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思考「孩子不愛學習」背後還有什麼?

這一年到了很多學校進行家庭教育的講座,講座的主題通常是如何培養行為習慣、如何看待孩子的問題、青春期應對等等,課後也總有很多家長圍著我問東問西,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我家孩子不愛學習咋辦?

同樣的問題也被熟人問了很多次:我們家孩子什麼都挺好,就是不愛學習……你說怎麼辦?

類似這樣的問題,每次都會讓我先楞一陣,回應的有些為難……

為何為難?我想先用身體健康舉個例子:家人帶著孩子去醫院,家長會說,孩子感冒了(這是家長對於孩子問題的一個判斷),大夫會參考,但肯定緊接著會問道:「多久了、嗓子疼不疼、鼻涕什麼樣、咳嗽不咳嗽……」(這個是大夫在分類具體感冒的類型)(同時也會探索一下真正的病症及病因):去驗個血吧。然後大夫才是打針開藥,並給家長一些醫囑。

「不愛學習」就好像「感冒」一樣,是大多數人看到的一個表現,它具體的分類,具體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沒有想到這一步,就好像不分風寒還是風熱的感冒,就是吃感冒沖劑一樣,能好么?有可能!但如果孩子的「感冒」是肺炎的先兆呢?那後果會怎樣?……更何況心理可不像感冒一樣有那麼簡單的分類和固定的藥物……

綜上所述……自己來到醫生面前,對醫生說「我家孩子感冒了,您給我開點葯」這件事,和找到我問道:「我家孩子不愛學習您說怎麼辦?」這感覺的確是差不多的~

如果我想給一些真正能幫助到家長的建議,首先需要詢問太多問題以了解孩子的狀態,而之後給家長的建議也好比只是要求多喝水但並沒有開藥一樣。畢竟心理的葯很難脫離人而存在,最好的施藥者是專業心理教育從業人員……

大環境下,有多少家長會因為孩子不愛學習而帶孩子進行心理方面的診斷和輔導呢?

心理這個詞會嚇退很多家長,但也許您已經帶著孩子去做一些感統、沙盤的課,這也的確是有幫助的~已經是很優秀的父母了~或者也會有人去專門學習一下心理教育的知識,這也很棒~

最怕的是一遍一遍的尋求「不愛學習」的解決捷徑卻沒有思考過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今天開始有進一步思考的意識,就是真正幫助到孩子的開始~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有很多,往深了說可能會追溯到孩子幼年時期的重大影響。而今天,我只是列出一些比較典型的,如果哪個表現的描述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有所觸動,也許問題就源自於哪裡吧……

(一)我的能力讓我感到很吃力

很多孩子在幼年時期可盼著上學了,可上學之後,課業壓力也會隨之而來,同時伴隨的是孩子辛苦的完成作業。

學習沒有不苦的,通常大多數孩子在苦之後也會收到相應的回報,所以家長通常只是稍微「督促」一下孩子,別讓他們懶惰就可以了。但是其實也有很多孩子,面對對於通常孩子都能完成的難度時,他們會感到特別的吃力,每次努力伴隨的是又一次無法完成的挫折感,久而久之,換成成人也會自暴自棄吧?

(1)有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每次遇到學習任務就會很暴躁的不想進行,家長找到我,在經過一系列探索之後,終於發現原因,那個孩子精細動作發展會比其他人慢很多,由此可以想像,當孩子被要求抄寫三四遍生詞的時候,他需要付出多少精神的集中和肌肉的較勁才能去完成。成人都極可能退縮和逃避的事,我們還在逼著孩子完成……換成是我也早就發脾氣了~~

發現問題之後,解決的方法就變得很簡單了:讓孩子重新回到三四歲時候玩耍的狀態,多讓他抓握細小的物體,完成一些圖畫的填圖等等一系列增加其精細動作的遊戲。孩子很快就有了變化,字寫得好看了,被老師表揚了!一切都進入了積極的循環。

(2)注意力問題是很多孩子的問題,我們總把它和學習態度分開來看。注意力專註力不佳,對於孩子來說:我已經知道如果再不好好聽,一定會有各種不好的後果,我很害怕,我很想好好聽……但是還是走神了……如果不談孩子的心理活動和狀態,如果家長苦口婆心威逼利誘的讓孩子上課把聽到的內容、看到的內容記住, 但是孩子還是一會兒就走神了……等待孩子的,可能不光是父母失望的眼神,有時候也許還會有憤怒相伴隨……可是作為孩子的他,不是想要就能做到的……

對於剛開始學習的孩子,如果學起來就發脾氣,如果總是管不住自己,不是他們不想,是心理上能力不足帶來的挫折太多了。停下來,先不著急填補知識~補齊能力再上路!~

(二)我不討厭學習,但是周圍的聲音讓我厭煩。

有多少孩子會討厭彈鋼琴?聽家長的交流會發現好像挺多的……但是細想想,對於一個能夠發出優美音樂的樂器來說,真的會有那麼多孩子感到反感么?其實他們不是討厭鋼琴,而是厭煩了在「玩」、「體驗」、「練習」鋼琴時候周圍的聲音:「再練10遍」「能不能認真點!」「這談的叫什麼啊?」「如果考不過,對的起每天XXX的學費么」……

