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閩南文化概述

閩南文化是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中原河洛漢人南下與閩南原住民交流融合而形成,經宋元不斷吸收阿拉伯等外來文化而臻於成熟,明清時期由於人多地少、海禁及戰亂而大批移民潮汕、浙南、台灣和南洋,從而在中國和東南亞存在的一種文化。

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採納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從地域範圍和語言特徵上看,閩南文化是以泉州、漳州、廈門為核心的閩南方言區域的特色文化,其涵蓋面十分廣闊,包括泉、漳、廈和潮汕、龍岩、漳平、三明、浙南、雷州半島、福鼎的部分地域,以及台灣、港澳和閩南海外移民聚居的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一、閩南文化發展的四個階段

閩南文化經歷了先秦時期閩越文化的融合、漢晉至唐末五代的形成、宋元時期的發展、明清時期的曲折前進四個歷史發展階段。

(一)先秦時期——閩、越文化的融合

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山海經》稱「閩在海中」。考古發現,福建在距今180000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閩南地區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以漳州蓮花池山遺址(距今約70000--50000年)為代表的舊石器文化時期。新石器文化時期則有東山大帽山遺址(距今約5000--4000年)、惠安蟻山遺址(距今約4000--3000年)等。這些遺址多由貝殼等堆積起來,所以又稱貝丘文化遺址。這種「東越海蛤」的貝丘文化遺址基本覆蓋了閩南地區,說明閩南先民過著以漁獵和捕撈為主,農業為輔的經濟生活。「閩在海中」的地理環境孕育著閩南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基因,影響著閩南文化的生成和發展。

先秦時期的閩南先民,屬於《周禮·夏官》所記之。「七閩」,系「百越」的南方土著民族,即閩族。戰國晚期,于越族大批入閩,與「七閩」土著融合逐漸形成閩越族。秦廢閩越王號,「降為君長」,設閩中郡,治東冶(今福州)。漢高祖立無諸為閩越王,都東冶。因閩越國數反,於元豐元年(公元前111年)為漢武帝所滅,先民多數被遷往江淮地區,閩中成為蠻荒之地。

越人入閩,也給閩人帶來紡織、冶煉等越文化。特別是越人「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造船駕駛技術,也傳入閩中。(《史記·東越列傳》)記載閩越國造船與航海技術相當發達。閩越王余善曾派遣船隊從樓船將軍擊南越,至揭陽因海上風波而不行。

(二)漢晉至五代——閩南文化的形成

從漢武帝滅閩越國至三國東吳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開始對福建的開發,福建的經濟文化停滯近300年。三國時代,吳國在閩中設「典船都尉」,「溫麻船屯」,溫麻船是晉代中國第一名船。

漢晉至五代,中原漢人多次入閩,主要有西晉末永嘉之亂的「衣冠南下」、唐初陳政父子率兵開發漳州、唐末王潮兄弟率部入閩三次大規模移民。漢文化與當地文化的多次交融促進了閩南文化的形成。

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於今泉州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西晉末年,北方戰亂,漢人陸續入閩避難,特別是永嘉(公元307—312年)之亂,晉人大批進入泉州,他們沿江而居,晉江由此得名。這是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的一次大融合。中原漢人所帶來的先進技術和文化,促進了晉江流域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了閩南文化對中原文化認同的基礎。同時,東南沿海的海洋地理環境,以及閩越人航海工具製作、海洋捕撈、海洋物產等文化的特殊性,也使中原文化產生變異。中原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互動融合,奠定了閩南文化大陸文明與海洋文化交織的基礎。

從西晉到唐末,泉州的建制不斷擴大。南朝梁天監間(公元502—519年)於今泉州南安市置南安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於南安郡地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下領南安(今泉州市)、莆田(今莆田市)、龍溪(今漳州市龍海、華安、長泰及漳浦的一部分)三縣,嗣聖元年(公元684年)改為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武榮州改稱泉州。唐代末年,泉州由中州升為上州。

與泉州相比,漳州開發較晚。唐初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陳政奉朝廷之命總領嶺南軍事,與其子陳元光率府兵來漳州平定「獠蠻嘯聚」,隨後開發漳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朝廷從陳元光所請,在潮、泉二州之間設置漳州,州署在西林(今雲霄縣境內)。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州治又從漳浦遷至龍溪(今漳州市區),陳元光開發漳州,發展農業,興修水利,興辦教育,傳播漢文化,促進了土著與漢族的融合,使漳江、九龍江流域成為富庶安樂之土。

