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于海洋深處——保羅·艾倫團隊沉船探索略史

2015年3月2日,菲律賓錫布延海,八爪魚號上深海潛水器監控室里的顯示器上,探照燈的遠光在水下1200米的深處努力地想穿越前方那深邃厚重的黑暗,突然水流和電磁噪音似乎受到了一些異樣的擾動,一個鬼魅般的剪影開始從陰影中顯現,鑲嵌著1.2米直徑圓形紋飾槽、銹跡斑斑的巨大艦首逐漸變得清晰。這是1944年10月24日以來,時隔70年4個月零6天,日本海軍大和型戰列艦二番艦武藏,再一次被人類的燈光照亮。

緣起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一直沉迷於二戰史,這是受我曾在美國陸軍服役的父親的影響。武藏是真正的工程奇蹟,我以工程師之心,對武藏建造上的所投入的技術與成就表示高度讚賞。我很榮幸能參與發現這一海軍史上的關鍵艦船,並且對曾在她上面服役的無比勇敢的人們的故事予以由衷尊重」——保羅·艾倫

作為微軟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Paul Allen)是美國著名的富豪。在發明、投資與慈善之外,艾倫也醉心於考古探索、海洋保護等事業。受到其父親的影響,他尤其對軍事相關的題材尤為熱衷。艾倫於2004年建立了「飛行遺產與戰鬥裝甲博物館」(Flying Heritage & Combat Armor Museum),收藏了大量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蘇聯(俄羅斯)的軍用飛行器、坦克以及其他軍事相關藏品。同時,他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遊艇之一的八爪魚號(MY Octopus),以及深海研究船海燕號(RV Petrel),這兩隻艦船也成為了艾倫團隊後來歷次探索活動居功至偉的大功臣。

八爪魚號(Motor Yacht Octopus)

海燕號(RV Petrel)

在2012年以前,八爪魚號和海燕號作為艾倫的研究團隊的坐艦,經常被貸出從事海洋研究相關工作。2012年,艾倫團隊參與了英國皇家海軍組織的對1941年5月在丹麥海峽被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KM Bismarck)擊沉的英國皇家海軍胡德號戰列艦(HMS Hood)殘骸的探索活動,成功發現了胡德號的艦鍾,但是原本計劃回收的後續任務因為天氣原因而被迫取消了。

儘管沒能成功回收艦鍾,艾倫團隊在探索活動中結識、納入了大量相關領域的專家與人才,包括專精水下沉船定位打撈的海洋學家、藍水回收公司(Blue Water Recoveries)的創始人大衛·默恩斯(David Mearns)。以這次活動為契機,艾倫團隊開始了大規模的海底戰爭遺迹的探索活動,而與世界各地海洋探索家的合作也為後續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丹麥海峽海戰中,向胡德號射擊的俾斯麥號

2012年探索活動中找到的胡德號艦橋部分的殘骸


決戰鐵底海峽

勘測鐵底海峽是艾倫團隊的第一次大規模海底沉船探索活動。「鐵底海峽」(Iron Bottom Sound)是位於索羅門群島中,薩沃島和佛羅里達島南方,瓜達爾卡納爾島北方之間的海域,舊稱「薩沃海峽」(Savo Sound)。在1942年~1943年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雙方為爭奪瓜島的控制權進行了至少5次大規模海戰與若干次小規模海戰。因為大量的海軍艦船葬身於此,這片海域後來被改稱為「鐵底海峽」。

鐵底海峽沉沒戰艦的推定位置

八爪魚號對鐵底海峽海底聲納掃描的覆蓋區域

2015年1月開始,艾倫團隊用聲納掃描了鐵底海峽中超過380平方英里的海床,發現了29處沉船殘骸和7處碎片集中區域。其中6處殘骸得到了充分確認包括,美國海軍新奧爾良級重巡洋艦阿斯托里亞號(USS Astoria CA-34)[1],昆西號(USS Quincy CA-39),文森斯號(USS Vincennes CA-44),北安普頓級重巡洋艦北安普頓號(USS Northampton CA-26),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亞特蘭大號(USS Atlanta CL-51),皇家澳大利亞海軍郡級重巡洋艦堪培拉號(HMAS Canberra D33)。

