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的生存之道
緊接著上一期的PPT,今天是東南亞地理歷史的下半部分。將東南亞地區大致分為中南半島和巽他群島兩個部分,兩個部分各有各的對內和對外規則,以及整個東南亞整體的對內和對外規則。
這些規則首先都基於其地緣條件,進一步在不同部分的簡單條件之間產生複雜的效果。隨著博弈空間的不斷擴大、博弈者的增加和相互學習,博弈技巧的演進,歷史才能變得如此豐富多彩。
中南半島農業生產力最高的四個流域: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現在都分布著不止一種民族,也遠遠多於上面列出的這幾個主要民族。
雖然看著混雜和無規律,但從大的歷史變遷上看,還是頗清晰的。
在中南半島南北向的山水格局中,形成了三大經濟區:伊洛瓦底江流域、湄南河湄公河流域、紅河流域。現在的國際格局中,緬甸獨佔伊洛瓦底江,越南獨佔紅河下游,泰國獨佔湄南河,湄公河中下游則被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所共享。
而在歷史早期(我們暫定在公元元年),中南半島的主要民族為孟-高棉人、紅河流域的越南人以及沿海的馬來系民族占人。
在之後的一千多年中,我們現在所知的東南亞主要民族:緬人、泰人、撣人、老人、越南人從北方的高地向下游擴展(他們同時也受到更北方民族的擠壓)。
其中,來自川藏地區的緬人進入伊洛瓦底江流域,來自雲貴與廣西的泰人進入湄南河流域,越南人則沿南海西海岸不斷南進(北部則持續受到中國王朝的壓力)。
在這些持續的外部壓力下,原有的孟族現在主要分布在緬甸的東南部邊遠地區,高棉人則被壓縮到其核心區今柬埔寨,占人被擠壓到越南與柬埔寨交界地區。
新來的強勢民族佔據了原有的農業核心區,其他民族被趕到周邊山區,填充了不同核心區之間的緩衝區,如撣族分布於緬泰之間的撣邦高原。
泰國的高緬人、克倫人、撣人、馬來人也都分布在與其他民族核心區之間的緩衝區。
將中南半島分為三大區域是非常簡單粗糙的分法,進一步可以將主要流域分段劃分,以及對周邊不同緩衝區的細分。
對於當今中南半島的政治格局,緬甸、泰國和越南都控制了重要的地緣中心和足夠的緩衝區(越南很狹長,是因為西部有縱貫全境的長山山脈將越南與湄公河隔離開),而寮國的核心區過於狹小,且對泰國缺乏戰略上的緩衝區,柬埔寨同樣處于越南泰國兩大國的擠壓中。
雖然東南亞歷史上充滿了競爭,但融合的過程是並行不悖甚至更加持久而重要的。
緬人早期建都於伊洛瓦底江中游蒲甘,原有的土著孟人已經被擠壓到伊洛瓦底江下游並建都於直通,緬人在國王阿奴律陀的帶領下攻破了直通城,並將大量俘虜的貴族、工匠、專業人員帶回首都蒲甘,這導致了較為發達的孟人文化大量進入緬人的文化並最終融合在一起。
緬甸古都蒲甘依然有大量的歷史遺迹,孟人的技藝和文化也都凝聚其中。
或大或小的寺廟,數量也遠超上圖所標的圈圈們。
蒲甘寺廟群
當緬人入主伊洛瓦底江下游後,也將首都遷到仰光。
我團無意中在百度也搜到了仰光大金塔,令人驚訝,結果發現是北京的緬甸大金塔。。。
正版大金塔當然是很漂亮滴
由此可以清楚得看出中南半島陸地內部的競爭格局,即基於這種山水縱向分布的地緣格局,形成的流域內整合與流域間競爭。
但同時,海洋上的力量也影響著中南半島的地緣格局,尤其是位於沿海和貿易路線上的國家,如最早期的扶南,因貿易路線改變而被室利佛逝所取代即是一例。
另一個著名的海洋政權是占婆國家群,由於其複雜破碎的地形,使得歷史上越南人在向南擴張中遇到持續的阻礙,直到近代越南才真正將佔婆地區消化掉併入主湄公河三角洲。
