問題,雖然社交仍然是個好東西,但這屬於以後的問題。大腦是有限的,一般會處理緊迫的問題,雖然一個煤球不到1塊錢,但多少錢也要省。

解決階段:

南方人到了北京,覺得有暖氣了,不冷了。穿著以前在南方冬天穿過的衣服,即便是開著窗,也不覺得冷。這不奇怪,因為他們的衣服就是南方過冬用的。

南方雖然沒有暖氣,但溫度比北方高。北方有暖氣但開窗後的室內溫度,可能和南方室內的溫度類似,大約11度?在北方開窗的室內,由於他們穿著南方過冬的衣服,可能並不會覺得冷,或者他們專心於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他們不會意識到冷。由於室內有暖氣,從窗外進來的冷氣至少不會像南方那樣的溫度警醒他們。

但是他們不知道使用暖氣的室內也可以像夏天一樣 。雖然已經在北京開始生活,但是長期的南方生活習慣,還沒有讓他們意識對暖氣的使用還可以「上升」一個階段:既節約能源,又暖和,還節約衣服成本。

體驗階段:

東北人用暖氣時間歷史長,已經不僅滿足於保溫,而且有了更好的使用暖氣的方式,他們在有暖氣的室內,注重保暖和通風(如家裡通風3-5次/日,每次15分鐘,公眾場合通風頻率適當延長),還有的裝了換風裝置,不用開窗,把溫度調節得可以穿夏天的衣服。 夏天的衣服不僅比冬天便宜,而且容易洗,穿上很輕快。

比較常見的情況是,東北人和南方人,男人和女人,共處在一個開著暖氣的室內。有的人(可能南、北、男、女都有)傾向於開窗,有的是全天開窗,而且開窗前不和室內的同學、同事商量,這讓其他人很彆扭。

可以想像,陌生的同學或者熟悉的同事之間可能不會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因為學校里和工作場合,我們討論的不多,多是一些服從。一旦你提出這個問題來,他們就可能會覺得你要找茬,或者覺得你事兒多。即便是討論,沒有幾分鐘可能也說不清楚上面千字的內容。即便說清楚了,對方也可能一時無法消化和理解。於是我寫出了上面的內容,供南方人和北方人,男人和女人理解。有不對的地方,歡迎留言補充。

當然我也承認東北人也有習慣應該全天開窗的,南方人也有習慣全天封閉的。也有男人喜歡全天開窗的,有女人喜歡全天封閉的。我這裡說的是多數情況,至少是從我周圍觀察所得出的結論。或者這並不是多數情況,那就說說這幾種情況,開窗的、不開窗的、有限制的開窗的,不管執行這種行為的人是哪一種。也許並不是性別和南北方差異使之不同,那就討論下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行為? 清楚了原因,就可以相互理解。

推薦閱讀:

TAG:暖氣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