此外有11處殘骸得到了初步確認,包括美國海軍辛姆斯級驅逐艦沃克號(USS Walke DD-416),弗萊徹級驅逐艦德黑文號(USS De Haven DD-469),馬漢級驅逐艦普雷斯頓號(USS Preston DD-379),庫欣號(USS Cushing DD-376),班森級驅逐艦拉菲號(USS Laffey DD-459),巴頓號(USS Barton DD-599),格里維斯級驅逐艦蒙森號(USS Monssen DD-436),維克斯級驅逐艦利德號(USS Little DD-79),日本海軍特型I型驅逐艦吹雪、特II型驅逐艦綾波、白露型驅逐艦夕立。剩餘的殘骸沒能得到確認。

阿斯托里亞號三聯裝8英寸/55炮的殘骸

武藏歸來

真正開始讓艾倫團隊聲名顯赫的,是武藏的發現。這隻巨大的戰艦至今仍保有3項世界紀錄,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搭載最大口徑艦炮的軍艦、被彈量最多的軍艦。然而,在戰爭中她要面對的並不是對方的戰列艦,而是漫天的空襲與航空火力的超視距打擊。武藏與姐姐大和一起,為戰列艦時代的結束划上了休止符。

在萊特灣海戰中,錫布延海是美日雙方首次接觸的地方。1944年10月24日,美軍發現了進入此地的栗田艦隊之後,立即組織了空母對其進行打擊,而大和型的兩艦大和、武藏則成為了重點目標。在隨後的空襲中,武藏遭受重創,失去部分動力無法跟隨本方艦隊,最後無奈只能被拋棄作為斷後,在美軍隨後的艦載機空襲中戰沒。

這是由駆逐艦「磯風」水雷長拍攝,艦體已經嚴重前傾的武藏的照片,記錄下了武藏戰沒的瞬間。

武藏一共遭受了6個波次的美軍艦載機空襲,推定被命中魚雷20枚,爆彈17枚,至近彈20枚以上。武藏一共2399名艦員中,包括豬口敏平艦長在內的1023名陣亡,1376名得到了伴隨驅逐艦浜風、清霜的救助。關於最後的沉沒地點,一直有兩種說法,一是豬口船長遺書交給加藤大佐後,全員退艦時戰鬥詳報中使用的「東経122度32分、北緯13度7分」,另一個是清霜報告的最後沉沒地點「東経122度41.5分、北緯12度48分」。然而在上述海域,戰後的水中探查均沒有發現。武藏也成為了日本海軍中最後一隻沒有被確認沉沒位置的戰列艦,直到2015年3月2日。

「1944年戰沒的二戰戰列艦武藏 > 錫布延海水下1公里由MY八爪魚號發現,艦首的菊花紋章與巨大的艦錨」11:19 AM - 2 Mar 2015 保羅·艾倫推特

2015年3月2日,艾倫團隊乘坐八爪魚號,於菲律賓錫布延海水下1200米的深處,尋找到了大和型戰列艦二號艦武藏的殘骸。艾倫在自己的推特上首先宣布了這一發現。隨後武藏的身份得到了日本海軍史研究家、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大和博物館)館長戸高一成的確認。大和型戰列艦的艦首飾則是象徵天皇的菊花紋章,大和與武藏直徑分別是1.0米和1.2米[2],材質為木質,貼有金箔,在照片中則已經剝落了,只留下一個凹槽。

隨後的幾天,艾倫繼續在推特上發布了幾張照片與兩部時長總共2分半的高清視頻剪輯,包含了巨大的螺旋槳,艦錨,艦首,15.5cm聯裝炮,艦橋,46cm三聯裝炮基座,96式高射機炮等等。