(1)有很多孩子會格外的拖沓,寫作業時候的效率,學習時候的效率低到讓家長頭疼,甚至孩子自己遇到真正著急的事也快不起來了。回顧他小的時候,每當他快速的寫完作業,迎來的不是「真棒、真快」的表揚,而是一種檢查。對孩子來說,正確率高字漂亮本來就是需要一點一點提高的,但是很多時候快速的完成作業正要去玩的時候,被爸媽叫住一頓數落:這又錯了,那又潦草了…… 如果您是孩子,您的感受如何?或者另外一種情況,孩子很快寫完作業,正要出去玩,這時望子成龍的爸爸媽媽又拿來了一些新的練習題……

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傳達一種隱形的價值評價:學習認真最重要,用很長時間才能算是認真。

後來,孩子就學會了「刻苦」:我會用兩個小時很努力的完成半個小時的作業。這下你還說什麼?我必須顯得格外認真,慢慢的把作業完成,這樣即使有錯你也不會批評我了吧?……

(2)總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父母關注我的學習勝過於我……

孩子是一個很好的觀察者,但是不是一個很好的解釋者。父母們用別人孩子舉例,是希望能夠給一個榜樣督促一下孩子。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不斷的認為我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父母了解在中國大環境下學習成績的重要,於是我們不顧一切的關注和推進著孩子的學習。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只認為孩子更關注學習,而不是我自己……

(我曾經在學校一個年級做過實驗:你最關注孩子什麼問題:幾乎家長們都填了健康、幸福之類的詞語;孩子們回答,你父母最在意你什麼?幾乎所有孩子都填了一個詞:學習……)

我們試想一下,被這些聲音影響的孩子,也許他們在童年是很好的學習者,但是到了青春期,當他們認為自己有些力量之後,他們的表現可能是越來越遠離學習,為什麼?其實他們只想探索一件事:如果我不學習了,你是否還會愛我?

不論是拖沓、懈怠、還是厭煩學習,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況時,不妨回憶一下自己以前的聲音,再試著用一種新的聲音回應他們的問題:你可以不用裝的那麼認真;我更關注你,而不是你認為的學習……

(三)我不想學習,因為我其他的滿足還沒有得到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不僅是學習心理學的人,太多人也都了解這個理論。理論指出:通常情況下,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只有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才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

認知世界(即學習)的需求之下,還有生存、安全、歸屬、尊重四個層次的需求。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投入學習,我們不妨先著重與滿足他們下面的需求……

簡單的解釋:如果孩子家庭氛圍不是安全的(父母情緒暴躁或者總是吵架處在離婚邊緣,或者孩子到一個新的不適應的環境下),那他很難有學習的慾望;如果孩子對於班級沒有歸屬感(沒有朋友或者融入不到集體中)那他也很難投入到學習中;如果孩子沒有得到尊重的需要(被忽視或者被嫌棄)那他也不可能有學習上上進的動力。

(1)我們很難讓一個孩子通過學習的進步帶來受歡迎的結果

我在一個班做團體時候發現一個孩子被全班孤立~後來的聊天中,我了解到他在小學的時候學習一直很好,不愁沒有朋友,而到了中學,自己被如此孤立後,想學也沒心思,總在因為這些事情苦惱,當時我給他的建議是把重心轉到在班裡先找幾個好朋友看看~~之後又進行過幾次諮詢~當他跟我說自己有了幾個聊得來的朋友時,他的班主任也在幾乎同一個時期跟我反映那個孩子的學習從班級倒數已經來到了中上游……

(2)受到認可和接納才是讓她重新踏入學習的開始

一個初中還不錯,但是到了高中突然學習提不起興趣的孩子,上課永遠只對老師提到的「閑篇」感興趣,考試二十分鐘後就趴在桌子上睡覺……跟家長和班主任溝通了很久,終於發現,老師和家長為了讓她能關注到學習,她在班裡文藝、宣傳、板報、活動中積極的參與後都沒有收到任何積極的回應。老師和家長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他認識到只有在學習上進時才會有更多的積極表揚,而其他的對於她的高中來說都是附加的內容。

可恰恰是這樣的初衷,讓她反而對學習更加不感興趣~而在我的建議後,她重新獲得了宣傳委員,組織合唱節的機會,我們重新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光彩,而當我與高三的她聊天的時候,她會說,我正在和誰比,我知道她學習到多久,我也要學的更多……

滿足他們的安全感、歸屬感,讓孩子認為被接納和認可,是讓他們回到學習的最根本的方法。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不僅是中學生,小學的孩子也常常因為身上臟髒的,不被別人喜歡而不愛學習、不愛上學……對於各種年齡段的孩子,滿足他們生活精彩的需要,才能讓他們想要探索學習的精彩。

寫了很多~但也不可能全面,「不愛學習」這個課題可比感冒要難攻克得多。從上面的描述看來,其實要我們自己意識到並且做出改變是漫長而且曲折的過程~但也請各位家長,不要因為困難而停止思考原因的去解決問題。補習、獎勵、批評、課外課……這些的確能讓孩子的成績有更快的變化,但孩子的學習不僅是上大學,研究生,而是一輩子的努力和態度……

推薦閱讀:

《古文觀止-諫太宗十思疏》如何進行正反論述?
TOC筆記
如何看待「名校」?如何使用「名校」?如何在快速、持久的大幅度提高成績的同時,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關於內容運營,怎麼寫出滿分的好文案?

TAG:家庭教育 | 學習 | 心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