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

導讀:

「你為什麼喝酒?」小王子問道。

「為了忘卻。」酒鬼回答。

小王子已經有些可憐酒鬼。他問道:「忘卻什麼呢?」

酒鬼垂下腦袋坦白道:「為了忘卻我的羞愧。」

「你羞愧什麼呢?」小王子很想救助他。

「我羞愧我喝酒。」酒鬼說完以後就再也不開口了。

正文:

小王子在一個小星球上遇到了一個酒鬼,喝酒——羞愧——喝酒。

《肖申克救贖》中,有一句對白:制度是這樣一種東西,你一開是厭惡它,後來離不開它。

兩個例子,就是想說明一個現象:反應模式一旦形成,人就開始陷入其中,被其慢慢蠶食。

迴避型依戀者,由於自己初次面對不安的感覺,形成了迴避的反應模式,進而開始主動疏離。而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也來自於這種迴避型的疏離行為本身。主動疏離,就是酒鬼的酒,肖申克的制度。

其實,每個人都會度過兒童的共生期,意識獨立的代價,就是對父母的感情疏離。毫無疑問,迴避型依戀者具有常人難以捕捉到的情緒細膩敏感。在意識獨立過程中,確立子女和父母的感情距離,在非迴避型依戀者看來,只是一個必然過渡期。可是,在敏感細膩的迴避型依戀者看來,這是無法面對的傷害,無法直視這種傷害,產生了迴避型應對模式。在成年後的時間裡,面對親密關係的時候,迴避傷害,就變成了他們主要行為。迴避的主要方式,就是傷害對方(起碼,在第三者的視野看起來是了,他們就是在做出這樣的行為)。面對可能帶來的傷害,寧願選擇結束關係。這是迴避型依戀者特有的行為模式。這種傷害到伴侶的疏離行為,恰恰是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所在。這種行為,背後代表的自我認知動搖。

如果說安全感還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對自己認知的不斷確認。(很好奇一個問題,自我認知的確認,無論是那種類型的人,確認手段,都來自與外界的間接確認。別人認可自己,所以我認可自己。這種思維的背後,到底是什麼邏輯?雌雄異體原因?假若雌雄同體,是不是就不需要這種間接證明了?)最好的外界證明,就是有人喜歡。喜歡是可以帶來收益,收益能促使人產生安全感。

所以,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來自與兩方面,避免自我認識的動搖,確認外界對自己價值的認可。換句話說,迴避型依戀者的安全感,來自於迴避依戀這個行為本身。基因的遺傳,兩性的吸引,生育能力和生存資料的交換,本身就索然無趣的行為。為了補這個缺,產生的宗教信仰,就是愛情。看起來,高一級一點兒。可是愛情是人為定義出來的。

在生物行為角度來看,迴避型依戀者,更遵從於基因擴張的策略。多重或者多樣的親密關係的可能性,即能帶給迴避型依戀安全感。之前聊過,人類認知速度遠遠小於知識存儲容量,所以,長期親密關係,帶來的是子代哺育成功率提升。這個角度看來,迴避者的基因策略,又是失敗的。除非,哺育子代的另一半,具有較高的哺育水平和技巧,起碼,需要對待子代有強烈的感情意識。按照這個類型,不難發現,這恰好是焦慮型依戀者的特質。有趣的是,焦慮和迴避,又是彼此具有很強吸引力。

開始說,怎麼辦?兩種情況,怎麼給迴避者提供安全感,迴避者自我怎麼獲取安全感。

怎麼給迴避者提供安全感?

和迴避者建立親密關係,比一般關係,更為考驗伴侶。按照迴避者的安全感體系,他們需要現有關係的破壞和新關係的可能。伴侶提供,盡量低頻的親密關係,造成親密關係破壞的假象。自我形象的多重轉變,造成新關係的錯覺。通俗說,就是在關係中,向後推一步,時刻秀出新的自己。

迴避者的安全感的建立。基因生存策略是天性,不能避免的。能夠正視,並完成良好對的自我疏導,能夠彌補這種天性。首先,迴避者的敏感天性,要求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會產生豐富的體驗。可是,這會讓對方很累。如果對方不能回應,迴避者會感到收到傷害,繼而走向更多親密關係的選項中。應對辦法是,從間接認可,最終過度到自我認可。(這需要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最終,能夠結束迴避者的迴避行為模式,只能是自我的認可。

如同蜘蛛和烏賊一樣,如果人的情緒感觸也由觸角的話,迴避者對的情緒觸角應該比一般人觸及面積更大,更容易捕捉到更多的細微變化。自我認可的過程,就是自我關閉觸角的過程。這個觸角,會給親密關係的伴侶帶來過多的負擔。換個角度說,我認為迴避者,從未實現真正的情感獨立過程,缺乏自我認可的能力。這才是,迴避者的最本質的問題。自立而後愛人,自愛才能自立。

當然,道理如此,仍然會出現迴避者的伴侶,迴避者自身無法改變的種種阻力。親密關係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目標設定,就是親密關係雙方對關係預期的定位。小學時候,我同桌特別逗。遇到很難的數學題,沒法解答,就說,題出錯了,然後改了題目,開心作答,偷懶的辦法也是如此。如果不能維持或者給予一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那麼,直接在接觸初期,明確表明這個情況,避免彼此目標不一致。畢竟,允許多樣性的存在,進行長期演化,孰對孰錯,也不一定呢。


推薦閱讀:

關於迴避型依戀的一些感受

TAG:迴避型人格 | 親密關係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