「武藏的艦員,安息吧,近1023名陣亡。我們從這張照片確認了戰艦的日本出身」12:15 PM - 2 Mar 2015 保羅·艾倫推特

這是機關室一部分,上面的「主弁取手」漢字清晰可見。

「今天對武藏的一些新發現,包括更多有日文印刻的物件,如果可以提供任何翻譯,非常感謝」2:49 AM - 7 Mar 2015 保羅·艾倫推特

很多日本網友當然就在評論區鼎力相助了,大概是武藏號艦尾的水上飛機彈射器的操作說明。

保羅·艾倫的團隊為搜尋武藏前後一共進行了超過8年的準備工作,終於在2015年成功將她找到。在勘測活動結束之後,艾倫與日本和菲律賓政府合作,確保武藏的殘骸作為戰爭墳墓,能得到符合日本傳統的妥善處置。艾倫還向日本放送協會(NHK)提供了超過100小時的影像素材,2016年12月4日,NHK根據艾倫提供的資料,3D復原了武藏在海底的狀態,播放了NHK特集紀錄片「戦艦武蔵の最期」。

穿越時代的迴響——打撈胡德號艦鍾

八爪魚號的深潛機器人正在回收艦鍾

胡德號戰沒75周年的儀式上,安妮長公主敲響了被打撈修復的胡德號艦鍾

艦鍾是古老的航海用具,最初被用以艦上報時、換班信號、警報等等功用。儘管在今天艦鍾已經失去大部分實戰功能,但其作為儀式與象徵的意義,使得各國海軍仍有軍艦設置艦鐘的傳統。例如美國海軍規定:艦鍾在艦船服役時一直隨艦,因為艦鍾往往會銘刻艦名,即使軍艦改名,原名艦鍾也必須保留在艦上。軍艦退役之後,艦鍾將會移送到美國海軍部,作為美國政府與海軍部永久財產保存。由此可見,艦鍾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軍艦本身的重要象徵之一。

2012年的胡德號探索活動中,胡德的艦鍾雖然被發現了但是未能成功回收,三年之後的2015年8月7日,在英國國防部的許可下,艾倫團隊再次前往胡德殘骸海域,成功打撈了艦鍾。並將其歸還給了英國皇家海軍。經過修復與復原,2016年5月24日,英國皇家海軍在皇家海軍國家博物館舉行了紀念胡德號戰沒75周年的儀式,緬懷與艦同沉的1415名皇家海軍官兵(胡德號全艦1418名艦員除了3人獲救外全部犧牲)。儀式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唯一女兒,安妮長公主,時隔75年,再次敲響了這隻皇家海軍的驕傲,「全能的胡德」的艦鍾。

西西里的夜戰傳說——發現炮兵號

1940年10月12日,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在執行從亞歷山大港到馬爾他的補給任務(MB6)中,所屬輕巡洋艦阿賈克斯號(HMS Ajax)在西西里島的東南方,帕塞羅角海域,遭遇了義大利皇家海軍4艘驅逐艦、3艘魚雷艇組成的艦隊。

義大利艦隊在午夜時分發動攻擊,儘管當晚是朗月當空,阿賈克斯號在義大利艦隊發射魚雷並艦炮開火之前都沒能發現靠近的敵艦。雖然如此,在隨後雙方爆發的炮雷擊戰中,義大利人很快見識到了英國海軍的夜戰素養。阿賈克斯號遇襲之後向意軍猛烈還擊,傾瀉了490發各式口徑的炮彈和4發魚雷,在小破之後與意軍艦隊離脫駛離海域。義大利皇家海軍士兵級(Soldati)驅逐艦炮兵號(RM Artigliere)被彈受傷失去大部分動力,由同級的黑衫軍號(Camicia Nera)拖曳航行。早晨,英國皇家海軍重巡洋艦約克號(HMS York)趕到,在發炮驅離了黑衫軍號之後,發射魚雷命中了漂流中的炮兵號,將其擊沉。次日義大利海軍重回海域營救海員,254名艦員中,包括艦長卡洛·馬戈蒂尼(Carlo Margottini,義大利海軍在2013年以他命名了一艘FREMM歐洲多用途巡防艦)在內的132名陣亡。

