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這東西,是怎樣養成的?
當年「主要看氣質」這句話很火,今天回過頭重讀這句話,真心拜服!
容顏這東西,隨著歲月的流逝,會漸漸枯萎;氣質這東西,隨著歲月的流逝,反而有可能越來越濃郁。容顏是時間的敵人,可氣質是時間的朋友呢!
(PS:強烈推薦姑娘們讀一讀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點擊這裡就可以看到這本書的電子版本。)
不過(話鋒一轉),姑娘們有沒有想過,「氣質」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互動百科這樣說到:
氣質是指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點和風格氣度。心理學認為氣質是不以人的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心理活動的典型的穩定的動力特徵。氣質,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質,是相當穩定的個性特點。也指人的風度;模樣。
看完這段解釋,真的有一種「還不如不看」的尷尬。「氣質」真是一種玄而又玄的、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夠感覺得到的東西。
花花決定,還是從最本質的問題著手,來搞清楚「氣質」這個東西。
當我們讚歎一個人「有氣質」時,我們可能是看到了她的某些動作、儀態、表情,聽到了她的某些話語(包含說話的內容、語調、語速等)。因此,可以這樣總結,「氣質」是通過一個人的行動、語言表現出來的。
那麼,怎樣的行動和語言,會讓我們覺得一個人「有氣質」呢?
如果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狀況、需要做的溝通進行剖析,會發現它們都包含這樣三個要素:自我、他人、情境。
一個有氣質的人,她的言行舉止肯定是符合情境的要求,她不會在公共場合穿著睡衣、高聲喧嘩,也不會在愛人面前擺出一副職場中的強悍模樣——總體來說,她是得體的。
與有氣質的人相處,是愉悅的,她會關注到你的感受,傾聽你的談話,儘力滿足你的期待。但同時,她是不卑不亢的,她不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委屈自己,她會為自己合理的要求爭取,也會在自己遭到侵害時,堅定地捍衛自己的權益。
家庭治療的重要創始人之一,維吉尼亞·薩提亞女士,將這樣能夠同時關注自我的需要、他人的期待以及情境的要求的狀態,稱之為「身心一致」。
請仔細回想你過去24小時的言行舉止,你認為你有多少時間是出於身心一致的狀態之中的?
當我們處於身心一致的狀態時,我們擁有很高的自我價值感,發自內心地認可、欣賞自己,並且堅信自己可以保護好自己,因而可以向外界打開自己的心,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因為自己相信自己,所以不擔心被批評、被指責、被傷害;也因為自我能量充沛,所以除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還能夠照顧別人的感覺、滿足別人的需要。
說實話,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人,並不處於身心一致的狀態。薩提亞女士將不身心一致的狀態,總結為四種不同的應對姿態:
當我們忽略了自我,只想著滿足他人的需求、情境的要求時,我們處於討好的應對姿態。
有些妻子會對丈夫說:「你說什麼,我就做什麼,結婚這麼多年,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放棄了自己的理想……」這樣的妻子,長期處於對丈夫的討好狀態,可是因為長期忽略了自我,沒有滿足自己的需要,她心裏面總有種特別委屈的感覺。
在人際交往中,經常處於討好應對姿態的人,乍一看會感覺她人很nice、樂於助人,可是有一點很致命——討好是她的「籌碼」,她期待通過討好別人,獲得別人的喜歡和認可,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她想要的喜歡和認可,她內心會充滿怨恨和憤怒。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架天平,天平兩端分別是清白感和愧疚感。
當我們對別人付出時,我們的清白感會多一些,這時候我們就會尋求別人的回報,這樣愧疚感也會多一些,天平就會回到平衡狀態。
對於處於討好應對姿態的人,她的天平是極度傾斜的,不斷地往清白感這一端加砝碼,時間一長,整個天平轟然倒塌,她就會徹底崩潰、歇斯底里一次。
花花在學習了薩提亞流派之後,開始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狀態,發現自己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處於討好的應對姿態當中。
因為童年的經歷,花花的潛意識總是認為:「只有我滿足別人的所有期待,我才能獲得別人的喜歡和認可。否則,別人就會不喜歡我。」於是,花花總是會忽略自己的需要,優先滿足別人的需要,以期獲得別人的讚許和親密。
別人的讚許和親密並不總是會按照花花的想法按時足量地到來,花花心中時常感慨:「我對你們這麼好,你們還不滿意,你們到底要我怎樣!!!」
但實際上,這些都是花花的「獨角戲」,別人根本不知道花花的真實想法。解開這個死循環的唯一方法就是——優先滿足自己的需要,主動表達自己的需要!