唐末黃巢起義,光州固始縣王潮三兄弟率士兵五千與吏民南下,由閩西直取漳州,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入泉州,在漳州、泉州駐紮五年之久,最後攻下福州,建立閩王國。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中原漢人的移民浪潮。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次。與當地文化相比,中原文化處於交流的優勢地位。王氏在閩建立了閩王國,其政治也處於支配地位。同時,閩南海洋文化的開放精神也影響了王氏集團。閩王國統治者採取了一系列開明的政策,重視文教,傳播佛教,採取自由貿易政策,促進閩南地區文化經濟的發展,使得閩南文化在此期間得到整合形成,為宋元期間的中外文化大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行政區域的穩定是文化形成的標誌之一。唐中後期,泉州由中州升為「上州」;至五代,泉州領今之晉江(含惠安)、南安、莆田、仙游(莆田和仙游於宋初划出泉州置興化軍)、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長泰九縣地,其範圍超出今之轄地。漳州於唐中後期轄地相當於今漳浦、雲霄、詔安、東山、南靖、平和及龍海的部分地區,五代時不斷擴大。宋元明清時期基本保留唐末五代的行政區域的格局。

閩南方言在古閩越語、吳楚語的基礎上,多次與中原漢語融合,在唐末五代形成較為穩定的地方語言。據研究,唐末五代大規模的中原移民入閩,促使閩語有別於其它方言而成為漢語的另一種方言。現在,閩南語底層保留著部分古越語、吳楚語,文讀層保留著部分上古和中古漢語語音、辭彙,被稱為「河洛語」。

唐代,閩南開始重視文教。唐初,漳州設立州學、創辦了松洲書院;唐開元年間,泉州興建了孔廟,閩南教育初步興起。泉州唐代有12位進士,五代有7位進士。五代泉州「文風大盛」,聚集了北方下來的一批詩人、文學家,促進了閩南地區文學的發展。歌舞音樂興盛,中原音樂也在泉州落地,後來逐漸演化為南音。

中原宗教信仰在閩南紮根。西晉太康年間,晉江已有道教玄妙觀、南安有佛教延福寺等。唐、五代時,閩南佛教興盛。代表性佛寺有泉州的開元寺、承天寺和漳州的南山寺等,也出現了本土的義存禪師等數位高僧。

本土民間信仰也開始興起。唐初開發漳州的將領陳政和陳元光(開漳聖王),唐代的李元溥(山神、通遠王),五代將領張悃(青山王)等以及五代牧童郭忠福(廣澤尊王)等被當地民眾奉為神祗而祭,至宋代,閩南民間信仰更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諸多本土神祗。

農業、手工業等有較大發展。農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精耕細作,築塘築陂,開闢梯田,圍海造田等,擴大了泉州、漳州平原。礦冶業在唐代已相當成熟,五代時泉州是閩國的鑄錢場。閩南在魏晉南北朝時已經能生產青瓷,五代時還出現了白瓷。陶瓷銅鐵等成了閩南海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海外貿易不斷發展。南朝時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兩次乘船來泉州,說明公元6世紀泉州港已開闢了到馬來半島、印度的航線。唐代,泉州是福建兩個造船中心之一。唐中後期,海外貿易不斷發展,泉州港已成為與交州、廣府、江都並稱的南方重要大港口。五代閩王國王審知「寧為開門節度使,不作閉門天子」的開放胸懷與民間「大舟有深利,滄海無淺波」的冒險拼搏精神,共同構成了閩南地區海洋文化特點。

(三)宋元時期——閩南文化的發展

宋代,中原文化再次南移。北宋在泉州設置市舶司,南宋「南外宗正司」遷入泉州。宋元時期,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掀起中外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第一波浪潮。刺桐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往來,泉州成為聞名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之一。

宋代海航技術領先於世界。泉州、漳州成為造船業的重要基地。泉州造船採用比歐洲要早數百年的水密隔艙技術,這是世界造船技術的一次大革命;閩南海商率先運用了指南針進行航海,突破了「循岸梯航」的傳統方法,進入了遠洋航行時代。宋元時期刺桐港的海上交通路線主要有泉州至菲律賓、泉州至印度尼西亞、泉州至亞丁灣和東非沿岸的航線以及朝鮮和日本航線。

海洋商業意識和海洋習俗日趨成熟。宋代,閩南人「多以海商為業」。而且到了「浮海之商,以死易貨」的程度,出現了許多擁有自己船隊的富商。隨著航海業的發展,海上保護神媽祖,祈風、祭船、祭海等習俗也因航海的需要應運而生。民間還創造了清水祖師、保生大帝等信仰。這些本土神祗隨著閩南人的海外移民而傳播到台灣地區和世界各地。

