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成熟的從來都不是時間
——《目送》、《我與地壇》讀後感
炎炎夏日,有《目送》陪我在風扇攪動的暑氣里,在空調送來的冷氣中;夏末秋初,《我與地壇》和我一同感受暮夏的溫柔,感受秋風的清涼。那段時間,《目送》和《我與地壇》一直在摻著看,不是同時開始,卻是同時結束。
無論是龍應台還是史鐵生,他們的作品都有強烈的個人特色。龍應台對景緻的描寫、刻畫,無人能出其右。其峰迴路轉式的結尾總能引人深思。而史鐵生的筆觸則對於情感的表達入木三分,也許是正是因為生命給予他的磨難,使他對於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有更加敏銳的覺知。
很久之前,就迫切的想了解《目送》這本書。因為在上學的時候讀過《你來此看花時》,其中有一段動態場景的描寫極具畫面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將它謄抄於摘抄本上,「我看見早晨淺淺的陽光里,一個老婆婆弓著腰走下台階,上百層的寬闊石階氣派萬千,像山一樣高,她的身影柔弱如稻草」,是那四個「我看見」讓我一度很想了解能寫得出這樣文字的是怎樣的一個人,這究竟又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終於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已經走出三味書屋到一個沒有固定課堂卻從不下課的地方學習。此時的龍應台的形象也改變了許多,如果不談「大江是不是大江,大河是不是大河」,其文字本身還是值得一讀的。
《目送》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早些年的父母、孩子和社會新聞給她的感觸,更像是雜記。第二部分主要是遊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帶來的不同感受,卻同樣的讓我在平淡的生活里產生了共鳴。第三部分主要是講述了父母在世時最後的狀態並回顧了雙親的人生經歷。垂垂老矣,人生暮年時,令人感慨。
與《我與地壇》結識也是在語文課上。《我與地壇》本身是一篇重要的課文,而《秋天的回憶》則是在一次閱讀理解題目里初識的,當時史鐵生這種看似描寫眼前之物卻道盡景物之外情感的能力讓幼小的我不由心生崇敬。《我與地壇》沒有特別明顯的分為幾個部分,看似沒有聯繫的幾個主題層層遞進的展現了「自我解脫」和「母親」兩個部分。「自我解脫」又大體可以概括為地壇中的思考、朋友和寫作三個部分。
一整本書看下來,不難發現其實不止是史鐵生,他的家庭本身和他父母的經歷也頗為坎坷,所以他會對世事無常這四個字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但與其說傷痛成就了史鐵生,不如說,傷痛讓他面對了真實的自己才成就了作家史鐵生。除了他天生敏感寫作對他來說更像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這個原因,也能感覺到,寫作對他一點點走進自己、走出陰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的確,語言文字、節奏韻律、色彩光影,你總要選擇一種方式,去表達,去記錄。以此為出口認識世界,以此為入口認識自己。
為什麼要寫所謂讀後感。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會被語言的魅力感動,會從書中看到自己。閱讀,可以讓我們換個視角面對我們真實生活中的問題。可是過後如果沒有經過思考消化,合上書我們還是那個沒有進化的1.0,並沒有成功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記錄,不僅是為了提醒我過而即忘的大腦,更是為了走進作者,走進自己。
走進自己,人窮盡一生所依賴的、所對抗的,其實就是內心的自己。這種思想《目送》和《我與地壇》中都有體現,她說,「你的修行開始。在你與世隔絕的修行室外」「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他說,「危卧病榻,難有無神論者」「不管我們信仰什麼,都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導」。
他們的文字同樣除了情感的表達,都極具思辨的哲學。史鐵生有一篇文章中寫道「你千里迢迢地去時,魯濱遜正千里迢迢地回來」,這句話用一種戲謔的口吻表達了與「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相同的含義。而龍應台似乎又在文章里做了回應「任何一個時刻,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時刻,好地方」。
如果說龍應台是因為看透了社會冷暖,看不透家國情思,才走上邊寫邊遊歷的寫作之路,那史鐵生是因為看透了命途多舛,看不透生命意義才走上邊記邊講授的寫作之路;如果說史鐵生是因為感受到疾病折磨之痛,而思考命運,思考人生,看透了自己,那龍應台就是因為感受到雙親急劇的衰老切身之痛,而思考小家,思考大家,認清了自己。
兩位作者的作品所傳達的人生態度有某種意義上的重合:無論悲喜,心態應更加淡然;相同或不同,態度宜更加寬容。「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人們把這種能力叫做成熟。如果說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經歷過家道中落。時間並不能帶給我們成熟,但經歷可以。經歷過痛,經歷過衰落,這讓他們對人生的體會格外透徹。
經歷讓我們懂得。「風聞有你」,不如「親眼見你」。
讓你成熟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經歷。我們會隨著時間慢慢變老,卻並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自然的心智成熟。但是如果可以選擇,誰又願意很快就看透了是非,一夜就長大。
很久之前就想讀的兩本書,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過去了很久而輕視了這份騏驥。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只要值得,只有早晚沒有先後;遨遊書海並不是炫耀的資本,只是可以更接近自己的內心。書中的文字,或直抒胸臆,讀罷酣暢淋漓,或百轉千回,讀完意猶未盡。抱歉不能在此詳盡展示,只做拋磚引玉,原版不容錯過。
「清風朗月」是我在這兩本書中找到的一個有趣的巧合。「清風朗月,如沐慈悲」。實寫景,景之外也是心境。「如果這個世界的種種殘忍和粗暴不曾嚇著你,此去的路上也只有清風明月細浪拍岸了」。會當亭亭而立之時,無憂,亦無懼。
祝君前路清風徐徐,曉月當空,不曾為何事一夜白頭。
推薦閱讀:
※平凡的黃土地(《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為什麼老闆總是鼓勵你加班?為什麼社會告訴你一定要買房?——《資本論》第1卷揭露的秘密
※真愛與輪迴--《擺渡人》讀後感
※《羅亭》--由小說人物想到身邊人,這就是經典的共性
※「當一切無法照舊時,讓我們用替代方案好好對付這事吧」--《Option B》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