當我們忽略了他人,只想著滿足自己的需求、情境的要求時,我們處於指責的應對姿態。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人,她對別人說的話、做的事總愛評頭論足,而且她總能發現別人的缺點、事情不盡善盡美的地方。當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她會抱怨,會指責其他人,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在人際交往中,這樣的人一般不受歡迎、人緣也不太好。
花花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處於指責的應對姿態,說話總帶刺,遇事兒愛抱怨。對別人的要求和期待,總是不心平氣和地認真溝通,卻總是用指責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
其實好好說話,別人就能滿足花花的要求,可是因為在討好的應對姿態受了委屈,內心積聚了大量的不滿、憤怒的情緒,指責就成了花花宣洩的方式。
當我們忽略了自我和他人,只考慮情境的要求時,我們處於超理智的應對姿態。
當一個人處於超理智的應對姿態時,她常常會雙手抱肘放在胸前,冷眼旁觀。她足夠理性,卻缺少溫度。
姑娘們遇到的大部分男性,常常處於超理智的應對姿態,傳統的教育總是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使得男性不願意表露自己的情緒、情感。
花花在聽哈佛大學本·沙哈爾教授講幸福課的時候,他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小時候,他渴望做軍人,於是他問一個軍人叔叔,怎樣可以成為一個軍人。那個叔叔說:「軍人從來不哭。」這句話他一直記在心裡,所以在漫長的人生當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他都努力地控制自己,絕不流露自己的情緒。
可是,當他開始研究積極心理學時,他突然發現,這句話是阻礙他不能獲得幸福的巨大障礙。一個人,有喜怒哀樂的權力,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權力。如果在脆弱的時候,反而要故意裝作堅強,那他就選擇了長期忽略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久而久之,他也會失去感受別人的情緒和需要的能力。
花花清楚地記得,本·沙哈爾教授在千人大課上,回憶起自己的奶奶,熱淚盈眶。那時候,花花一點兒沒覺得他很脆弱,反而很敬佩他,那麼坦誠、那麼勇敢地面對自己的脆弱。
當我們同時忽略自我、他人、情境時,我們處於打岔的應對姿態。
這種狀態聽起來很詭異——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忽略自我、他人和情境呢?那不就等於處於遊離狀態嗎?大白天夢遊嗎?
其實這種狀態並不那麼罕見,尤其是當一個人在壓力狀況下,特別容易進入到打岔的應對姿態。
想像一個場景:
一對夫妻正在激烈地爭吵,他們的孩子和他們處在一個屋子裡,這個孩子無法離開這個屋子,但她並不想聽、也不想看,於是她告訴自己「我聽不見!我看不見!」她成功地做到了,甚至她還能在父母爭吵時自娛自樂地玩遊戲!
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會在壓力狀況下迅速進入打岔的應對姿態。那是她自我保護的方式,也是她在那樣的家庭中的生存策略。
根據花花的觀察,童年經歷過暴力、激烈的衝突和矛盾的孩子,長大以後或多或少都會有打岔的應對姿態。
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她沒有能力逃離她不想要呆的地方,沒有辦法躲避她不想要面對的人,所以,她只能在頭腦中幻想她離開了彼時彼地。
姑娘們可以給自己算一算,你大概有多少時間是分別處於討好、指責、超理智和打岔的應對姿態?自我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昨晚和一個姑娘在後台聊天,她說:「花花姐最大的改變是在氣質上!」
花花仔細地想了想,這11年除了用各種方法改造自己的外表,還做了其他什麼事情修鍊自己的氣質。
答案就是:自我覺察!
曾經的花花,不敢承認自己的脆弱,不願意麵對自己的人格缺陷,總是裝出自己非常強悍的樣子,可心裏面虛弱得很。
可是花花心裡痛苦,人際關係、親密關係都不如意,所以花花努力尋求改變。在這方面,花花也如同在變美方面,捨得花錢、花時間。這個過程同變美一樣,充滿著痛苦、煎熬,不斷想要放棄,可是每次改變之後,都會無比欣喜、暢快……
所謂「氣質好」,歸根結底,是自我修鍊、自我成長的結果而已,它同減肥塑形一樣,沒有捷徑。肌肉,經過撕裂才能重生;自卑,經過痛苦才能涅槃。
姑娘們,在留言區分享你對自己的覺察吧?你有多少時間分別處於討好、指責、超理智和打岔呢?
推薦閱讀:
※如何系統、深入地學習心理學?
※耕耘和收穫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用父母的錢有負罪感?而且長大需要一分不落還回去?(特指還沒經濟能力的未成年人)?
※小哉問:年終總結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