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多元宗教文化在泉州匯合,泉州至今保留了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清真寺、世界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千年古剎開元寺、中國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等文物建築,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各種營造、製作技藝發達。開元寺建於唐代,唐末王審邽重修,規模宏大。開元寺的兩座木塔——東塔、西塔也分別建於唐代、五代,從歷史記錄來看,開元寺的木構營造技藝已經到達相當高的水平。宋代的寺廟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建築營造技藝也進一步發展,現存國內最高最大的兩座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開元寺鎮國塔、仁壽塔,以及至今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第一座海港大橋洛陽橋,最長的安平橋、用石頭最大最重的漳州虎渡橋等,都是閩南建築的傑作。唐代,閩南開始制茶;五代時期,安溪成為重要的茶葉場地;宋代,泉州各縣在崇山峻岭間開闢茶園,普遍種茶,能製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茶葉。宋代閩南能制出黑、青、白三種瓷器,北宋時期德化白瓷已進入藝術化階段,元代成為朝廷貢品。

閩南地區的文教興盛於兩宋。其原因一是經濟發達,二是官府辦起官學,三是朱熹在閩南的講學和辦學。泉州的進士北宋有494人、南宋有924人。漳州的進士北宋有83人,南宋185人。朱熹在閩南講學,傳播理學,閩南出現了理學家陳淳、真德秀、曾公亮,史學家梁克家,科學家蘇頌等一批文化名人。朱熹稱泉州「滿街都是聖人」,是指理學對普通百姓的教化程度。「海濱鄒魯」的讚譽意味著海洋文明與大陸文明的融合,儒家思想成了閩南文化的價值取向。

隨著經濟文教等的發展,古老的戲曲也在閩南孕育形成。南宋時,閩南地區已有民俗與演戲結合的習俗,這一習俗延續與傳承至今。南戲傳入閩南地區,與當地土戲相融合,形成了泉州地方戲曲;梨園戲被稱為中國宋元南戲的活態傳承;提線木偶戲保留了宋元時期的「傀儡調」和劇目。

(四)明清時期——閩南文化的曲折前進

明清時期,閩南文化在海禁的影響、倭寇的侵擾、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清廷的收復台灣、西方列強的入侵等重大事件中曲折前進。

明清時期月港、安海港、廈門港的變遷,也是閩南文化曲折發展的歷史。刺桐港衰落之後,起而代之的是漳州的月港。從明初開始,閩南人衝破朝廷禁令,與外國商人私下貿易,終於迫使朝廷於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開放漳州月港,這是明代中國萬裏海疆唯一一個對外通商的港口。月港的開放是閩南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第二次交流。月港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商人進行貿易,建立起月港——馬尼拉——美洲——歐洲的世界性貿易航線。明末清初,取代月港的是泉州的安海港。安海港是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軍事、貿易基地。明末鄭芝龍擊敗荷蘭人,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從荷蘭人手中奪回海上貿易權。這個時期,以鄭氏集團為首的閩南人掌控著中國東海、南海的海上貿易權。1683年清廷收復台灣,取消海禁,在廈門設立海關,廈門港迅速發展起來。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定,廈門被闢為「五口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開始接觸西方現代文化藝術,形成閩南文化與外來文化交流的第三波浪潮,華僑名人,華僑商業、華僑建築、華僑教育、華僑「信局」等華僑文化成為閩南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標誌。

這個時期的各種藝術全面發展,不僅有古老的梨園戲、提線木偶、南音等;還有潮劇、打城戲、四平戲、掌中木偶戲、皮影戲等。閩南藝人還繼承創造了高甲戲、歌仔戲;音樂有什音、籠吹、大鼓吹、北管等;曲藝有歌冊、錦歌等;舞蹈有貢球舞、跳鼓舞、大鼓涼傘以及武術表演類的舞蹈宋江陣等;工藝美術類有剪紙、彩扎、泥塑以及閩剪瓷雕等。

明清時期,閩南的宗族社會得到發展。明代初中期之前,閩南的譜牒多是「家族」譜,宗族譜牒修纂的普遍化趨勢和宗族祠堂的大規模建設都出現在明代。以祠堂、族產、譜牒、祭祖為標誌,閩南宗族文化在明清時期發展到高峰,儒家慎終追遠的思想在閩南地區轉化為平民百姓認祖歸宗的具體行為。

明清時期,閩南人大量向內陸、台灣和海外移民。閩南人沿著海岸向南遷徙至潮汕、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等地,向北遷至閩東的寧德以及浙南的溫州等地。隨著海外貿易活動和鄭成功開發台灣,閩南人向東南亞和台灣大量移民,將閩南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並在他鄉異國紮根生長、開花結果。海外閩南人也將異國文化帶回閩南,為閩南增添了外來文化色彩。

二、閩南文化的主要組成

閩南文化,除廣義中包含農耕文化、海商文化外,還包括狹義中所含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飲食生活習俗、服飾習俗、建築習俗、民間習俗、結婚習俗、壽誕禮俗、民間禁忌)、宗教文化、民間藝術、宗族文化及閩南方言等。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地區和國家是台灣和新加坡。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除台灣以外,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人也會使用閩南語,在新加坡閩南話叫做「福建話」,70-80%的新加坡會說或會聽福建話,在東南亞的閩南人與馬來人聯姻的後代共計人數達1000餘萬人,不少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三、閩南文化的特點

