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下班、上學放學的路上,你遇到過哪些讓你溫暖的事情?
每天上班下班、上學放學的路上,你遇到過哪些讓你溫暖的事情?
確認
取消
我來回答
|
熱門排序
葯山
我上下班路上,從家到單位大約是不到四公里,步行來回甚至到不了一萬步,應該說是非常理想的步行上下班的長度。雖然冬天的濟南,絕對不是老舍筆下那濟南的冬天那樣魅力。霧霾大的時候甚至可以伸手不見五指...
查看全部
我上下班路上,從家到單位大約是不到四公里,步行來回甚至到不了一萬步,應該說是非常理想的步行上下班的長度。雖然冬天的濟南,絕對不是老舍筆下那濟南的冬天那樣魅力。霧霾大的時候甚至可以伸手不見五指,過馬路看不到紅綠燈。那樣的天氣狀態下是不能步行的。但隨著這幾年對霧霾治理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藍天也越來越多了。從家裡出來走過海右重華小區的花園,經過一家濟南商埠博物館,旁邊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紅色基督小教堂,然後可以走到大觀園商區,然後經過萬達步行街,經長春里教堂走到單位,,或直接選擇往北拐,穿過中山公園,風景不錯,在濟南市圖書館後面直接往單位方向走。這兩條路線,風格迥異,最終目的地都是相同的,只是路途過程中的風景不一樣,各有各值得欣賞的地方。
我的步行上班一般需要35到43分鐘左右的時間,一天上下班來回就是接近一個半小時。這段時間的利用對自己來說是一筆非常珍貴的財富。因為一天24小時,減去大約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以後,剩下的時間的自己可支配時間其實很有限,即便算上吃飯、洗漱之類的時間,也就不過900多分鐘,那麼步行上下班這點必須的,看起來很尋常的時間,佔了自己一天活動的十二分之一還多!
如何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呢?
走路上下班過程中,並不僅僅只有欣賞路邊景色,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秋葉老師說他在上班路上主要用來思考,權衡一天工作的輕重緩急,這項任務一般我是在早上起床洗漱以後就立即完成的,因此,我的上下班路上主要有三種基本模式。
聽
聽。這裡的聽包括很多種方式。一是安心靜靜的為走而聽。聽跑步聖經或者是讓自己心情寧靜下來的音樂,讓自己沉浸在早晨運動的過程中。二是聽書。下載一些靜雅思聽或喜馬拉雅之類的app,用耳朵的學習。現在互聯網上有些很不錯的節目,比如邏輯思維,星期日讀書沙龍,吳曉波頻道等等。不可以在上班路上,用聽的方式,把音頻信息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三是利用文字轉語音的軟體,把一些好的文章用聽的方式吸收消化。蘋果手機可以使用自帶的VoiceOver功能進行聽書,安卓手機推薦用voice aloud reader或靜讀天下,可以很方便的把微信訂閱號或印象筆記裡面的收藏文章轉化成聲音。
說
說。這是是指輸出。走路的時候如果埋頭看手機的話,不僅容易發生危險,而且對走路的時候難免手會晃動,對視力有害。因此,步行上下班過程中我更青睞於用「說」的方式進行輸出。現在很多app做的很棒,語音轉文字功能很強,首先推崇的就是訊飛語音,它和為知筆記結合在一起,可以很方便的把自己語音轉化成文字,回去稍加整理,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不過訊飛家族還有個更好玩的軟體叫錄音寶,功能更加強大,可以一邊錄音一邊轉文字,回到電腦上以後可以很方便的一邊播放自己的錄音,一邊修改文字。這種「所說即所寫」的功能可以很大限度的改進自己輸出效率。
想
想。是指在上下班路上,盡量放鬆自己的心態,然後通過思考自己的當下狀態或梳理自己的思路,這是一種思考管理的模式。在步行上下班的路上,這種運動狀態很有節奏感,所以,非常容易迸發靈感。。。這種想,如果有重要的靈感,也可以結合語音輸出的app,及時把自己的突然想到的任務行動,收入自己的doit收集箱。
不能走路上下班的怎麼辦?
由於住所和單位距離等原因,很多人不得不開車/擠公交/地鐵或者採取其他方式出行,什麼形式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重視並把握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總會有一種方式適合自己。
我上下班路上,從家到單位大約是不到四公里,步行來回甚至到不了一萬步,應該說是非常理想的步行上下班的長度。雖然冬天的濟南,絕對不是老舍筆下那濟南的冬天那樣魅力。霧霾大的時候甚至可以伸手不見五指,過馬路看不到紅綠燈。那樣的天氣狀態下是不能步行的。但隨著這幾年對霧霾治理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藍天也越來越多了。從家裡出來走過海右重華小區的花園,經過一家濟南商埠博物館,旁邊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紅色基督小教堂,然後可以走到大觀園商區,然後經過萬達步行街,經長春里教堂走到單位,,或直接選擇往北拐,穿過中山公園,風景不錯,在濟南市圖書館後面直接往單位方向走。這兩條路線,風格迥異,最終目的地都是相同的,只是路途過程中的風景不一樣,各有各值得欣賞的地方。
我的步行上班一般需要35到43分鐘左右的時間,一天上下班來回就是接近一個半小時。這段時間的利用對自己來說是一筆非常珍貴的財富。因為一天24小時,減去大約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以後,剩下的時間的自己可支配時間其實很有限,即便算上吃飯、洗漱之類的時間,也就不過900多分鐘,那麼步行上下班這點必須的,看起來很尋常的時間,佔了自己一天活動的十二分之一還多!
