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又有用的「控制論」~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本神書。
我猜不少人一看到這個書名就崩潰了……
然而事實是,這本書一!點!也!不!無!聊!《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作品!作者用了大量生動的事例,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控制論」這個看似高深的概念。
那麼控制論究竟與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聯繫?控制論到底有什麼用?通過對這本書的反覆研讀,我汲取全書的精華,寫了此篇文章,希望能帶大家走進控制論的世界,帶來一場科普盛宴 ^_^ 。
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簡單介紹控制論的起源和發展;第二部分說說我們如何用控制論解決實際問題;第三部分講控制論的理念給我們思維方式的啟示。
1.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學習控制論
控制論自成一門學科,還要追溯到1948年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發表的奠基著作《控制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訊的科學》,自此之後的幾十年,控制論的思想開始迅滲透到幾乎所有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誕生了許許多多新興學科:經濟控制論、社會控制論、工程式控制制論、生物控制論、教育控制論……
我的大學專業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對於科技高度發展的現代工業來講,自動控制是工業的核心。所以說,大二的時候我就開了一門課,叫《控制工程基礎》,我恨這門課恨得要死,書上全是字元堆砌的數學公式和一板一眼的概念,根本無法想像這門課在實際生產里有什麼卵用。
控制論的科學理論迅速發展的同時,另一方面,控制論用到的數學工具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普通人對它常有不好的印象:控制論是一種極度抽象高深的東西。
但是控制論不是一門只能用數學來表達的科學,如果你是和我一樣的數學小白,《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簡直就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作品。
這本書向普通人敞開了控制論的大門:
控制論,大,大到整個生態系統;小,小到你的傷風感冒;
控制論,不只有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醫學、經濟學、社會學、計算機、軍事……沒錯,和它都是親戚;
控制論,不僅發展了其它學科理論,更有實實在在的應用。曹沖稱象(共軛控制)、老鷹抓兔子(負反饋調節),還有你在食堂小心翼翼端湯不讓湯晃出來的時候,也用了控制論(去除」濾波器「)。
你說好玩不好玩?
希望能通過本文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帶領大家領略「控制論」的奇妙~
2.控制論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先來看一個概念,可能性空間:事物發展變化中面臨的各種可能性集合。這個很好理解。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299793公里(當然只是近似值),這個數值無疑是確定的,在任何時刻既不會高於它也不會小於它,只有一種可能性。而對於一顆雞蛋,在未來某個時刻它可能被打碎、可能孵出小雞、可能還是一顆雞蛋,這三種可能性就是它的可能性空間。
再來看,控制論中控制的定義是:
人們根據自己的目的,改變條件,使事物沿著可能性空間縮小的特定方向發展。
一個對象能夠被控制,有兩個前提,其一是人必須有能控制這個對象的手段。明天可能地震,也可能不地震,但我們也從來沒聽過地震局說「控制了地震的發生」,技術達不到那個水平,地震不可控。
其二,控制的對象有至少兩種發展的可能性。顯然光速本身就是確定的,只有一種可能性,不能作為控制的對象。而一顆雞蛋的命運人就可以主宰,餓了就打碎做煎蛋,或者囤在冰箱里,也可以把它放到雞窩讓母雞孵出小雞。但不論哪種,控制的結果都是使雞蛋的可能性從三個變為一個。
但是這裡要注意,控制是使可能性空間縮小到我們需要的範圍,而不是把可能性完全確定為只有一個。想一想「誤差」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量取一件物品的長度,是很難完全測得真實數值的,而實際測量值會有「誤差」,這個誤差範圍就是測量值的可能性空間。而此時這個可能性空間的範圍越小,就稱控制能力越高。
用千分尺的小明,顯然比用直尺的王二控制能力更高,因為小明能把測量值控制在可能性更小的範圍。所以如果要測繪精密零件,我們需要更很小的可能性空間(誤差範圍),此時王二用直尺的這個方法是肯定行不通的,因為控制能力達不到要求。用千分尺的方法和用直尺的方法所能達到的控制能力完全不同。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選擇合適的控制方法,對於所能達到的控制能力來說至關重要。發射嫦娥三號到月球,火箭為什麼不像打槍一樣直接往月球奔?想想看,地月380000km的距離,衛星才多大,這無異於用狙擊槍打1000m外的蚊子,你再精準也打不到,況且蚊子在動,月球也在動。
