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最終定檔 可我們終將敗給時代

看完 《芳華》自之後,難以名狀的沉重,深深的無力感,彷彿是身上無形的枷鎖,走出片場看到有些阿姨默默抹眼淚,他們的時代有他們的形狀,我們的時代也有我們的難以名狀。

這次就聊聊《芳華》,為了讓大家好好看電影,就不聊具體劇情了,等上映過後有機會我再補上吧。電影是以文工團作為一個切入點,描寫特地時代下文工團的背景,這次我們就講講那個時代。

《芳華》講述的是文工團幾個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由於電影涉及了中越自衛反擊戰,可以倒推這幾個人的出生應該是在文革之前,文革的時候,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種狂熱的群體批鬥中,保護革命成果,批林批孔,社會陷入增長停滯,有些事或許是對的,或許不對,後來整個社會進行了反思,經濟增長停滯,社會文化遭到巨大破壞,但同時也打破了中國長久以來的社會秩序,可以重新找尋發展思路,找尋發展點。這幾個青年在這樣的環境下,度過了人生價值觀樹立的黃金時期,他們的價值觀,其實本質根現在沒什麼大的差異,那會兒社會擇偶普遍會選高幹子弟,現在除了高幹子弟外,有錢也行,大家都是擇高枝而棲。

進入文工團,男主劉峰由於「犯錯」被下放連隊,參與了中越自衛反擊戰,電影中應該有幾分鐘戰爭場面,這場戰爭呢,其實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我們就順便說一下這場戰爭吧。這場戰爭發生在世界冷戰背景下,由於當時越南戰爭結束,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在越南的雨林里沒有討到便宜,順便補充一下《阿甘正傳》描寫的就是越南戰爭背景下的美國,戰後越南國際聲譽與國際地位急劇提升,大家對於越南也是長期看好,你想想美國都拿它沒辦法,看漲越南的人不在少數。加上蘇聯的背後支持,同時越南也有領導東南亞的野心,越南就集中兵力去教訓紅色高棉政府,如果越南能夠教訓紅色高棉政府,那麼周邊國家呢?會不會也順便教做人。這對於自詡第三世界國家代表的中國非常不利,當然背後還有蘇聯的企圖,這讓中國很被動,如果要選擇爭取到主動權,恐怕沒有第二個選擇,不論國際如何評價,中國領導人的這個選擇是非常明智的,現在的國際地位便是那時博弈的結果。

借用《三體》的黑暗叢林法則,周圍很多帶槍的獵人,我們就是其中之一,既然知道其他獵人不敢開槍,那麼最好的選擇是什麼便不言而喻,美蘇冷戰的其他戰略不多分析,反正我國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我們再回到這幾個年輕人本身,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部虐戀,你喜歡的不喜歡你,喜歡你的你又不去在意,於是大家在等待與被等待中度過了青春,然後在碌碌的一生中,懷念著自己假想的最好的愛情,然而始終卻未曾得到,在很多年以後,如果有機會再重逢,那時候發覺可以大膽訴說,可卻再也回不去最好的年華,也發現其實對方並沒有自己假想的那麼好,但就是放不下心中的那份偏執,畢竟,人要承認自己錯了是很困難的,何況是錯了一生。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愛情觀,馮小剛這次說的是自己70末80初的愛情,那個時代的愛情,愛情是克制的,保守的;到了趙薇的《致青春》,愛情就相對開放一些了,到了現在,愛情可以有足夠的選擇權,也允許大量試錯,這跟經濟發展是成正比的,社會的供給跟得上的時候,人文便會產生新的發展,包容性更強,這在許多國家是通用的,當然,政教合一國家另當別論,這是兩套體系。

特定時代下,有特定時代的產物,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榮耀,底下也隱藏著時代的悲劇。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釘,推動著歷史的巨輪前進,除了極個別人之外,大多數人是無法跳出時代的,跳出時代的人,是有足夠智慧的;可大多數人只能在時代的框定下不斷去選擇,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想要與自己較量,在不斷與自己的搏鬥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後,用一句話點評一下《芳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愛情,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命運,在命運的顛簸中,懷念那份始終未曾得到的愛情。

推薦閱讀:

同樣的表白,為何有天壤之別的結局呢?
愛的世俗之相
故事集#2-被拒絕了百萬次的女生
關於愛情的一切
沒安全感是什麼體驗?

TAG:電影 | 芳華電影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