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管理之十五 小而美的KMV模型

假期又看了一遍《Good will hunting》,不由自主把Robert Merton套在will身上,Merton就是現實生活中這種天才,建立期權定價模型,拿了諾貝爾獎,然後從哈佛大學出來創立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賺大錢之後碰上俄羅斯債券危機,賠光了之後重回學校做研究,又把期權模型創造性的用於推算公司的違約概率,用大緊老師的話說就是,天賦就是老天爺賞飯吃,一伸手就知道有沒有。不過本文的主角不是merton,而是基於期權理論的KMV模型,一個計算違約概率的小眾而美的模型。

一、期權角度下的公司價值

KMV模型之前,先看一下merton用期權方式是怎麼理解公司的。

公司的價值V=負債D+權益E,股權價值=max(V-D,0),股東所得等於企業價值超過債務的部分,不就是行權價為D的看漲期權嘛;債權人所得=債權面值D或者企業殘餘價值V-E,也可以寫成債權價值=D-max(D-V,0),這不就是看跌期權嘛,這樣一來模型中的N(-d2)—看跌期權的行權概率,就能看作企業的違約概率。

但是,期權模型有嚴格的假設,如公司不分紅、企業價值服從對數分布、不考慮流動性風險、負債恆定等。

二、KMV模型

KMV模型提出於1993年,三個字母是三個創業者名字的首字母,成立以來一直默默無聞,後一舉成名於安然倒閉事件。KMV在安然倒閉前約一年,就大幅調高安然公司的違約概率,完敗三大評級公司,後在2002年被穆迪Moodys收購。

KMV是半參數半模型的方法,模型的基本思路是:當企業期望市場價值V低於企業所需清償的負債面值D時企業將發生違約 ; 以違約距離DD表示企業市場價值期望值距離違約點D的遠近,距離越大企業發生違約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較大。 與Merton模型不同的是,KMV用歷史上在DD處實際發生違約的數量作為違約概率,而不是藉助分布得出概率。如下圖所示,曲線為企業價值變化的實際軌跡,映射到T時間,就是該價值離違約點DP的距離。

KMV的輸入端:錄入股權價值、債權價值、股權和債權的預期增長率、無風險收益率,根據期權定價模型得出企業價值V;DP也不是簡單的債務相加,而是分長短債賦予不同的權重,處於公司的流動負債與總負債之間的某一點,考慮了流動性的影響;除以V的標準差,是對公司規模作了一個標準化,便於建立不同規模公司之間的對比。

輸出端:得出DD,即違約距離,KMV的精彩之處在最後,不是根據DD在分布函數的位置得出PD,而是基於違約資料庫,依據違約距離可以映射出公司實際的期望違約頻率,例如歷史上DD為a的公司有100個,其中有5個違約,那麼a點的違約概率就為0.05。這種處理就對模型假設沒有那麼嚴格。

三、結束語

目前銀行主流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是組合風險模型,組合風險模型需要估計每筆貸款的違約概率、違約暴露、違約損失率,以及債項之間的相關性。這種方法,更多考慮的是單個公司的具體信息,對銀行來說比較好獲取,但大量定性指標依賴人工錄入,有道德風險。銀行在迭代評級系統的前提下,實操中違約概率偏離度也是一個重要關注維度,這也是銀監監管銀行經營行為的重要內容之一。

相比之下KMV輸入端的數據更為客觀,看了一些文獻,國外學者對KMV模型作了很多驗證,結果證明KMV能在公司發生信用風險之前靈敏捕捉到公司信用質量的變化,相比其他方法具有前瞻性,巴塞爾協議3也推薦銀行使用KMV模型進行內部信用風險度量。不過KMV推廣的一大障礙是,違約資料庫在國內是缺失的,穆迪收購KMV之後也推出了基於kmv的企業風險管理解決方案,但最關鍵的資料庫還是沿用美國的,因此對我國企業參考有限。如果國內的金融機構能夠開放數據,尤其是對於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如果能夠建立起違約的資料庫,對於各大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將會多了一個判斷信用風險的利器。

參考文獻:

John McOuown,A comment on market vs. accounting-based measures of default risk,1993

2017年5月1日 周一


推薦閱讀:

中國竟然被降級?3分鐘看懂信用評級到底是神馬。

TAG:穆迪 | 信用風險 | BlackScholesMerton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