即使是創建了強大的農業-寺廟政權(吳哥王朝)的高棉人,在歷史上也不斷經歷著內陸與海洋之間的反覆,在吳哥前與吳哥後,高棉人的政治中心都更多位於湄公河下游,此處更靠近從中國到印度洋的國際航線。目前柬埔寨首都金邊也是如此。
中南半島的沿海地區受貿易路線的影響很大,從海路而來的文化和少量移民對中南半島的上層建築有很大影響。
在中南半島之後,關注下海洋上的巽他群島。室利佛逝、夏連特拉(婆羅浮屠)、滿者伯夷、馬六甲王國都是著名的古代國家。除夏連特拉外,其他三國都依賴海上貿易帶來的財富,而東南亞出產的熱帶產品是其參與貿易的重要資源。
雖然此地海陸交錯,表面上的航線眾多,但連接主要經濟區的航線還是限於少數的幾條。
看現在的燈光圖,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絕大部分經濟活動都在巽他群島西部:爪哇、蘇門答臘、馬來半島海峽地區。其他亮點則多為各個地理節點,經濟權重較低,是整個體系的外圍。
上面所說的四個大國除夏連特拉位於爪哇內陸,其他三國都位於馬六甲海峽-南海-爪哇海這一區域沿岸。其他的資源點和地理節點在歷史上則是不同國家所爭奪的控制和結盟對象。
室利佛逝控制了南海到印度洋的樞紐地區,控制大量熱帶產品資源地,並強行壟斷這些產品的貿易(如不允許汶萊海岸直接與中國交易,必須將樟腦運到室利佛逝)。
但室利佛逝核心區依然是自己的內陸經濟基地(農業基地在巽他群島是寶貴的),一旦這種優勢地位因各種原因而動搖,受其控制或結盟的各個沿海小國都會呈離心趨勢。而來自斯里蘭卡人的一次遠征給室利佛逝本土以沉重打擊,帝國隨之逐漸瓦解,來自東爪哇的競爭者滿者伯夷隨之崛起(取代室利佛逝的海上勢力,將室利佛逝以前的小夥伴們收歸門下)。
滿者伯夷的一大優勢在於可以獲得來自東部馬魯古群島(香料群島)的香料,但他所處的時代已經是近代前夜,首先是中國明朝的遠洋艦隊,之後是歐洲國家的地理髮現浪潮,外來海上力量在東南亞的權重越來越重,曾經因各種條件(航海技術不足、熱帶難以深入、群島內沒有強勢統一政治體等)而獲得的地利優勢開始不斷喪失。
而取而代之的馬六甲王國能夠崛起正是在鄭和艦隊來航後積極與明朝搞好關係,獲得了與中國貿易的優先權。而之後馬六甲國王皈依伊斯蘭教使伊斯蘭教迅速擴展到巽他群島各地。
巽他群島的海上帝國不同於我們習慣理解的官僚制國家和陸上農業國家,巽他群島的農業基地和貿易資源分散在各個島嶼四周的眾多小流域中,這使得任何一個小流域在古代都難以獲得絕對優勢,而只能採取間接控制和結盟的方式維持一個有利於自己的交換體系。
其交換體系(盈利模式):以自身流域的農業產出交換上游的林產品和群島各地的珍惜資源,以這些熱帶產品交換國外的製成品和奢飾品(如絲綢),由於控制了奢飾品的分配權,當權者才得以通過各種方式掌控其王國。當然,在這個體系中,擁有較強的海上軍事力量是必要的。
可見,在巽他群島內部想成為室利佛逝和滿者伯夷級別的大國,需要一個龐大的交換和聯盟體系來支撐,以此來整合各種資源和人員,才能在古代克服地理上的障礙形成更大政治體。
在這個體系開始的時候需要有一些必要的條件,如一個較大的農業基地,較強的軍事實力,以及避免直接位於淡馬錫(新加坡),淡馬錫這個位置很容易直接成為眾矢之的,可以在周邊大國間搞平衡,但以此為基地發展為帝國是很難的。
而貿易路線在早期對於巽他群島具有重大意義,不光是路線本身,還包括新的資源需求(如香料),以及遠方市場的變化(如北宋變南宋)。而當外部力量可以將政治和軍事實力加於群島本身時,競爭格局迅速擴大,而本土勢力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東南亞歷史本身是如此的豐富和龐雜,但我們仍可建構某種框架(思考工具)來把握這一豐富多彩的世界。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