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愛玲穿越到民國 該怎麼抹大紅唇

張愛玲是一個口紅控,9歲時第一次投稿《大美晚報》,得到了五元錢稿費,大家建議裱起來留作紀念,可她旋即去買了一隻小號丹琪唇膏。9歲呀,那時候你我可能還在為奶糖多吃一顆牙疼呢!

1,

丹祺是第一批生產口紅的化妝品牌,據說可以隨著不同人的唇色而改變顏色。它在《申報》上面做的廣告,非常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特點:「內含神秘變色膏,增加自然美,丹祺在未用前,其色似橘,一經著唇,立變玫瑰色,鮮艷自然,終日不褪,中有香霜,使唇柔潤。」記得小時候母親有一隻綠色的唇膏,膏體是綠色,塗在嘴上就會變紅,我十分好奇,每每拿出來研究,恐怕和丹祺是一脈路數。

她寫《第一爐香》的交際花姑媽「嘴唇上一抹紫黑色的胭脂,是這一季巴黎新擬的『桑子紅』。」民國竟然就有這麼先鋒時尚的色彩,桑子就是桑葚的顏色,深紫色,把這樣一抹顏色塗在嘴上,就是現在的時尚達人也不一定敢這樣去約會的,也無怪塗口紅的人是掐尖要強的惡毒姑媽了。

寫《琉璃瓦》,「曲曲蹲在地上收拾著,嘴上油汪汪的杏黃胭脂,腮幫子上也抹了一搭。她穿著乳白冰紋縐的單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點胭脂暈。」這一段描寫得別有情趣,寫的是倆個熱戀情侶調情,結果把胭脂抹得到處都是。杏黃是黃而微紅的顏色,是一種特別青春的顏色,時常會想到「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另有一篇小說其實是講張愛玲買唇膏的心得。她在《創世紀》里寫瀠珠用那種「油膩的深紅色」劣質口紅。想必祖師奶奶也是買過這樣的口紅,這種劣質口紅多半顏色暗紅,塗在嘴唇上油分多,隨即一張油汪汪的大紅嘴,又容易掉色。

2,

民國的時候也有用水粉的,比如《怨女》里就寫「在手心調了點水粉,往臉上一抹,撕下一塊棉花胭脂,蘸濕了在下唇塗了個滾圓的紅點,當時流行的抽象化櫻桃小口。

寫女子上妝覺得最美的就是抹唇,好像畫龍點睛似的,一點微紅妝,,女子整一個都鮮活靈動起來。《紅樓夢》里寶玉為平兒理妝,也是這樣美好,「然後看見胭脂也不是成張的,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裡面盛著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樣。寶玉笑道:『那市賣的胭脂都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成的。只用細簪子挑一點兒抹在手心裡,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裡就夠打頰腮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3,

這種櫻桃小口的流行直到上世紀20年代中後期,女明星們還是流行櫻桃小嘴,下唇畫得小而圓潤。到了30年代,受到西方影響,時髦女子們開始流行自然唇形,嘴唇要塗抹飽滿。你會發現胡蝶這種大嘴女明星更受人歡迎,蓋因大紅唇和五官立體的西方五官更加協調。

西方白種人抹紅唇異常妖艷性感,和她們本身的氣質和唇形有關。

大紅唇也有適合典型東方女子五官的的,《十八春》里寫顧曼璐紅的鮮紅,白得雪白,分外猙獰。蔣勤勤的曼璐扮相最符合這個詞,卻是一副上海女人的時髦精緻派頭。最要緊是紅唇要紅,其他地方要雪膚黑髮,乾淨要緊。

說起那個年代的品牌,那時一個進口品牌口紅曾在中國大地上風行一時,它被視為奢侈品。口紅的牌子叫「密絲佛陀」,那時女人們以擁有一支「密絲佛陀」口紅為榮,絲毫不敢浪費。是不是很耳熟,蜜絲佛陀現在也是專業的彩妝品牌,只是現在的價格更加平民,人人大抵都買得起。白先勇有一篇寫交際花的裡面說「尹雪艷從來不愛擦胭抹粉,有時最多在嘴唇上點著些似有似無的蜜絲佛陀。」

張愛玲愛嬌艷的紅色,在她的遺物中,有好幾隻雅頓SPA、CD和倩碧的口紅,都是粉紅和桃紅,讓人想起她和胡蘭成說起的「桃紅的顏色聞得見香氣」。所以在民國的大街上,裝模作樣掏出一支桃紅色的密絲佛陀,你不僅會被眾位姑娘當成女神來看待,也會被張愛玲引成審美知己。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1ei1keFpmRVljb2VyZE9tOTJyMQ==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注公眾號:董小姐的文字撒野地
推薦閱讀:

重溫復古的歐洲經典花紋--佩斯利
在這裡我只想靜靜的發圖
復古中式:逃離繁複雕花木刻的軟裝格調
就是它!登上了時代周刊,還被紐約現代藝術館永久珍藏
復古的波點怎麼穿不顯老氣?

TAG:口紅 | 張愛玲作家 | 復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