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努力焦慮症?焦慮是真的,努力恐怕是假的

在一次和朋友的閑聊中,她突然提到:「我最近狀態很不好,有時候懷疑自己得了努力焦慮症。」

「怎麼不好了?具體說說」,我試探著問。

「從上家公司離職後,找工作有一個月了,一直沒找到滿意的。突然覺得我好失敗,現在想想每天在北京生活的成本這麼高,很想離開這回家去。但是回家又沒有適合我的工作,看著身邊的朋友同事升職的升職,結婚的結婚,更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每天特別的迷茫,看不到未來的路在哪?」

……

當女生開啟傾訴模式的時候,一般會很快進入一種如入無人之境的狀態,我靜靜地看著對話框左上角「對方正在輸入」之後接著另一條「對方正在輸入」,消息一條接一條。沒有插話,默默的對號入座,發現其實我也是個地地道道的焦慮症患者,但是可能我的焦慮並不是來自於努力,而正好相反——現在的不安和焦慮都是因為之前的不努力。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在北京,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可能要有幾百萬,我的家鄉在距離北京100餘公里的一個小縣城。畢業那年,家裡人的一致意見是讓我回家考公務員,或者考個編製內的老師也不錯。但是我很堅決的拒絕了所有「善意」的勸告,我至今仍為當初的決定感到慶幸,並非留在家鄉的小縣城有什麼不好,而是我知道自己實在不喜歡那種到處都要靠人情關係維繫的社交網,雖然舒服自在,但是一眼就可以看到50年後的結局,這很難不說是對人生一場的辜負。

如果說在那個提起來沒有多少人知道的普通學校里有什麼收穫,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讓我有一個走出小圈子,認識外面大世界的機會。小學時一個年紀一個班,我可以保持在前十名,暗自為自己驕傲;初中時一個年級六個班,名次仍然可以保持在前五十名,還是可以的;高中時,一個年級八個班,成績徘徊在前一百名以內,勉勉強強。等到了大學,才發現:

卧槽,這哥們兒籃球打的真TM棒,成績還這麼好。

一個大老爺們彈什麼鋼琴,背著個吉他裝什麼B,還想搞個樂隊?做夢去吧……

班草不僅家境好有顏值高,還是一票證書收割機,口語6得飛起,在外教課上跟老師談笑風生,不知道比我高到哪裡去了……

班長除了會在班導那裡拍拍馬屁干點狗腿子的勾當,還能幹嘛?

但是很快,籃球高手進了校籃球隊,到處比賽為學校爭光;吉他手和他的樂隊辦的有聲有色,每場晚會他們是必不可少的壓軸節目;班草高分拿下雅思托福,考研or工作,根本不care,手握國外名校的offer,坐等開學;班長憑藉和老師的良好關係,平時掙到的兼職收入足夠日常開支,而且拿到班導推薦,獲得了不錯的實習機會。

看到這些,我焦慮了嗎?沒有,雖然一直在為「60分萬歲」努力著,但是看到身邊各種人的豐富經歷和不懈努力,我並沒有什麼危機感。是因為自己有什麼過人之處嗎?並不是,但懶惰的慣性在麻痹這我:你很牛B。如果當時能夠多問自己一句,說不定就可以早點焦慮,早點覺醒了。

你牛B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每次面試被面試官問到:說說你的優點和缺點,都會陷入短暫的一臉懵逼。缺點需要包裝,尚可以理解,可是優點這種可以敞開自誇的東西,竟然也無話可說。

然後又再次發現,職場上比你牛逼的人竟然還比你努力,比你高薪的人年紀還比你小,家境出身比你好的人不僅業績好顏值也很高……

請問:你還有什麼可牛B的?

幡然明白這個扎心的道理之後,你開始慌了:我要努力追趕,我要充實自己,我要彌補以前荒廢的時間。

於是,從來不運動的你,開始跑了一星期的五公里,大汗淋漓之後腿酸背痛,不過看著肚子上一圈的肥肉,也是滿滿的成就感呢。於是,自拍發個朋友圈吧,然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健身不知不覺就又荒廢了……

於是,從來不看書的你,捧起行李箱底落滿灰塵的大塊頭,翻了幾頁……哎,手機響了,看完消息刷個朋友圈吧,再看看微博?哪個明星又出軌了?吸毒隊要加油啊……好睏好睏,明天再看吧……

於是,英語荒廢許久的你,開始下載各種單詞聽力APP,公交地鐵上的時間見縫插針的背幾個單詞,聽幾段聽力。但是你發現那個小姐姐身材不錯哎,旁邊的小哥哥很帥啊,耳機里的鬼佬在說什麼JB玩意兒?

