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自然

正式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引用一首詩,第一次接觸這首詩是我高三時我的後桌念給我的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可飲一杯無】

單純的覺得很有意境美,有一種神神叨叨的禪意在其中

這兩天在讀《瓦爾登湖》,講述梭羅的獨居生活。最開始讀那是真的看不懂,每一句彷彿都沒有關係,也是有一種神神叨叨的感覺。但當我深夜裡打開這本書,耳機里放著純音樂,我漸漸開始懂了。

東西方的人都喜歡意境,可稱歸隱。有人問過我不考慮現實因素最想幹什麼,我說我想住在山裡。我沒有在神神叨叨故作清高,在看我這篇文章的你,來,讓我們像老朋友聊天那樣,給你明明白白的看我的心。

我的公眾號後台曾有過這樣一條留言,有人希望我發的推送可以增大一些頁邊距,達到視覺美觀的效果,並好意的告訴我某某編輯器有這種功能叫【留白】,我在感謝他之餘,不禁又特別喜歡這個功能的名字

我原是知道留白的,但我又特意查了一下留白的含義,百度是這樣解釋的

彷彿那些極致的中國美學裡或多或少會有一點留白的意味在其中,可以引發人的無限美好遐想。就好比女人,坦胸漏乳往往沒有吸引力,我忘了是誰曾經建議女性的穿著里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就是要麼露上身,要麼露下身,都可以吸引人,但上下全露的是妓女。我覺得可以再加上一條就是你若是全身包得嚴嚴實實但只露出一截光溜溜的小腿那絕對可以稱之為性感,你若長得再好看一點,就可以稱之為尤物了

我將這些有意的,無意的,自然的,或是人為的造出來的吸睛之感統稱為意境。中國人喜歡『意境』這個詞,而中國人的作風也時刻流露出數千年傳下來或正宗或走調的意境,好比催朋友還錢,你不好意思直接張口,所以只能先問他最近過得怎麼樣。老外就不會這樣,當然他們之中就也有喜歡中國這種拐彎抹角的,就好比世界各地都有中式的園林展地,什麼唐人街;再比如中國的小吃更是遍布全球,其內涵更豐富,詳情可以去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我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園林》,介紹中國的傳統美學。園林專業人士看過之後可能會感覺稍有不符,但對付小老百姓就綽綽有餘了。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求像園林這樣美好的事物,以前的皇帝活著的時候喜歡給自己修一個御花園,死了還會給自己修建陵宮。就像秦始皇陵,驪山墓到現在還不知是真是假,先拋開兵馬俑不談,古書曾記載這位始皇帝就怕自己死後墓被人盜,特意修了四個墓,還樂此不疲在自己的墓里灌水銀,充當世間的江河湖海,想來嬴政這位爺也是個小資的主

扯遠了,我最開始接觸意境之物應該就是從小背過的唐詩宋詞。像什麼『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這種逼格滿滿的宮詞;亦或是姜夔筆下的『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等等,都能引起我的無限遐想。後來讀紅樓夢,從林黛玉進賈府開始,書裡面寫的那些極富特色的建築,或是房間里的陳設壁畫擺件,觀園裡姑娘們的手爐,乃至飲食卧具,讀起來都讓我滿心的歡喜。說起來我是一純種東北人,像五大三粗,破馬張飛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我們的,我們家祖上查三輩都與南方的小巧玲瓏無緣,但偏偏我就十分中意這些美到極致的意境之物。我現在的大學裡,認識一南方姑娘,紹興人,哎呦內溫婉勁兒,說話聲兒里都透著江南水鄉吳儂軟語的細膩,我羨慕的不得了。從小到大也有人誤認為我是南方人,但只要我一張口說話,就立馬顯露原形,我爸就曾說我說話土掉渣

說起我爸,可能我的文藝之心就是遺傳於他吧。從我認識我爸開始,他就是每天喝茶,最喜歡的是茶具,什麼從各個窰里燒出來的杯啊,盞啊的他能說出個十之五六;等我上小學,他開始養鴿子,期間包含自己沒事兒研究玉,研究古建築,研究各式各樣你能想到的和意境有關物件兒;我上初中,他開始練毛筆字,如今,毛澤東的《沁園春》讓他寫的頗有風範。我是他閨女,所以算是繼承了他的喜好,我們爺倆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書啊,電影啊,毛筆字兒啊,或是把玩的小物件兒。我姥姥聽二人轉,於是我開始沒事兒哼哼唧唧戲曲里的調調;我爸練書法,於是我開始拿起毛筆東寫西畫,練得最多的是【蘭亭集序】這四個字,平時無非是在宣紙上寫王八蛋,寫智障,類似這樣的拿不上檯面的字眼。

我開始會懷疑,我身上這些種種的附庸風雅,是虛榮是遺傳還是本性?我在朋友圈發的東西是為了秀還是美名其曰的留住光陰?我記得有一年中秋,我和我爹在家裡喝茶,我看著我有范兒的爹爹按部就班的洗茶泡茶品茶,最後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枚精緻小巧的我叫不出是從哪個窯里燒出來的茶盞,裡面盛著色澤純正的茶湯,茶香悠長,但卻轉瞬即逝

我們爺倆有模有樣的茶過三巡,我爸不再添水了。他撂下茶杯,說了一句我至今都忘不掉的話,我也不知道他現在還能否記得,他說:姑娘,無論是以後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喝茶只能喝前三泡,永遠記得!

他曾經教過我,第一泡茶,為前奏;第二泡茶,為高潮;第三泡,是尾調。拋掉那種泡了五次才顯色的茶,剩下的基本泡三次就沒有滋味了。他讓我人前人後只喝頭三泡,絕對不是為了讓我顯得多麼有范兒多麼會享受,真正的內涵我曾很長時間摸不清

前段時間,我開始讀陸羽的《茶經》。世上講述品茶之道的書千千萬,但我只想從最原始的那一本讀起。茶聖陸羽在書中將茶比作天地神物,我想我開始懂得,飲茶的內涵之一就包括我忽略掉的裊裊茶香。我曾經費勁巴力的背從各個窯子里燒出來的茶器的特點,好在人前能一眼辨別出處,盼望著得到滿堂喝彩,現在想想多麼名貴的物件兒也填不滿我的虛榮

真正的品質,意境,或是現代人所說的逼格,都是來源於生活,但卻絕對超越生活。它們是使人回歸自然的,而不是讓自然變成人手中的把玩或是狎玩之物

學生時代的我喜愛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文中的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的生活總能讓我心嚮往之。如今再讀發現,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是來自生活的意境;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是源於自然的意境。它們永遠綿遠悠長,如同陶公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爽豁達大大方方

讓我們把目光再返迴文章開頭的那首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可飲一杯無。】

再讀就是另一番滋味,是乍見之歡,是久處不厭

從來出來,去該去處,其實我們都應該皈依自然。

推薦閱讀: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紅樓夢》的人物命名藝術
我讀《項脊軒志》
《中國文學史》比較(一)
柳永,糾結一生的偽搖滾青年

TAG:中國古代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