炮兵號的三聯裝 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殘骸

2017年初,海燕號完成了深海勘測特化改造。同年3月,艾倫團隊在地中海勘測時發現了炮兵號的殘骸。艾倫團隊4月通知了義大利政府,並表示沉船的確切位置將不會向公眾公開,但是會將具體地點向在世的炮兵號船員及家庭成員傳達,以便家族憑弔。

最後的犧牲——尋找印第安納波利斯號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拍攝於被擊沉前20天,1945年7月10日

1945年7月15日,美國海軍波特蘭級重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USS Indianapolis CA-35)從舊金山出發,秘密運送原子彈的零件與材料前往天寧島。同月26日抵達,完成了運送任務。接著在前往萊特灣的途中,遭遇了日本海軍巡潛乙型伊58號潛水艦的雷擊,成為了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擊沉的最後一艘美軍大型水面艦艇。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舷號「35」

「能發現這一在二戰史上扮演了舉足輕重角色的艦船,並對美國海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上勇敢的艦員以及他們的家人致以敬意,對我來說是十分榮幸和振奮的。作為美國人,我們永遠感謝那些在駭人聽聞的恐怖環境中表現出勇氣、決心和犧牲精神的艦員們。在我們繼續搜索剩餘殘骸的同時,我希望所有與這隻艦船有所羈絆的人都能通過這一望穿秋水而終於到來的發現感到一絲慰藉。」——保羅·艾倫於發現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之後

2017年8月19日,艾倫團隊在菲律賓海5500米以下發現了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殘骸。作為當時美國海軍第5艦隊的旗艦,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殘骸的搜索工作從沉沒時開始就一直存在,但是都無果。這次的發現也要歸功于海軍歷史與遺產中心(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的理查德·胡維爾(Richard Hulver)博士,他的研究使得本次搜索擴大到了一個新的海域並終獲成功。

由於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依然是美國海軍的財產,所以其具體位置仍將保密。不過艾倫團隊與美國海軍計劃為22位在世的艦員以及所有曾經在她上服役艦員的家屬提供信息與致敬儀式。

重返蘇里高海峽

蘇里高海峽中的扶桑與山城

1944年10月25日夜,萊特灣海戰中,日本海軍中將西村祥治指揮的第一游擊部隊第三部隊,戰列艦扶桑、山城,重巡洋艦最上,驅逐艦時雨、山雲、朝雲、滿潮在穿越蘇里高海峽時遭遇了傑西·奧爾登多夫少將指揮的第七艦隊分隊,包括6隻戰列艦,8艘輕重巡洋艦,26艘驅逐艦,39艘魚雷艇的伏擊。這也是海軍歷史上最後的「T」字戰列艦對決,西村艦隊除時雨成功離脫戰場之外,其餘全部戰沉。

正在勘探山城的殘骸

扶桑的一具螺旋槳推進器,直徑3.5米

滿潮的艦橋殘骸

儘管蘇里高海峽的平均深度並不深,但是其中有著時速3海里的南向強烈洋流,這也是阻礙此前尋找沉沒西村艦隊的嘗試的主要原因。海燕號配備的深潛機器人則足以克服這個困難。2017年11月23日,海燕號捕捉到了山城的殘骸,25日確認了扶桑的殘骸。29日,艾倫團隊宣布找到了全部5隻在蘇里高海峽戰沉的日本軍艦,包括扶桑、山城、滿潮、山雲、朝雲(最上被彈大破之後勉強開出了海峽,後在美軍空襲中戰沉)。