於是,一個回合下來,你雖然沒有什麼實質的長進,但是!有朋友圈為證啊!我健身了!我看書了!我背單詞了!我很棒!

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倦怠的久了,稍微用點力氣,就容易把自己感動到不行不行的。

但是,你發現一直關注的那個大肌霸線條更清晰了,你發現那些經常讀書的人已經更新了書單,你發現那個原本一口印度咖喱味口音的同事竟然可以和美國人談笑風生了。

而你,還TM 在原地踏步。於是,因果報應般的你焦慮了,但是還要給自己掩飾一點「努力焦慮症」。

真正努力的人不會焦慮

「你是不是很久沒看書了?」在確認她已經發完連珠炮一樣的消息之後,我趕緊岔開話題,可以猜到如果順著她的話題聊下去,很快就會進入死循環。

「是啊,哪有心情看書?」

「今天先試著抽兩個小時把手機關了,安安靜靜的看會兒書吧。先解決了焦慮再努力。」這是我的經驗之談,我確信這樣會有用,即使不是最好的辦法。

《非常幸運,畢業後參與的第一家創業公司失敗了》,在之前的這篇文章里,我講了一些當時的經歷,沒有講的是在公司整體的迷茫期和離職前後備受挫折的幾個月我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一種近乎行屍走肉的頹廢和喪氣滿滿,每天在昏暗的房間里渾渾噩噩的度過,不想開燈,不想吃飯,在床上躺著睡覺或者準備睡覺,那種一夜暴富的功利夢被很快擊碎之後的巨大落差,一時不敢相信幾個月前鬥志昂揚的團隊轉眼間七零八亂,一直堅信不疑的目標也被證實為是錯誤的。圍繞著這個項目團團轉了一年有餘,當時的我卻並沒有獨自深入的去思考過它本身的商業邏輯有無弊端,有無改進的空間,思維認知層面止步不前,各種運營技能上也同樣知而不精。這是我當時總結的結論。對,我在那段時間裡就是用這樣一個論斷去思考以後的路要怎麼去走,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一天又一天的醉生夢死。

終於有一天,我睡不著了。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索性坐起來,從促狹的桌上抓起一本書,隨意的翻著,就這麼坐到了天亮。初春的時節,我臨時決定:出去走走。到地鐵站,轉到西直門,換S2線,一路狂奔搶到一個位置直奔八達嶺。在山上呆了大半天時間,再次回到屋裡已經是夜裡十點多鐘。

並不能說去了一趟八達嶺就像醍醐灌頂一樣開了竅,這和那幫整天喊著要去西藏凈化心靈的二逼沒什麼區別。此次八達嶺之行給我最有價值的觸動就是動起來,行動起來,什麼好漢坡十二坡都不在話下,去你大爺的在老子腳下顫抖吧。

人的認知水平,還需要刻意去培養的,它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增長,只有當經歷過某些事情,並且認真的去剖析深入思考的時候,才有可能讓自己發現自身存在的認知障礙。進而產生自發學習的慾望。這種有明確目的有規劃有意識的提升才是有價值的努力。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人對於自身的認知一般會有這四個階段:階段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Unconscious incompetence);階段二:知道自己不知道(Conscious incompetence);階段三:知道自己知道(Conscious competence);階段四:不知道自己知道(Unconscious competence)。

很多人終生只能停留在階段一,他們在自己的小世界活的可能不會太瀟洒,但是絕對不會焦慮,因為他們缺少這種思考的意識,第三、四階段的人大概也不會特別焦慮,因為達到這一境界之後,以他們的認知水平或者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已經足以應付面臨的問題。而剩下的第二階段——知道自己不知道(Conscious incompetence)——佔據了焦慮人群的主體。若談及解決辦法,恐怕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有心去彌補提升,還是有救的。剩下的就只有——做。簡簡單單的去做,不要綁架太多旁的東西,同時在努力的時候,也要告訴自己,努力只是一個過程,而結果——以失敗多為常見。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士兵突擊》里39號高材生軍官吳哲的口頭禪——平常心,平常心。

題圖來源花瓣網,作者跳跳利奧,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鏈接:花瓣


推薦閱讀:

你的偽認知升級,正在加重你的焦慮
帶娃越來越焦慮,是因為你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緩解焦慮的食物
產前焦慮怎麼辦

TAG: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