如何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呢?
走路上下班過程中,並不僅僅只有欣賞路邊景色,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秋葉老師說他在上班路上主要用來思考,權衡一天工作的輕重緩急,這項任務一般我是在早上起床洗漱以後就立即完成的,因此,我的上下班路上主要有三種基本模式。
聽
聽。這裡的聽包括很多種方式。一是安心靜靜的為走而聽。聽跑步聖經或者是讓自己心情寧靜下來的音樂,讓自己沉浸在早晨運動的過程中。二是聽書。下載一些靜雅思聽或喜馬拉雅之類的app,用耳朵的學習。現在互聯網上有些很不錯的節目,比如邏輯思維,星期日讀書沙龍,吳曉波頻道等等。不可以在上班路上,用聽的方式,把音頻信息轉化成自己的知識。三是利用文字轉語音的軟體,把一些好的文章用聽的方式吸收消化。蘋果手機可以使用自帶的VoiceOver功能進行聽書,安卓手機推薦用voice aloud reader或靜讀天下,可以很方便的把微信訂閱號或印象筆記裡面的收藏文章轉化成聲音。
說
說。這是是指輸出。走路的時候如果埋頭看手機的話,不僅容易發生危險,而且對走路的時候難免手會晃動,對視力有害。因此,步行上下班過程中我更青睞於用「說」的方式進行輸出。現在很多app做的很棒,語音轉文字功能很強,首先推崇的就是訊飛語音,它和為知筆記結合在一起,可以很方便的把自己語音轉化成文字,回去稍加整理,就可以成為一篇文章。不過訊飛家族還有個更好玩的軟體叫錄音寶,功能更加強大,可以一邊錄音一邊轉文字,回到電腦上以後可以很方便的一邊播放自己的錄音,一邊修改文字。這種「所說即所寫」的功能可以很大限度的改進自己輸出效率。
想
想。是指在上下班路上,盡量放鬆自己的心態,然後通過思考自己的當下狀態或梳理自己的思路,這是一種思考管理的模式。在步行上下班的路上,這種運動狀態很有節奏感,所以,非常容易迸發靈感。。。這種想,如果有重要的靈感,也可以結合語音輸出的app,及時把自己的突然想到的任務行動,收入自己的doit收集箱。
不能走路上下班的怎麼辦?
由於住所和單位距離等原因,很多人不得不開車/擠公交/地鐵或者採取其他方式出行,什麼形式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重視並把握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總會有一種方式適合自己。
#車,讓行人
在北京這個繁蕪的城市,隔幾天就會看到搶行而吵起來的人,每次過紅綠燈都是湊夠一堆就過,車會一直按喇叭。北京節奏快到讓人窒息。
可是,我也遇見過真的讓你先過的。有次騎自行車,看到有車出現在路口,我習慣性的停下來,沒想到開車大姐也停了下來,擺手讓我先過。還有一次,也是這種情況。覺得在北京真心不容易。
#同事,養兔子
一個同事,人很善良,領養了一隻兔子一隻貓,如今,兔子格外漂亮。雖然事小,堅持坐下來卻不容易。
盜他的圖:
一個瞬間使我終身難忘,溫暖了我的心靈。
一次放學途中我去銀行取錢。看見銀行門口有一個精神病。他一般穿著破爛的軍大衣,蓬頭垢面,大家見到最多的就是他睡在大馬路邊或者在垃圾桶里找東西。沒人與他說過話,沒人關心他的生活,也從未見到過他乞討。當我取完錢出門之後一瞥發現一位年輕的媽媽牽著女兒的手將一袋子冒著熱氣的肉包子給了那位精神病。年輕媽媽的眼中並沒有憐憫,我感覺精神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這雖然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但是人人都像年輕媽媽那樣,那麼人世間將會充滿了溫暖。有一次,在去地鐵的路上,看到幾隻流浪貓,一個20歲左右的姑娘,拿著幾根香腸,還有自己拿的小碗,餵食它們,看著好溫暖。
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上來一對年邁的老夫老妻,本能的讓座,然後那位老爺爺把自己的老伴兒輕輕的扶到座位上,老伴兒坐下來,但是手抓著老爺爺的手。非常感人,溫暖。
每天上下班看著冷漠的人群,熟視無睹的街道,房屋,麥地,污濁的空氣,慶幸今天沒有生病,還活著,遠處化工廠一年四季的冒著濃煙,裝瞎的環保。看到天真無邪的孩子們走在上學路上,我祈求他們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來來往往擁擠的汽車,加劇氣候惡化。路邊污濁的河流,臭水溝都讓人心生厭惡。每個人都默不作聲,都息事寧人,都膽小怕事,怕天怕低怕權貴,我也怕,所以我默默無聞,心甘情願的走在上下班的路上,小心謹慎,保護生命。快看,像不像殭屍
每個人日常都要過馬路,當橫道線行人指示燈變綠的時候,有沒有遇到有伺機停車等候過馬路的行人先行?
很多時候,小轉車輛會不避讓行人直接轉彎了事。但是,恰恰現在越來越多的伺機,開始注意這個小事,停車讓行人先過。對於這種尊重行人的伺機,我都會舉手敬禮,以示感謝。話說,這個雖然是小事,但是真正體會到我們大眾修養的不斷提高,令人欣慰。女兒看二十四孝
那麼認真投入真期望她能體會到背後的我期望有一天她懂事,成熟,加班到深夜,而家一直在等你。
沒有啦,忘記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