再來看一個例子,老鷹抓兔子,兔子一慌就趕緊跑,老鷹不可能在高空看見兔子跑的那一刻就算好兔子的運動方程吧。數學不好沒關係,咱有眼睛估計一下目標兔子的大致距離,先大致地衝過去,然後一直盯著它,不斷向鷹腦報告和目標的差距,連續地調整動作以減小目標差,直到目標差為0,逮到兔子。這隻老鷹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用了負反饋調節的方法。
負反饋調節:通過系統不斷把自己的控制後果與目標作比較,使得目標差在一次一次控制中慢慢減少,最終擴大了控制能力的過程。
老鷹抓兔子用的這套負反饋調節的辦法用在了導彈打飛機上。導彈上裝了紅外線裝置(眼睛),配上計算機(大腦),不斷把位置(控制後果)和飛機(目標)作比較,減少目標差到0,把飛機炸開花。當然發射月球衛星也採用了這個辦法。
負反饋調節提供了解決許多實際問題的思路。
做一款APP,有的人忙了半天,憋出了一些個Big Idea,說我這個創意用戶肯定喜歡,然後就開始做,還一定要花很多時間開發出許許多多功能,自以為把東西做得非常完善了,才讓這個產品上線,接著在很多個渠道做推廣,說我這個產品怎麼怎麼好。這種做法的錯誤在於自己意淫用戶的需求,看起來一直在做,實際上根本沒有把控制後果(APP內容)和目標(用戶需求)作比較,不懂反饋,十有八九會失敗。
正確的做法則是運用負反饋調節的理念,先有一個想法:用戶可能對這個需求感興趣。再去做用戶調查,明確我想要開發的功能和用戶真正的痛點之間到底有多少差距,這就是目標差。先做出一些基本的功能,在兩個渠道做推廣,接著回收數據並一直進行著用戶調查,通過多次反饋來實現產品的迭代優化。
這裡用到的「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投放渠道——數據反饋——調整優化」的理念也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必備的思維。
3、什麼是「知道」
我們經常說知道這個知道那個,但很少有人問起什麼是「知道」。
從控制論的角度來看,「知道」一詞的意義是:人們獲得信息,對事物的可能性空間了解程度發生了變化的過程。
沒看桌子時,桌子上擺放了什麼東西的可能性很多(手機or書or杯子……),看了桌子以後,使你對桌子擺放了什麼東西的可能性縮小了(發現只有手機)。面試完你還是不太有把握(被錄用or不被錄用),直到收到HR通知面試成功的郵件,面試結果的可能性變小,從兩種可能變成一種(成功錄用)。
但是,「知道」並不代表可能性空間一定變小,有的時候也會變大。你老早就約了妹子吃飯,她立馬就答應了,此時關於她來吃飯的可能性只有—個——來,但是兩天前妹子打電話跟你說那天可能有事,到時候看情況去不去吃。這時候可能性增加到兩個:可能來,可能不來。
這背後的原理是,信息量是可正可負的。
1)可能性空間縮小:信息量>0
2)可能性空間擴大:信息量<0
3)可能性空間不變:信息量=0
前兩個例子獲得的是正的信息量,而妹子打電話給你說「可能來、可能不來」獲得的是負的信息量。
再來看第二部分我說到的,「控制」的本質是:使事物沿著可能性空間縮小的特定方向發展。
注意到信息和控制之間的聯繫了嗎?
先上結論:只有獲得了足夠的正的信息量,才能夠有效實行控制,而控制又使可能性空間縮小,獲得了正的信息量,從而進一步促進控制。這在本質上揭示了「知」和「行」的統一。
事實上,這揭示了「獲得信息」和「實施控制」兩者間的負反饋關係。
負反饋調節,反饋的是什麼,是信息。老鷹通過眼睛盯著兔子,圖像傳達到腦部處理成它與兔子相對差距的信息,從而控制飛行軌跡。鷹的眼裡如果進了沙看不清了,圖像模糊導致信息不夠,不能有效實現抓兔子的控制。假如它不幸閃瞎了鷹眼,沒了信息,那就更不可能抓到了。
此前我看過一本書,劉未鵬的《暗時間》,寫的是關於一些普通人常犯的心理謬誤以及解決辦法。序言里他說:唯有認識到這些謬誤,才能避免它們,唯有避免了思維的謬誤,才能進行正確的思考。當時我還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為什麼認識了這些謬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變我們的行為呢?
直到在《控制論與科學方法論》里看到了信息和控制的關係,我才豁然開朗。前一句話「認識心理謬誤」正是「獲得信息」,後一句「進行正確的思考」則是「實行控制」。人們只有對目標對象有所認識,才可以能動地去改造它。
但「獲得信息」這個動作本身並不是「實行控制」代名詞,前者只是能更好地促進後者,如果你連「實行控制」這個動作根本就沒有,何談促進?
為什麼知乎有這麼多人強調「輸入」和「輸出」,看了再多書,本質上只是輸入:獲得信息。而信息僅僅在你腦子裡,是對現實世界產生不了任何影響的。只有當你開始寫、開始思考、開始和別人交流、開始用知識「控制」現實生活的時候,知識才真正發揮了它的效用——促進控制,這些都是可以量化、實實在在看得到的東西。
而看了10個減肥技巧、學了100個自我管理的方法、收藏了1000套書單,不行動,它們永遠是信息的垃圾。
就像我寫的這篇5000字的文章,獲得知識——思考整理——寫成文字,這個過程讓我自己對控制論的理解要比沒寫文章之前要更加透徹。
很多自我提升的書籍總是教導我們要「邊做邊學」,有的人對這個方法的有效性一直心存疑慮。通過理解信息和控制的關係,請你好好想一想,「學」代表了什麼?「做」又代表了什麼?
而這個原理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
不要懷疑,「邊做邊學」的方法它就是正確的。
推薦閱讀:
※這是一頭神奇的黇[tiān]鹿,喲喂~
※外科醫生的衣服為什麼不是藍的就是綠的
※中國有樣東西,全世界都想要!
※關於萬聖節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瞎子阿炳,有才華卻「作」毀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