奧爾莫克灣的水雷魂

奧爾莫克灣海戰(多號作戰)中,日本海軍組織了10次輸送作戰,以增援在萊特島上的守軍,美軍則派出了大量架次的飛機予以空襲,並出動駆逐艦中隊佈雷、攔截。在2017年12月~2018年1月之間,艾倫的團隊一共找到了6隻日美雙方的驅逐艦殘骸。

華德號擊沉日軍袖珍潛艇

維克斯級驅逐艦華德號(USS DD-139)是太平洋戰爭中打響了美軍方面第一槍的船隻,在珍珠港空襲之前,華德號發現並擊沉了日本海軍執行偵察任務的一隻袖珍潛艇。在奧爾莫克灣海戰中,華德號遭到神風特攻飛機攻擊大破,美軍離艦後選擇將其炮擊處分。

庫珀號的5英寸聯裝炮

艾倫·M·薩姆納級驅逐艦庫珀號(USS Cooper DD-695)在1944年12月3日,攔截日本多號作戰第七次船團時,遭到日本海軍松型驅逐艦竹魚雷攻擊擊沉。

11月11日空襲中的島風,這張照片拍攝之後島風爆炸沉沒

島風的五聯裝魚雷發射管

日本海軍島風型驅逐艦島風號,是日本海軍中唯一一隻配備有零式五聯裝魚雷發射管的軍艦,所以當魚雷發射管被發現之後,就直接判斷是島風了。

若月的長10cm高角炮

長波的12.7cm聯裝炮

浜波的兩座12.7cm聯裝炮

11月11日的第三次多號作戰中,日軍運輸船團遭到了美軍第38特混艦隊艦載機的猛烈空襲,除了驅逐艦朝霜倖存之外,島風、若月、浜波、長波、以及運輸艦、掃海艇全部戰沉。所以這幾隻驅逐艦基本都在同一片海域長眠。島風之外發現的分別是秋月型驅逐艦6番艦若月,夕雲型驅逐艦4番艦長波、13番艦浜波

作為防空驅逐艦的若月是4艦中唯一使用長10cm高角炮的,接著通過判斷艦首相對位置來判斷兩艘夕雲型——長波和浜波。長波沉沒時是艦首向上的。長波艦身殘骸附近有很多的網線纏繞,讓水下調查很困難。

轉戰珊瑚海——列剋星敦重見天日

1942年5月4日~5月8日,美日之間展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航母對戰——珊瑚海海戰,戰役全程沒有軍艦間的炮雷擊戰,所有攻擊全部由艦載機完成。日本海軍祥鳳型輕空母祥鳳、美國海軍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USS Lexington CV-2),均戰沉於這場戰役。日本海軍航空隊命中列剋星敦2枚魚雷、2枚炸彈以及數發至近彈,儘管損管得利控制住了損傷,但是燃油蒸汽泄露引發的爆炸和大火使得列剋星敦無力回天,在全員棄艦之後,菲爾普斯號驅逐艦(USS Phelps)對列剋星敦執行了雷擊處分,5枚魚雷中3枚命中爆炸,另有2枚啞彈。

正在棄艦轉移乘員的列剋星敦

「我們終於在列剋星敦沉沒76年後找到了她。海燕號在珊瑚海水下3000米(大約2英里)的地方發現了這隻二戰航空母艦和飛機。我們銘記她勇敢的艦員們,是他們確保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第一場戰略勝利。」

——1:04 PM - 5 Mar 2018 保羅·艾倫推特

2018年3月4日,艾倫團隊在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500英里,珊瑚海水下3000米的地方發現了列剋星敦號的殘骸。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小哈里·賓克利·哈里斯上將(Adm. Harry B. Harris Jr.)隨後向保羅·艾倫團隊表達了恭賀,他的父親曾是列剋星敦號的倖存艦員。《華盛頓海軍條約》之後,列剋星敦由戰列巡洋艦改建而成,也是美國第二隻航空母艦,被艦員們親切地稱為「列夫人」(Lady Lex)。