1、閩南文化具有傳統性、連續性特徵。這除了繼承連綿不斷的中華傳統文化外,閩南文化自身的傳統也是連綿不斷,且不斷發展。

2、閩南文化具有一體多元特徵。即與中華傳統文化為同一體又以閩南文化為主體,兼吸納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築文化中除以「宮殿式」古大厝、臨街騎樓為主流建築外,也可見到中國傳統建築、中西合璧建築、阿拉伯式建築、僑鄉特色建築等。

3、閩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創新性特徵。這在宗教信仰(多種宗教)、民間信仰(多神)、建築、戲劇、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戲劇方面,多種劇種並存,歌仔戲、梨園戲、高甲戲交相輝映,即便同一劇種,也是各種流派,各種技藝爭奇鬥豔而競相發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閩南語中容入一些馬來語等。再如在泉州還可看到阿拉伯文與漢字並排的春聯。

4、閩南方言具有古老性、獨造性特徵。法國語言大師馬伯樂曾說過,閩南話是世界上特別古老的語言。它不僅形成歷史悠久,而且還保存了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的許多特點,同時還保存了許多古漢語的詞語。這些詞語在普通話和漢語的其它方言中,有的沒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閩南話中則是基本詞兒。故閩南方言被學術界稱為「語言的活化石」。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區別漢語的重要標誌之一。而閩南方言的獨創性則主要表現在語言辭彙、語法諸方面都有許多自己的特點。

5、閩南文化具有海洋性、開放性特徵。閩南文化的海洋性特徵體現在它的開拓拼搏意識和開放意識。這同閩南人中多為中原漢族移民及多僑民(閩南人移居國外,外國僑民留居閩南)息息相關,也與閩南海商文化發達有密切關係。此外,閩南文化具有上承下傳的雙重傳播性特徵。即主體文化由中原傳播而來,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閩南文化,爾後又通過移民台灣傳播到台灣及通過移居國外的華僑華人傳播到國外。

四、閩南文化的傳播和影響

閩南文化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上接中原、吳楚,下續台灣、東南亞,其涵蓋面和影響的範圍相當廣泛。

文化的創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實、最積極、最活躍的傳播者。而文化遠距離的傳播,有賴於人口的遷移」。閩南文化的傳播是通過閩南人移居國內外而傳播的。國內傳播達閩北、閩中、閩西、浙東南、贛東、粵東、港澳、海南及台灣。其中移居台灣為最多,且分布廣泛於台北、台東、台中、台南、高雄、桃園、苗粟、基隆、南投、屏東、彰化、花蓮、嘉義、宜蘭、雲林、新竹、澎湖等絕大部分地區,而均有閩南人在那裡一代代休養生息。已知從唐代始,先輩移居台灣,不僅帶去方言,也帶去閩南人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居建築等等,並代代傳承、發展和創新。但發展迄今,仍語言相同,生活習慣、民俗風情、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居建築也仍相同或近同。現有台灣人口中講閩南話的超過1700萬人,表明閩南話在台灣是其主要語種,由此可窺見閩南文化與台灣文化教育幾近相同。而國外傳播則達世界各地,堪稱世界各地都能找到閩南籍華僑(居多)華裔人群的足跡。移居國外的閩南籍華僑、華人(指入居住國外籍者)有數百萬之多,其中移居東南亞諸國最多。華僑、華人先輩不僅帶去閩南方言,而且也把閩南的民俗風情、民間信仰、民間藝術傳播到居住國閩南人社區,並一代代傳承、演變和發展。迄今僑居於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已多達近1400萬人,分布於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由此可窺見閩南文化在國外傳播之廣泛。

閩南文化的表象,深受外來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多重影響。由此形成了閩南人敢於冒險犯禁、勇於進取和積極開拓的人文精神。閩南人的這種進取精神,在明清時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但在封建政府強力壓制下,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閩南一帶地瘠民稠,丘陵山地眾多,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區,出現了「人滿為患」,擁有土地和農耕已不足以養家糊口,這種自然環境加之深受移民文化的熏陶,促使大量的閩南人挈妻攜子移居海外和台灣地區,實現了「貸海為市」。可以說,閩南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合理延伸,又是接受外來文化和海洋文化熏陶的結果,因此,閩南人比較注重財富的追求和發展。這種重商主義,注重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務實逐利的進取精神,對海外閩南人的經商理念和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閩南文化述略》、《閩南民俗文化》、《閩南方言的現狀與未來》、《閩南文化與中華文化的聯繫及其特點》等文獻資料。)


推薦閱讀:

TAG:閩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