列剋星敦的5英寸單裝炮,一共有12門,布置在舷側

印有列剋星敦名字的鋼板

36架艦載機隨列剋星敦一同沉入海底,其中2架重疊在一起的TBD-1 魚雷轟炸機

推測是菲爾普斯號對列剋星敦實施雷擊處分發射的5枚魚雷中的2枚啞彈中的1枚

目前對列剋星敦號的勘測依然在進行中,羅伯特·克拉夫特(Robert Kraft),艾倫團隊的水下行動主管,表示列剋星敦是團隊的首要目標,因為她是在戰爭中損失的主力艦之一,經過半年的準備之後,很順利地完成了對列剋星敦的定位。相信在這之後,艾倫團隊還能繼續讓更多的海底戰爭遺迹回到人們的視野中,為海軍史研究、海洋調查等作出更大貢獻。

Fin.


勘誤

[1]. 初稿作「克利夫蘭級重巡洋艦阿斯托里亞號」,實際為「新奧爾良級重巡洋艦阿斯托里亞號」。感謝xychangli指正。

[2]. 初稿作「大和與武藏直徑分別是1.5米和1.2米」,此為早期推斷資料。根據2016年5月潛水調查的影像資料,最新研究判斷大和艦首菊紋直徑為1.0米,感謝見崎雪城指正。


艾倫團隊海底探索大事記

  • 2003年,八爪魚號與海燕號竣工、命名
  • 2012年,與英國皇家海軍合作,探索了胡德號殘骸並發現了艦鍾
  • 2015年1月,掃描勘測了鐵底海峽,發現29處殘骸和8處碎片集中地,包括阿斯托里亞號、昆西號、文森斯號、北安普頓號、亞特蘭大號、沃克號、德黑文號、普雷斯頓號、庫欣號、拉菲號、巴頓號、蒙森號、利德號、吹雪、綾波、夕立、堪培拉號以及十餘處未確認殘骸
  • 2015年3月,發現武藏殘骸
  • 2015年8月,成功打撈胡德號艦鍾
  • 2017年初,完成海燕號深潛勘測特化改造
  • 2017年3月,發現炮兵號殘骸
  • 2017年8月,發現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殘骸
  • 2017年10月,掃描勘測了蘇里高海峽,發現扶桑山城滿潮山雲朝雲殘骸
  • 2017年12月,發現島風、華德號庫珀號殘骸
  • 2018年1月,發現浜波長波若月殘骸
  • 2018年3月,發現列剋星敦號殘骸,探索進行中

後記

本文參考了保羅·艾倫及其探索研究團隊的個人網站、社交媒體與公開日誌,大量相關研究機構與新聞媒體的報道等等資料。成文倉促,不勝惶恐,如有紕漏,悉聽指正。

すべてはこの海で産まれていったの いつの日か還って來るその日まで

海洋孕育了一切,而我們也終有一天必須歸還,那麼在那天到來之前

believe yourself

相信你自己

I believe, even in the dark, your voice casts a ray of hope.

我相信,即使在黑暗之中,你的聲音也能灑下一線希望

Take me away and guide me through to some place where I can breathe.

請把我帶走,帶我去我能再次呼吸的地方吧

——KOKIA《I believe ~海の底から~》

無數的艦船見證了人類與大海,人類與自身之間對抗鬥爭的壯麗史詩,謹以此文獻給那些長眠于海洋深處、忠實、勇敢、奮戰到最後一刻、鋼鐵之軀的夥伴們。

発見おめでとう #艦これ版深夜の真剣お絵描き60分一本勝負 | 絵師:Cara0306@twitter

推薦閱讀:

055驅逐艦能否成為中國海軍旗艦?
美海軍稱已做好應對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準備,南海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有多大?
美海軍的密歇根巡航導彈核潛艇為何外帶鐵罐子?
戰列艦為什麼一定要用木質甲板?
日本海上自衛隊獵潛艇發展歷程

TAG:艦隊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海軍 |